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嵌段及三杂臂共聚物的合成
本文关键词:多嵌段及三杂臂共聚物的合成
更多相关文章: PCL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杂臂三元共聚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苯基异腈
【摘要】:1.本论文首先合成了双官能团小分子三硫代碳酸酯类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通过逐步聚合制备了PCL基的三硫代碳酸酯的聚己内酯(PCL-TTC),并将其用作苯乙烯(St)聚合的大分子RAFT试剂,制备了(PCL-b-PS)n,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多嵌段共聚物通过胺解,得到端基为巯基的产物,并计算了嵌段数。2.其次,合成了双官能团小分子黄原酸酯类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通过逐步聚合制备了PCL基的黄原酸酯的聚己内酯(PCL-xanthate),并将其用作醋酸乙烯酯(VAc)聚合的大分子RAFT试剂,制备了(PCL-b-PVAc)n,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多嵌段共聚物通过胺解,得到端基为巯基的产物,并计算了嵌段数。3.最后,我们提出了一种温和的合成方法用于合成包含线型的PCL,PS以及刚性杆螺旋的PPI的ABC杂臂星形三元共聚物,分别通过三种活性聚合方法包括ε-CL的开环聚合,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以及Pd(Ⅱ)引发的异腈(PI)的活性聚合。这三个不同的嵌段被证明了是以活性/可控的链增长方式进行。这样的杂臂星形三元共聚物可以自组装成定义良好的球形纳米粒子。
【关键词】:PCL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杂臂三元共聚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苯基异腈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31.3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6
- 第一章 绪论16-27
- 1.1 引言16-17
- 1.2 PCL的合成及应用17
- 1.3 PCL共聚物的制备研究17-18
- 1.4 PCL的降解18
- 1.5 活性聚合18-25
- 1.5.1 活性自由基聚合19-24
- 1.5.2 开环聚合24
- 1.5.3 异腈类单体的活性聚合24-25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25-27
- 1.6.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5-26
- 1.6.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26-27
- 第二章 逐步聚合与RAFT联用制备(PCL-b-PS)_n多嵌段共聚物27-39
- 2.1 引言27-28
- 2.2 实验部分28-31
- 2.2.1 试剂与仪器28-29
- 2.2.2 试剂的提纯29-30
- 2.2.3 (PCL-b-PS)_n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路线30
- 2.2.4 三硫代碳酸酯的合成30
- 2.2.5 大分子三硫代酯引发剂的合成30-31
- 2.2.6 (PCL-b-PS)_n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31
- 2.2.7 (PCL-b-PS)_n多嵌段共聚物的胺解31
- 2.3 测试与表征31-32
- 2.3.1 红外光谱(FT-IR)测定31
- 2.3.2 核磁共振氢谱(~1HNMR)测试31
- 2.3.3 分子量的测定31
- 2.3.4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31-32
- 2.4 结果与讨论32-38
- 2.4.1 三硫代碳酸酯32-33
- 2.4.2 PCL、(PCL-b-PS)_n、PCL-b-PS的GPC曲线33-34
- 2.4.3 PCL-TTC的表征34-35
- 2.4.4 (PCL-b-PS)_n的表征35-36
- 2.4.5 (PCL-b-PS)_n的胺解36-38
- 2.5 本章小结38-39
- 第三章 (PCL-b-PVAc)_n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39-51
- 3.1 引言39-40
- 3.2 实验部分40-44
- 3.2.1 试剂与仪器40-41
- 3.2.2 试剂的提纯41-42
- 3.2.3 (PCL-b-PVAc)_n多嵌段的合成路线42
- 3.2.4 丁基黄原酸钾盐的合成42
- 3.2.5 小分子黄原酸酯引发剂的合成42-43
- 3.2.6 大分子黄原酸酯引发剂的合成43
- 3.2.7 PCL-xanthate引发乙酸乙烯酯的聚合反应43
- 3.2.8 (PCL-b-PVAc)_n的胺解43-44
- 3.3 测试与表征44
- 3.3.1 红外光谱图的测定44
- 3.3.2 ~1HNMR谱图的测定44
- 3.3.3 分子量的测定44
- 3.4 结果与讨论44-50
- 3.4.1 丁基黄原酸酯44-45
- 3.4.2 PCL-xanthate大分子引发剂45-47
- 3.4.3 (PCL-b-PVAc)_n多嵌段共聚物47-48
- 3.4.4 (PCL-b-PVAc)_n多嵌段共聚物的胺解48-49
- 3.4.5 PCL-xanthate、(PCL-b-PVAc)_n、PCL-b-PVAc的GPC曲线49-50
- 3.5 本章小结50-51
- 第四章 ABC杂臂星形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51-75
- 4.1 引言51-52
- 4.2 实验部分52-59
- 4.2.1 试剂及仪器52-54
- 4.2.2 试剂的提纯54
- 4.2.3 丙炔酸的合成54
- 4.2.4 溴异丁酸缩水甘油酯的合成54-55
- 4.2.5 异腈单体的合成路线55
- 4.2.6 带有三种官能团的小分子引发剂的合成55-56
- 4.2.7 PCL(-Br,C≡C)的制备56
- 4.2.8 PCL-PS(-C≡C)的合成56-57
- 4.2.9 PCL-PS(Pd(PEt_3)_2Cl)的制备57
- 4.2.10 PCL-PS(-PPI)杂臂星形三元共聚物的制备57-59
- 4.3 测试与表征59-60
- 4.3.1 FT-IR光谱图的测定59
- 4.3.2 ~1HNMR、~(13)C NMR、~(31)P NMR谱图的测定59
- 4.3.3 分子量的测定59
- 4.3.4 质谱的测定59
- 4.3.5 CD及紫外光谱的测定59
- 4.3.6 AFM(原子力显微镜)的测试59
- 4.3.7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59
- 4.3.8 DSC的测定59-60
- 4.3.9 TGA的测试60
- 4.4 结果与讨论60-74
- 4.4.1 丙炔酸的合成60-61
- 4.4.2 溴异丁酸缩水甘油酯的合成61
- 4.4.3 小分子引发剂的合成61-62
- 4.4.4 ABC杂臂星形共聚物的合成62-74
- 4.4.4.1 杂臂星形三元共聚物的合成结果表征及分析63-74
- 4.5 本章小结74-75
- 第五章 结论75-77
- 参考文献77-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伟忠,王墨林;嵌段聚醚分子结构与表面性能的研究[J];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2 杨永成,王玉荣,顾明初;立构嵌段聚丁二烯的研制——Ⅲ.立构两嵌段聚丁二烯的结构与性能[J];合成橡胶工业;1993年01期
3 修玉英,罗钟瑜,王得宁,张志平,应圣康;嵌段聚氨酯脲的序列分布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6期
4 杨福良,冯新德;硬链段结晶性嵌段聚醚聚氨酯的合成研究[J];高分子通讯;1982年04期
5 王德充;;丁苯嵌段树脂的合成[J];合成树脂及塑料;1985年01期
6 朱伟忠,徐政权;嵌段聚醚酯化物的结构分析[J];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7 杨树良;嵌段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J];化工进展;1993年04期
8 张宝艳,谭惠民,田林祥,,姚维尚,李晓萌;新型嵌段聚氨酯和聚氨酯脲的性质研究[J];高技术通讯;1996年07期
9 王益龙,庞德仁,黄葆同;烯烃序贯聚合中嵌段物的形成证明[J];高分子学报;1997年04期
10 ;萘在环氧乙烷-嵌段环氧丙烷-嵌段环氧乙烷共聚物水溶液中的溶解性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舟军;郭若海;陈艳凤;谢续明;;链端束缚对嵌段共聚物结晶嵌段受限结晶的影响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2 赵成吉;李先锋;王哲;徐丹;那辉;;嵌段型磺化聚醚醚酮的合成[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邱枫;;复杂多嵌段高分子微相结构的理论预测[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4 史林启;张望清;高立超;安英丽;;嵌段共聚物胶束的相互作用与有序聚集[A];第四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唐萍;杨光;高杰;于晶莹;;刚-柔嵌段高分子的三维空间相结构[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B:高分子理论、计算与模拟[C];2013年
6 卞华锋;谌东中;;基于偶氮苯的两亲性三嵌段液晶共聚物的本体相结构及溶液组装行为研究[A];2014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4年
7 贾璇;陈道勇;江明;;小分子二价盐诱导的嵌段共聚物胶束化及其聚集体的温度响应性能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姜伟;朱锦涛;于海州;杜红波;;嵌段聚合物胶束的亚稳态结构及其调控[A];2008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9 丁明明;宋妮佳;潘志成;李洁华;谭鸿;傅强;;具有细胞穿透功能的氧化还原敏感多嵌段聚氨酯胶束[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医用高分子[C];2013年
10 史林启;马如江;安英丽;吕娟;;嵌段共聚物胶束表面的再组装与功能构筑[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显坤;嵌段分子—多金属氧簇超分子复合体系组装与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赵成吉;嵌段型磺化聚芳醚类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夏俊;复杂嵌段共聚物胶束体系的耗散粒子动力学及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4 宫厚健;不同结构嵌段聚醚的聚集行为及对单壁碳纳米管的分散作用[D];山东大学;2011年
5 孟诗云;含4-羟基苯乙烯基的嵌段共聚合物在二维有限界面的自组装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孙李真;嵌段高分子移位过程和分离的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李红波;两亲性齐聚苯撑乙烯-聚氧乙烯棒-线嵌段齐聚物的界面自组织[D];吉林大学;2005年
8 唐学智;嵌段、星形及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赵俊鹏;两亲/温敏性嵌段/接枝聚合物的合成及水溶液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邓联东;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组装载药胶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姗;两亲性高度支化嵌段聚醚的合成及自组装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梁严;疏水微嵌段长度对微嵌段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相互作用的影响[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3 付志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嵌段共聚酯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4 冯永嘉;具有共轭单元的两亲性刚柔嵌段低聚物的合成及其聚集体形貌分析[D];延边大学;2016年
5 金光日;具有共轭构筑单元的刚柔嵌段寡聚物异构体的合成及聚集体的结构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6 周楠;典型硝基酚类起爆药的嵌段流合成及结晶过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李由诚;三嵌段双温敏性纳米凝胶热诱导组装形成多区域水凝胶[D];上海大学;2016年
8 米炎鑫;多嵌段及三杂臂共聚物的合成[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9 卢涛;新型三元共聚嵌段硅油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10 张琳;多功能药物载体的制备与表征[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93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93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