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热响应型两水相体系的构建改良及聚赖氨酸的分配

发布时间:2017-08-03 04:11

  本文关键词:热响应型两水相体系的构建改良及聚赖氨酸的分配


  更多相关文章: 两水相体系 热响应型聚合物 成相机理 低场核磁共振 聚赖氨酸分配


【摘要】:两水相萃取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分离技术,因其具备较多的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但由于聚合物的回收率低导致成本过大,从而阻碍了产业放大。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制备并构建了一种热响应可再生型两水相体系(ATPS),大大提高了聚合物的回收率,对此两水相体系的成相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利用该体系对聚赖氨酸实现优化分配。此两水相体系是由两种热响应型聚合物PVBAm和PN所组成。聚合物PVBAm是以5.0g N-乙烯基已内酰胺(NVC1),0.5m1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0.3g丙烯酰胺(Am)为单体无规聚合而成,其最小临界温度为45.0 ℃,最大回收率为96.6%;而聚合物PN只以5.0g 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 AM)为单体无规聚合而成,其最小临界温度为33.5℃,最大回收率为98.3%。使用红外光谱对两种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各单体均以一定的比例参与各聚合物的合成。两种聚合物溶液在特定的浓度、温度和pH条件下均能形成两相。通过引进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测定了成相前后相体系中水的弛豫时间,初步形成此两水相体系的成相机理;再通过表面张力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动态激光散射(DLS)技术对成相后上下相的表面张力和微观结构进行测定和观察,热响应型PvBAm/PN两水相体系的成相机理进一步得到验证。聚赖氨酸(包括标准品和粗品)在此两水相体系中实现优化分配。结果显示,聚赖氨酸主要分布在富集有PN的下相中,且标准品和粗品的最大分配系数(1/K)分别在60mMCH3COONa和70mM (NH4)2SO4处为6.87和7.41;且聚赖氨酸发酵液在此两水相体系进行分配时,当加入(NH4)2SO4时能将聚赖氨酸和大部分杂质分布在不同的相中。综上所述,此可再生热响应型PVBAm/PN两水相体系在生物分离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两水相体系 热响应型聚合物 成相机理 低场核磁共振 聚赖氨酸分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58.2;TQ31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前言10-21
  • 1.1 两水相技术的概述10-16
  • 1.1.1 两水相系统简介10-13
  • 1.1.2 两水相体系的发展历程13-14
  • 1.1.3 两水相体系的应用前景14-16
  • 1.2 聚赖氨酸的概述16-18
  • 1.2.1 聚赖氨酸的简介16-17
  • 1.2.2 聚赖氨酸的性质17-18
  • 1.2.3 聚赖氨酸的传统分离方法18
  • 1.3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概述18-19
  • 1.4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意义和内容19-21
  • 1.4.1 目的和意义19
  • 1.4.2 主要内容19-21
  • 第2章 热响应型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21-33
  • 2.1 引言21
  • 2.2 试剂和仪器21-22
  • 2.3 实验步骤及方法22-26
  • 2.3.1 聚合物P_N的合成22-23
  • 2.3.2 聚合物P_(VBAm)的合成23-24
  • 2.3.3 聚合物的表征24-26
  • 2.4 结果与讨论26-31
  • 2.4.1 聚合物的合成26
  • 2.4.2 聚合物的表征26-31
  • 2.5 小结31-33
  • 第3章 热响应可再生型两水相体系的构建及相图的绘制33-43
  • 3.1 引言33
  • 3.2 试剂和仪器33-34
  • 3.3 聚合物的成相实验34-35
  • 3.3.1 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成相34
  • 3.3.2 温度对成相的影响34-35
  • 3.4 两水相体系相图35-36
  • 3.5 结果与讨论36-41
  • 3.5.1 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的成相36
  • 3.5.2 不同温度下成相36-37
  • 3.5.3 不同pH值成相37
  • 3.5.4 相图的绘制37-41
  • 3.6 小结41-43
  • 第4章 热响应型P_(VBAm)/P_N两水相体系成相机制的探究43-53
  • 4.1 引言43
  • 4.2 试剂和仪器43-44
  • 4.3 热响应型P_(VBAm)/P_N两水相体系成相机理的研究44-46
  • 4.3.1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44-45
  • 4.3.2 相体系表面张力的测定45
  • 4.3.3 相体系微观结构的观察45-46
  • 4.4 结果与讨论46-52
  • 4.4.1 不同条件下相体系中H质子的测定46-49
  • 4.4.2 上下相表面张力的测定49-50
  • 4.4.3 两水相体系P_(VBAm)/P_N的微观结构50-52
  • 4.5 小结52-53
  • 第5章 聚赖氨酸在热响应型P_(VBAm)/P_N两水相体系中的分配53-64
  • 5.1 引言53-54
  • 5.2 试剂和仪器54-55
  • 5.3 聚赖氨酸的检测及其分配系数的表达55-56
  • 5.4 聚合物浓度对聚赖氨酸分配的影响56
  • 5.5 温度对聚赖氨酸分配的影响56
  • 5.6 pH值对聚赖氨酸分配的影响56-57
  • 5.7 无机盐对聚赖氨酸分配的影响57
  • 5.8 结果与讨论57-62
  • 5.8.1 聚赖氨酸的标准曲线57-58
  • 5.8.2 聚合物浓度对聚赖氨酸分配的影响58-59
  • 5.8.3 温度对聚赖氨酸分配的影响59-60
  • 5.8.4 pH值对聚赖氨酸分配的影响60
  • 5.8.5 无机盐对聚赖氨酸分配的影响60-62
  • 5.9 小结62-64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64-67
  • 6.1 总结64-65
  • 6.2 展望65-67
  • 参考文献67-75
  • 致谢75-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吉伟;陆娅;;ε-聚赖氨酸及其在米饭制品中应用[J];粮食与油脂;2010年09期

2 张扬;冯小海;徐虹;;ε-聚赖氨酸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11年10期

3 张书生;周建锋;;ε-聚赖氨酸生产意义及关键工艺[J];企业导报;2012年18期

4 刘慧,徐红华,王明丽,郎林,秀兴楠;聚赖氨酸抑菌性能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孙艳辉,董英;ε-聚赖氨酸的研究进展[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4年07期

6 张东荣,王正刚,毛忠贵;聚赖氨酸的研究进展[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5年02期

7 段杉,邓瑞君,吴锦铸,张木明;ε-聚赖氨酸及其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05年04期

8 张东荣;张超;段作营;王正刚;毛忠贵;;ε-聚赖氨酸抑菌性能的初步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9 于雪骊;刘长江;杨玉红;;ε-聚赖氨酸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粮食与油脂;2006年09期

10 秦芸桦;周涛;;ε-聚赖氨酸的发酵生产及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少欣;;ε—聚赖氨酸的发酵生产工艺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谭之磊;袁国栋;赵娟;王俊;贾士儒;;ε-聚赖氨酸分子量测定及抗菌作用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耿伟涛;谷燕燕;宋存江;王淑芳;;一株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合成酶基因的克隆[A];2012年第五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王林;朱希强;;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的复合诱变与筛选[A];山东省药学会2010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倪清艳;李燕;张海涛;;ε-聚赖氨酸的抑菌作用及在鱼糜保鲜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静敏;吴清平;刘盛荣;莫树平;张菊梅;;ε-聚赖氨酸产生菌新菌株的筛选和产物结构鉴定[A];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姚远;王栋;车顺爱;;以聚赖氨酸为模板制备二维四方孔道介孔二氧化硅[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8 宋旭;张振中;;聚赖氨酸-DNA缩合体的制备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9 杜萌;杨涛;张永春;姜辰;焦奎;;层层组装聚赖氨酸和纳米Au-CNT杂合体电化学检测PAT基因[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范艳斌;李春炎;曹恒;李富友;陈道勇;;寡聚赖氨酸/铱(Ⅲ)纳米粒子在细胞溶酶体环境下解离为小尺寸纳米粒子、小纳米粒子入核及其核内释药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胡国华 杨旭艳;新型微生物源防腐剂ε-聚赖氨酸[N];中国食品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高泓娟;ε-聚赖氨酸:应用范围日益广泛[N];中国食品报;2011年

3 金丰收 金其荣;新型生物防腐剂——聚赖氨酸[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邱德生;ε-聚赖氨酸——极具前途的生物防腐剂[N];中国食品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余春槐 通讯员 叶盛德 吕皓;ε—聚赖氨酸盐酸盐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N];中国食品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谭之磊;ε-聚赖氨酸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抑菌活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刘盛荣;ε-聚赖氨酸生物合成及代谢调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叶若松;ε-聚赖氨酸抑制致病菌分子机理及对肠道菌群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4 陈旭升;Streptomyces sp.M-Z18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碳源供给策略与过程调控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5 耿伟涛;聚氨基酸的微生物合成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闯;ε-聚赖氨酸合成机理及发酵条件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2 赵斌伟;基于聚赖氨酸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输送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邢蓓;ε-聚赖氨酸对Staphylococcus aureus活性及初级代谢的影响[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双;ε-聚赖氨酸耐受型高产菌种选育及代谢通量分析[D];江南大学;2016年

5 郑根成;ε-聚赖氨酸高产突变株Streptomyces albulus GS114发酵工艺优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6 吴光耀;核糖体工程选育ε-聚赖氨酸高产菌及发酵pH调控策略优化[D];江南大学;2016年

7 刘梅;Nisin与聚赖氨酸协同对腐败菌的抑制效果及在鸡胸肉中的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8 刘伟;ε-聚赖氨酸的发酵及在荔枝防腐保鲜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9 高红柳;产ε-聚赖氨酸菌种的选育和发酵生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10 刘洪霞;ε-聚赖氨酸、Nisin和纳他霉素的抑菌特性及协同抑菌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12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12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c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