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二噻吩和氟代苯并噻二唑交替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苯并二噻吩和氟代苯并噻二唑交替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苯并二噻吩 氟代苯并噻二唑 光电转化效率
【摘要】:共轭聚合物一直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SCs)的一个热点,由于其良好的光电性能以及可制备柔性器件的特点。本论文的主要通过用不同的结构修饰供体单元以及受体单元,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交替聚合物,通过考察不同结构对聚合物电化学性能以及其光伏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应用研究。以二维结构苯并二噻吩为母体,在其侧翼噻吩上通过引入烷硫基设计合成了4,8-二[2-(5-辛烷基硫代)噻吩基]-苯并二噻吩(BDTTs)和4,8-二[2-(4,5-二辛烷基硫代)噻吩基]-苯并二噻吩(BDTTss)两个供体单元,并在氟代苯并噻二唑的苯环上引入烷基噻吩基团设计合成了4,7-双(2-噻吩基)-5-[2-(5-十二烷)噻吩基)]-6-氟-苯并噻二唑(DTftBT)以及合成了4,7-双(2-噻吩基)-5-氟-苯并噻二唑(DTfBT)受体单元。将供体单元和受体单元通过Stille反应聚合得到了四个聚合物。考察了不同的修饰结构对聚合物的光学、电化学以及光伏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供体单元上的烷硫基引入能够降低了聚合物最高已占据轨道(HOMO)能级,并且其数目越多聚合物的溶解性越好。制备了基于PBDTTss-DTfBT和PBDTTss-DTftBT的器件,通过退火处理、溶剂以及不同质量比的聚合物/受体材料等器件工艺的优化。基于PBDTTss-DTfBT器件的最高光电转化效(PCE)为6.27%,其开路电压(Voc)为0.89 V,短路电流密度(Jsc)为11.7 mA/cm2,填充因子(FF)为60.5%。选择了双氟代苯并噻二唑(DTdfBT)为受体单元,与双烷硫基苯(PsDT)或双烷氧基苯(PDT)供体单元通过Stille反应聚合得到了PPsDT-DTdfBT和PPDT-DTdfBT。考察了聚合物主链上的非共价键作用对聚合物的光学、电化学以及光伏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苯环上的烷氧基与受体单元上的噻吩环之间形成了非共价键作用,增强了聚合物主链上π-π堆叠的共面性。当苯环上的烷硫基取代烷氧基时,较大地影响了聚合物的光伏性能,其器件的PCE只有0.12%。基于PPDT-DTdfBT的器件最高PCE为6.19%,其Voc为0.76 V,Jsc为11.mA/cm2, FF为70.2%。另外制备了基于PPDT-DTdfBT活性层厚度从90 nm增厚为220 nm的器件,得到的PCE为5.46%,其Voc为0.74 V,Jsc为12.48 mA/cm2, FF为59.01%。
【关键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苯并二噻吩 氟代苯并噻二唑 光电转化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3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3
- 1.1 引言10
- 1.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10-11
- 1.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11-12
- 1.4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结构12
- 1.5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相关性能参数12-13
- 1.6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活性层材料13-21
- 1.6.1 活性层受体材料14
- 1.6.2 活性层有机聚合物给体材料14-21
- 1.7 论文的研究目的21
- 1.8 论文的研究内容21-23
- 1.8.1 单体与聚合物的合成21-22
- 1.8.2 聚合物的表征22-23
- 2 基于二维结构苯并二噻吩单元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23-47
- 2.1 引言23-24
- 2.2 实验部分24-36
- 2.2.1 材料的表征与仪器24-25
- 2.2.2 实验药品和试剂25-26
- 2.2.3 BDTTs(M1)和BDTTss(M2)供体单元的合成26-29
- 2.2.4 DTfBT(M3)和DTftBT(M4)受体单元的合成29-33
- 2.2.5 聚合物的合成33-36
- 2.3 结果与讨论36-46
- 2.3.1 合成与表征36-37
- 2.3.2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37
- 2.3.3 聚合物的光学性能37-39
- 2.3.4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39-41
- 2.3.5 聚合物器件的光伏性能及形貌41-46
- 2.4 本章小结46-47
- 3 基于双氟代苯并噻二唑受体单元聚合物的合成与其光伏性能研究47-62
- 3.1 引言47-48
- 3.2 实验部分48-51
- 3.2.1 材料的表征与仪器48
- 3.2.2 实验药品和试剂48
- 3.2.3 PsDT(M5)和PDT(M6)受体单元的合成48-50
- 3.2.4 聚合物的合成50-51
- 3.3 结果与讨论51-60
- 3.3.1 合成与表征51-52
- 3.3.2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52
- 3.3.3 聚合物的光学性能52-54
- 3.3.4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54-55
- 3.3.5 聚合物的光伏性能55-60
- 3.5 本章小结60-62
- 4 结论62-63
- 4.1 总结62
- 4.2 创新点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70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0-71
- 附录B 化合物和聚合物的核磁谱图71-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芬;陈宏博;;2,5-二取代1,3,4-噻二唑的合成[J];化工中间体;2009年07期
2 胡秉方;李增民;;一些噻二唑化合物的合成(摘要)[J];农药;1984年05期
3 ;用二硫基噻二唑浮选矿石的方法[J];国外金属矿选矿;1991年12期
4 王守信;左翔;范志金;张正财;张聚方;熊丽霞;付一峰;房震;吴青君;张友军;;1,2,3-噻二唑联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13年11期
5 钞智锋;布仁;鲁源;;5-羟基-1,3,4-噻二唑[3,2-a]并嘧啶-7-酮衍生物的绿色合成[J];化学世界;2014年04期
6 王亚平,赵青,王兴国;5-(3-吡啶)-2-芳酰氨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J];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车超,毛淑芬,覃兆海;2-氨基-5-(2-氯吡啶-4-基)-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应用化学;2002年08期
8 ;新刊导读[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2年20期
9 张玉霞,周涛,马万山,张海宾,陈世锋;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的合成[J];化学试剂;2002年02期
10 吕军文,曹顺安,楼台芳,谢学军;2,5-二巯基-1,3,4-噻二唑合成方法改进[J];化学工程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金凤;曹玲华;;3-烷氧(烷硫)基-5-糖氨基-1,2,4-噻二唑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徐芳;朱立红;;用微型法合成1,3,4-噻二唑类席夫碱[A];微型化学实验专辑论文集[C];2004年
3 王文利;冷艳丽;魏太保;张有明;;5-(芳亚甲基氨基)-1,,3,4-噻二唑-2-硫酮的合成及阴离子识别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赵水侠;白银娟;杨秉勤;杨玲;史真;;微波辐射下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张敬华;舒东;孟跃中;;新型2,5-二巯基1,3,4-噻二唑电催化剂聚3-甲氧基噻吩(英文)[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6 孙永铎;段炼;乔娟;董桂芳;王立铎;邱勇;;具有高电子、空穴迁移率的双极性萘并噻二唑衍生物[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王璐;刘雷雷;张玉龙;胡普州;赵邦屯;;含噻二唑基硫桥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8 刘连委;渠桂荣;赵邦屯;;含噻二唑基杯芳烃衍生物的点击合成[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赵卫光;刘征骁;李正名;;4-芳叉-2-(4-甲基-1,2,3-噻二唑-5-基)-5(4H)-VA唑酮的合成[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贺庆国;刘伟;何畅;白凤莲;;含三苯胺和苯并噻二唑的星型红光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涛;双噻吩基苯并噻二唑和葫芦脲用作新型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的色谱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守信;1,2,3-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D];天津大学;2011年
3 毛武涛;具诱导抗病活性的农药先导优化及生物活性[D];天津大学;2013年
4 张安将;均三唑并噻二唑和均三唑并噻二嗪型稠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波谱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陶永新;含卟啉及噻二唑基团的荧光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学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申小清;噻二唑类及羧酸类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春光;头孢唑兰及其中间体的合成[D];天津大学;2013年
8 刘随军;交叉结构共轭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光电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杜青山;新型植物抗病激活剂的创制、活性评价及传导过程初探[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莎;基于1,3,4-噻二唑的二硫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庞素梅;溶剂调控的2,5位取代1,3,4-噻二唑激发态结构动力学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3 赵光伟;基于菲Up啉衍生物新型铼配合物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4 刘华;含硫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徐中胜;苯并二噻吩和氟代苯并噻二唑交替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黄旦翔;基于苯并噻二唑和三唑单元的Polycatenar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7 李金飞;新型钯萃取剂的合成及萃取钯性能和机理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8 杨知昆;1,2,3-噻二唑衍生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文利;1,3,4-噻二唑硫乙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正文;含噻二唑的酰基脲和酰基硫脲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79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79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