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石墨烯一维太赫兹光子晶体电磁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14:09

  本文关键词:基于石墨烯一维太赫兹光子晶体电磁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石墨烯 FDTD方法 表面边界条件 光子晶体 太赫兹


【摘要】: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DTD)和表面边界条件对单层石墨烯的太赫兹电磁特性进行研究.首先计算了其反射和透射系数,并与解析解对比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接着研究了一维光子晶体表面石墨烯在太赫兹光谱范围的吸收.通过改变模型中石墨烯的位置,得到了一维石墨烯吸收特性与石墨烯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石墨烯位于光子晶体表面时,由于石墨烯和间隔层在光子晶体表面构成了表面缺陷,从而导致光的局域化,这种局域化增强了石墨烯对太赫兹范围光的吸收.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石墨烯 FDTD方法 表面边界条件 光子晶体 太赫兹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072002)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0299074)
【分类号】:O734
【正文快照】: 引言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晶体结构,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由于它独特的光学特性,自从2004年被发现以来,就一直成为科学研究的焦点.作为一个新型材料,石墨烯被认为非常适合太赫兹光学设备的发展.基于石墨烯的能带结构和透光性,目前受到了极大的关注[1].1992年,Malone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毓;全识俊;;石墨烯应用研究进展[J];传感器世界;2011年05期

2 ;石墨烯纳米电路技术获得新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10年S1期

3 韩同伟;贺鹏飞;骆英;张小燕;;石墨烯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11年03期

4 ;石墨烯产生电流 有望用于电池[J];技术与市场;2011年11期

5 熊立婷;高原文;;温度对石墨烯条带拉伸力学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2年02期

6 张嵛;刘连庆;席宁;王越超;董再励;;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石墨烯可控裁剪方法研究[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2年04期

7 江兴;;中科院石墨烯研究取得新进展[J];半导体信息;2012年01期

8 赵晓西;李军华;李煦阳;刘伟;李永池;;硅掺杂对石墨烯薄膜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9 张唯诚;;石墨烯和它的量子力学世界[J];百科知识;2010年22期

10 吴国庆;;石墨烯是不合逻辑的术语[J];中国科技术语;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宇锋;郭万林;;石墨烯褶皱和表面性能的物理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吴恒安;;氧化石墨烯薄膜的透水机理[A];第五届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会议日程摘要集[C];2012年

3 陈少华;陈浩;;基底表面粗糙度对石墨烯黏附与撕脱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Wei Yujie;Wu Jiangtao;Yin Hanqing;Shi Xinghua;Yang Ronggui;Dresselhaus Mildred;;石墨烯中5-7环的力学问题及其对强度的影响(英文)[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郑先亮;陈建丽;杨艳;崔小强;郑伟涛;;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刘汝盟;王立峰;;石墨烯热振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The 5th 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义青;王立峰;刘汝盟;;石墨烯热振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张甲;张欢喜;邱云峰;胡平安;;自由基反应低温制备大面积掺杂石墨烯薄膜[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7分会:光电功能器件[C];2014年

9 颜敏;蔡寿金;陈填源;叶芸;林志贤;周雄图;郭太良;;电泳电流对石墨烯阴极场发射性能的影响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10 厉巧巧;韩文鹏;赵伟杰;鲁妍;张昕;谭平恒;冯志红;李佳;;缺陷单层和双层石墨烯的拉曼光谱及其激发光能量色散关系[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博;石墨烯薄片大批量生产有望[N];科技日报;2008年

2 毛黎;科学家揭示石墨烯材料内在特性[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刘霞;科学家观察到石墨烯内电子间相互作用[N];科技日报;2011年

4 华凌;多国确定人工制造石墨烯指南[N];科技日报;2012年

5 记者 张巍巍;等离子体可用于石墨烯掺杂[N];科技日报;2012年

6 记者 秦勉;安德烈·海姆:童心爆棚 巧妙制备石墨烯[N];北京科技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张梦然;寓科研于娱乐的人[N];科技日报;2010年

8 常丽君;激光操纵磁悬浮石墨烯首次实现[N];科技日报;2012年

9 记者 王怡;石墨烯表面有海水运动会产生电压[N];科技日报;2014年

10 常丽君;科学家提出人工动态带隙制造新设想[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丁;石墨烯吸附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陈拓;基于石墨烯的光子学器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廖清;石墨烯及其相关结构的生长和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魏晓林;石墨烯结构与性能调控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姜立伟;关于石墨烯电子结构调控的理论探讨[D];吉林大学;2013年

6 张均锋;石墨烯晶界结构及力电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宋宇;石墨烯纳米结构中弹道输运相关物理现象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8 任吉昌;石墨烯及相关结构物理性质的调控之第一性原理计算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9 宋瑞霞;限域水系统的电子结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侯栋;有机自由基修饰对石墨烯条带自旋特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瑞强;石墨烯氧化物的光还原以及其器件制备的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檀姗姗;石墨烯掺杂V、Cr、Co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刘亚青;光/电抽运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增益特性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4 韩超群;石墨烯在不平整表面上吸附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索南昂毛;小分子与石墨烯间堆垛作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杜在凯;石墨烯及其复合结构的等离子体技术制备、机理及激光拉曼表征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7 杨浩;直接在石英表面生长石墨烯及其气敏特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8 张寒;基于图形化衬底的石墨烯定点制备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田正文;基于石墨烯的侧边抛磨光纤和微纳光纤光控特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10 朱治广;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非线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73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73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f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