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微生物产电驱动Cu-Pd复合电极电催化还原硝酸根

发布时间:2017-08-09 18:29

  本文关键词:微生物产电驱动Cu-Pd复合电极电催化还原硝酸根


  更多相关文章: Cu-Pd电极 聚吡咯 TiO_2 电催化 微生物燃料电池 硝酸氮还原


【摘要】:水环境中硝酸盐含量的增加不仅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而且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电化学催化还原法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硝酸盐污染处理技术,但是它的应用存在两方面的限制因素。一是电催化过程中需要消耗电能,二是催化剂多为贵金属材料,成本较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此开展的新的研究,其一涉及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提供电能,并利用硝酸根做阴极电子受体。其二涉及使用廉价金属和复合电催化剂,进行高效的催化还原研究。本论文构建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将电催化还原硝酸根性能最好的Cu-Pd双金属,分别与聚吡咯、Ti02两种活性介质复合,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阳极室产电菌降解有机物产生的电子由外电路流向阴极,对阴极液中的硝酸根进行还原,比较不同电极系统的的还原效果和产电性能。针对效果最优的TiO2-Cu-Pd电极,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外加电阻大小、金属掺杂量对其性能的影响。SEM和EDX结果表明单独在电极表面负载Cu-Pd有聚集现象,电聚合PPy使电极表面有球形颗粒凸起增加了金属负载面积,Ti02凝胶和双金属混合均匀更有利于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中,还原反应持续5.5h后,Cu-Pd电极对NO3--N去除率为29.3%,最大电池电势为0.218V,最大功率密度为30m W/m2,内阻大约为500Ω。当电聚合时间为150s时,PPy-Cu-Pd电极活性最高,对N03--N的去除率为35.5%,相对于普通Cu-Pd电极提高了6.2%,电池电势最大为0.269V,最大功率密度为50mW/m2,是普通Cu-Pd系统的1.67倍,系统内阻大约为200Ω。掺杂量为1%(以Pd计),外接电阻为1000Ω时,450℃热处理的TiO2-Cu-Pd电极对N03--N的去除率最大,为59.2%,相对于普通Cu-Pd电极系统提高了29.9%,相对于PPy-Cu-Pd电极系统提高了23.7%,系统的最大电池电势为0.550V,最大功率密度为120 mW/m2,是普通Cu-Pd电极的4倍,是PPy-Cu-Pd电极的2.4倍,内阻约为100Ω。阴极为450℃热处理的TiO2-Cu-Pd电极时,N03--N的去除率随外接电阻的减小先增加后减小,500Ω时去除率最大,为71.6%,降低Pd掺杂量,NO3'-N去除率非但没有减小,反而有所上升,Pd掺杂量为0.25%时对NO3--N的去除率最大,外接1000Ω电阻时为65.46%,Pd掺杂量为0.125%时对N03--N的去除率仍可以达到60.10%。
【关键词】:Cu-Pd电极 聚吡咯 TiO_2 电催化 微生物燃料电池 硝酸氮还原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1.45;O643.36;X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2
  • 1.1 硝酸盐氮的污染及处理现状9-11
  • 1.1.1 水体中硝态氮污染现状9-10
  • 1.1.2 水中硝态氮的危害10
  • 1.1.3 水中硝态氮的去除方法10-11
  • 1.2 电催化还原硝酸根11-13
  • 1.2.1 电催化还原硝酸根机理11-12
  • 1.2.2 电催化还原硝酸根催化电极的发展12-13
  • 1.3 电催化电极中常用的活性介质13-17
  • 1.3.1 导电聚吡咯13-15
  • 1.3.2 二氧化钛(TiO_2)电极15-17
  • 1.4 微生物燃料电池17-19
  • 1.4.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17
  • 1.4.2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电子受体17-18
  • 1.4.3 微生物产电驱动硝酸根电催化还原的发展18-19
  • 1.5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19-22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19-20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20-22
  • 2 实验内容和分析方法22-26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22-23
  • 2.2 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能谱(EDX)分析23
  • 2.3 循环伏安曲线(CV)测试23
  • 2.4 反应器构型和操作条件23-24
  • 2.5 功率密度及极化曲线测定24-25
  • 2.6 水质分析25-26
  • 3 Cu-Pd电极催化硝氮还原及耦合MFC系统产电性能的研究26-32
  • 3.1 引言26
  • 3.2 Cu-Pd电极的制备26-27
  • 3.3 结果与讨论27-31
  • 3.3.1 Cu-Pd电极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分析27-28
  • 3.3.2 Cu-Pd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28-29
  • 3.3.3 Cu-Pd电极在MFC系统中的脱氮效果29
  • 3.3.4 Cu-Pd催化阴极MFC系统的产电行为29-31
  • 3.4 小结31-32
  • 4 PPy-Cu-Pd电极催化硝氮还原及耦合MFC系统产电性能的研究32-38
  • 4.1 引言32
  • 4.2 PPy-Cu-Pd电极的制备32-33
  • 4.3 结果与讨论33-37
  • 4.3.1 PPy-Cu-Pd电极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分析33-34
  • 4.3.2 PPy-Cu-Pd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34-35
  • 4.3.3 PPy-Cu-Pd电极在MFC系统中的脱氮效果35
  • 4.3.4 PPy-Cu-Pd催化阴极MFC系统的产电行为35-37
  • 4.4 小结37-38
  • 5 Ti02-Cu-Pd电极催化硝氮还原及耦合MFC系统产电性能的研究38-50
  • 5.1 引言38
  • 5.2 TiO_2-Cu-Pd电极的制备38-39
  • 5.2.1 TiO_2-Cu-Pd电极的制备原理38-39
  • 5.2.2 TiO_2-Cu-Pd电极的制备方法39
  • 5.3 结果与讨论39-48
  • 5.3.1 TiO_2-Cu-Pd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39-40
  • 5.3.2 TiO_2-Cu-Pd电极在MFC系统中的脱氮效果40-41
  • 5.3.3 TiO_2-Cu-Pd催化阴极MFC系统的产电行为41-44
  • 5.3.4 TiO_2-Cu-Pd电极的稳定性44
  • 5.3.5 TiO_2-Cu-Pd电极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分析44
  • 5.3.6 TiO_2-Cu-Pd电极催化还原效果的优化44-48
  • 5.4 小结48-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0-61
  • 致谢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生,高学民,夏星辉,何大为;长江水系河水氮污染[J];环境化学;1999年04期

2 罗泽娇,靳孟贵;地下水三氮污染的研究进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年04期

3 姜桂华,王文科,杨晓婷,李永涛;关中盆地潜水硝酸盐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2年02期

4 褚道葆,姚文俐,顾家山,李晓华,沈广霞;纳米TiO_2膜修饰电极上对硝基苯甲酸异相电催化还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11期

5 袁新华,徐红星,魏贤勇,宗志敏;芳香族电子导电高分子的应用和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5期

6 蒋永锋,郭兴伍,翟春泉,丁文江;导电高分子在金属防腐领域的研究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2年04期

7 范彬,黄霞;化学反硝化法脱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J];中国给水排水;2001年11期

8 张娜,何大伟,陈静生,崔树彬;黄河水系氮污染特征初探[J];环境化学;2003年02期

9 杜艳芳,陈黎明,亓西敏,陆嘉星,何鸣元;纳米TiO_2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J];化学世界;2004年01期

10 顾家山,褚道葆,周幸福,沈广霞;纳米TiO_2膜修饰电极异相电催化还原马来酸[J];化学学报;200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卫强;导电聚合物/贵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于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D];苏州大学;2011年

2 张国权;掺杂蒽醌/聚吡咯膜电极的电催化氧还原性能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秀玲;聚吡咯纳米线修饰电极的电催化研究—硝酸根离子的电催化还原[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文良;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电极的制备、改性及电催化还原L-胱氨酸的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2 郭玉娟;掺杂聚N-甲基吡咯形貌及电化学性质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张冬梅;电化学催化还原去除水中硝酸根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4 周丽;电催化还原去除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董晓艳;金属掺杂二氧化钛及其光催化脱除水中硝酸氮[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46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46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