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和氧化双响应性聚β硫酯化合物的制备及其聚集性质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pH和氧化双响应性聚β硫酯化合物的制备及其聚集性质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聚β硫酯 纳米粒子 pH响应 ROS响应 自组装
【摘要】:以二丙烯酸二乙二醇酯(DEDA),二硫苏糖醇(DTT),丙烯酰氯(AC),巯基聚乙二醇(PEG-SH,Mn=2000 Da)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p H和活性氧(ROS)双响应型的两亲性聚β硫酯化合物(D-D-P),利用核磁共振(NMR)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了聚合物D-D-P分子量(Mn=50400).利用透析法使D-D-P自组装成纳米粒子,用纳米粒度分析仪(DLS)表征了粒径约280 nm,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了其形貌.通过粒径变化测试和尼罗红(NR)荧光测试对纳米粒子在酸性(p H≈5)和氧化条件下(H2O2)的解散行为进行了研究,验证了D-D-P的p H和ROS双响应性能.通过紫外吸收测试对包裹抗癌药物阿霉素(DOX)的纳米粒子在酸性和氧化条件下的释放进行了研究,并且在MCF-7细胞中对DOX的释放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聚β硫酯 纳米粒子 pH响应 ROS响应 自组装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1374026;51373046;51473045)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B2014202209)资助~~
【分类号】:O631.3
【正文快照】: Received December 19,2015;published February 1,2016.Supporting information for this article is available free of charge via the Internet at http://sioc-journal.cn.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s.21374026,513730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德才,冀学时,李忠民;头孢他啶侧链酸活性硫酯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年11期
2 张平;李雪玲;姜华;王军;付瑞良;;头孢他啶活性硫酯的制备[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年02期
3 梁宝臣;陈慧;杨俊杰;;头孢他啶侧链酸及其活性硫酯的合成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年04期
4 范美菊;汤沸;杜海生;王勇进;;头孢克肟侧链(甲酯)活性硫酯的合成[J];山东化工;2008年12期
5 王玉环;;头孢他啶侧链酸活性硫酯的合成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麻远,赵玉芬;多肽片段连接方法及肽硫酯和肽醛的合成[J];化学进展;2003年05期
7 李杰;隋昭德;计汝文;时凯;;硫酯类抗氧剂的合成与应用[J];塑料助剂;2009年04期
8 李爱军,周雪琴,刘东志;2-(2-氨基噻唑-4-基)-2-(Z)-甲氧亚胺基乙酸苯并噻唑硫酯合成工艺的改进[J];精细化工;2005年10期
9 沈建华,KESLER W;大鼠全身曝露N,N-二甲基甲酰胺蒸汽后血液中N-甲基氨基甲酸硫酯动态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8年01期
10 张若蘅,徐筱杰,唐有祺,H.Hojo,S.Aimoto;应用部分保护肽片段的硫酯合成c-Myb蛋白(38—89)-NH_2[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方葛敏;面向蛋白质化学合成与修饰的新方法:新型多肽硫酯衍生物的研发和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王丽娜;苯并噻唑硫酯的合成工艺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玉环;头孢他啶侧链酸及其活性硫酯的合成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4 李意羡;环状三硫酯的合成及其存在下的RAFT聚合[D];浙江大学;2006年
5 林少苗;硫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6 马剑飞;胆固醇酯转移蛋白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47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47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