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非晶纳米过氧聚钨酸的Raman谱、热稳定性及UV-Vis光吸收特性

发布时间:2017-08-12 14:34

  本文关键词:非晶纳米过氧聚钨酸的Raman谱、热稳定性及UV-Vis光吸收特性


  更多相关文章: 过氧聚钨酸 Raman谱 热稳定性 UV-Vis谱


【摘要】:过氧聚钨酸是通过化学途径合成各种纳米结构氧化钨的重要前驱物之一。本文以双氧水(H_2O_2)、钨粉(W)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合成了过氧聚钨酸溶胶,随后在常温下长时间放置,直至自然凝固,并在120℃干燥3h后得到最终的深黄色胶状固体。利用XRD、SEM、Raman谱、TG/DSC分析和UV-Vis谱等分别考察了样品的成分结构、热稳定性和UV-Vis光吸收特性。宽的XRD峰表明样品是非晶结构,明显峰位的高斯型拟合表明样品是氧化钨与水合氧化钨的复合物。SEM表明样品呈纳米颗粒状(50~100nm)和片层状形貌(厚约50nm)。宽而明显的Raman峰的高斯型拟合进一步表明样品是非晶氧化钨和水合氧化钨的复合物,不仅拥有非常明显的O—W—O对称伸缩、非对称伸缩和W迨O振动,而且伴有O—W—O对称弯曲、非对称弯曲及吸附水的振动模式。TG/DSC分析表明过氧聚钨酸凝胶固体在120~500℃范围内存在四个不同的热力学过程:(Ⅰ)过氧聚钨酸凝胶固体的缓慢晶化(120~165℃);(Ⅱ)H_2O_2的分解和H_2O的去吸附(165~236℃);(Ⅲ)水合氧化钨的快速分解(236~287℃);(Ⅳ)最终产物WO_3的晶化和相变(287~500℃)。UV-Vis谱表明样品在350~600nm范围存在一个明显的带边吸收,其光学带隙约2.25eV,明显低于当前已报道的WO_3和H_2WO_4的带隙值(2.45~3.50eV)。存留在复合物中的水分子、氧缺陷以及结构性畸变应该是导致其拥有较窄带隙的关键因素。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过氧聚钨酸 Raman谱 热稳定性 UV-Vis谱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104365,51175533)资助
【分类号】:O631.2
【正文快照】: 引言近年来纳米结构的氧化钨(WO3)在变色智能窗、气敏元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等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已经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1]。制备纳米结构WO3的方法包括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和真空蒸镀等等。而溶剂热法和溶胶-凝胶法由于在制备纳米结构WO3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维睦;硅晶格微区结构特征与Raman谱线宽[J];光散射学报;1995年01期

2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巍然;镧系稀土过渡族金属氧化物和α-石英亚稳相的合成与Raman谱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62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62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3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