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Ag棒上ZnO纳米棒阵列的光电催化活性

发布时间:2017-08-13 02:38

  本文关键词:Ag棒上ZnO纳米棒阵列的光电催化活性


  更多相关文章: 化学溶液法 ZnO纳米棒阵列 光电催化


【摘要】:采用简单的化学溶液生长法,在Ag棒表面包覆生长一层ZnO纳米棒阵列.利用该结构光电催化降解罗丹明B,其效率远高于电降解和自降解,约为光催化降解的2倍,表明外加电压能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研究了不同工作电极间距对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电极间距约为1.0 cm.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郑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管理系;
【关键词】化学溶液法 ZnO纳米棒阵列 光电催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504331) 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140040)
【分类号】:TB383.1;O643.36
【正文快照】: 0引言光电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原理,是在光催化基础上通过施加外加电压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了催化效率[1].文献[2]利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Ti O2纳米管,其3 h内光电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效率高达100%,而光催化效率仅为10%.文献[3]利用同样的方法制备Ti O2纳米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平,郁祖湛,姚文华;氧化还原循环对Ag/γ-吡啶甲酸体系表面增强喇曼散射效应的影响[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2 黄天荃,刘新民,鲍培谛,伍铁桥,周仲璧,刘世贵;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包涵体在Ag胶中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2年04期

3 宋庆平;丁纯梅;;壳聚糖Ag微球配合物抑菌性能的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臧泠,刘春艳,任新民;阴离子吸附对Ag溶胶光学性质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影响[J];化学学报;1994年06期

5 王晨;魏子章;吕永康;邢斌;王贵昌;;苯乙烯在Ag(111)和Ag(110)表面环氧化反应结构敏感性的理论研究(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3年04期

6 胡金山;王欢;刘利;崔文权;梁英华;;高效Ag@ AgBr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活性研究[J];分子催化;2013年05期

7 杨剑瑜,胡望宇;Ag低指数表面非谐效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年11期

8 王传义,刘春艳,阎晓斌,何建军,张曼华,沈涛;两种卟啉化合物在Ag溶胶表面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96年01期

9 王玉红;钟钦;杨晓圆;宋瑞峰;;二维蜂窝状配位聚合物Ag(Ⅰ)-3,6-二(2-吡啶巯基)哒嗪的合成(英文)[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崔颜,顾仁敖;Ag_核Au_壳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斌;陶涛;刘前前;黄伟;游效曾;;线性和V型噻吩基-2-三氮唑桥连配体的Ag配合物的固体电导率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曹靖;谢华;马成海;郭端燕;尚可霞;刘家成;;新型三氮唑类Ag配合物的自组装结构[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蒋昌忠;;Ag和Ni离子注入石英玻璃形成纳米晶体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黄俭根;王银锋;李佳;周光培;;Ag(Ⅰ)、Cu(Ⅰ)氮氧自由基配合物铁磁性偶合作用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3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范丽恒;王珂;倪忠斌;刘晓亚;陈明清;;特殊形态微球原位固载Ag纳米粒子[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6 李海龙;罗武林;陈涛;田文宇;孙茂;黎春;赵宇亮;刘春立;;载Ag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现代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王坤杰;关凤;吴平;李明亮;李红霞;;氨基酸稳定的Ag纳米粒子的抗菌能力及抗菌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8 陈爱兵;张维萍;韩秀文;包信和;;在具有Ia3d结构的介孔氧化硅内合成高分散的Ag纳米粒子[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潘珍珠;王秋玲;张云艳;陈启明;陈邦林;;不同粒径的Ag纳米粒子修饰的ZnO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4分会:胶体分散与多组分体系[C];2013年

10 姚露;孙静;何领好;宋锐;;超支化共聚物为稳定剂Ag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能[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华杰;Ag助剂对铁基费托催化剂相变及催化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2 杨菊华;吡啶基膦配体与Ag(Ⅰ)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梁艳;双吡啶吡咯三齿配体双和三核Ag(Ⅰ)配合物合成及结构表征[D];中南大学;2013年

4 张巍;噻唑双硫醚配体的Ag~I配位化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梁真飞;Ag纳米粒子表面隔离层对聚合物荧光的增强效应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6 王少武;基于Ag纳米线的多级异质组装体的合成和光催化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崔颜;Ag_核Au_壳复合纳米粒子在表面增强拉曼免疫分析(SERIA)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6年

8 龚颖;室温下Ag催化芳基羧酸C(Sp~2)-H活化/C-O环合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9 崔贵军;基于NSO配体及含Ag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小件;一维二氧化钛的制备及Ag、Au纳米颗粒对其表面修饰[D];湖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64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64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e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