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链模板效应在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聚合物构筑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支链模板效应在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聚合物构筑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由于其丰富的结构和独特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模板法作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构筑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而被普遍的应用。然而,通过合理的设计模板,从而定向的构筑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能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仍然是一种挑战。因此,开展此类相关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带有支链的1,ω-两亲阳离子模板,通过和CuSCN在室温下自组装,成功合成了8个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聚合物,{(bmpm)[Cu_2(SCN)_4]}_n(bmpm=1,1’-bis(4-methylpyridine)methylene)(1),{(bmpe)[Cu_2(SCN)_4]}_n(bmpe=1,2-bis(4-methylpyridine)ethane)(2),{(blm)[Cu3(SCN)5]}n(3),{(ble)[Cu_2(SCN)_4]}_n(4),{(blp)[Cu_2(SCN)_4]}_n(5),{(blb)[Cu_2(SCN)_4]}_n(6),{(blpt)[Cu_2(SCN)_4]}_n(7),{(blh)[Cu_2(SCN)_4]}_n(8),(blm=1,1’-bis(3,5-lutidine)methylene,ble=1,2-bis(3,5-lutidine)ethane,blp=1,3-bis(3,5-lutidine)propane,blb=1,4-bis(3,5-lutidine)butane,blpt=1,5-bis(3,5-lutidine)pentane,blh=1,6-bis(3,5-lutidine)hexane)。结构分析表明这一系列化合物均为2D、3D的聚类轮烷结构。系统的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半导体带隙,光催化性能,化合物1-2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化合物3-8的荧光性能,荧光寿命和产率,探究了化合物5在荧光识别小分子方面的应用。重点研究了支链模板的锚效应在这一系列化合物构筑中的作用。接着,以1,3,5-三(N-吡啶甲基)苯三溴盐[1,3,5-tri(N-pyridinium methyl)benzene tribromide]和1,3,5-三[(4-甲基吡啶基)-N-亚甲基]苯三溴盐[1,3,5-tri(4-methylpyridiniummethyl)benzene tribromide]为阳离子模板,在水热条件下和PbI2进行自组装,成功合成了2个铅碘酸盐的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物,{(tbp)2[Pb3I12]}n(9)(tbp=1,3,5-tri(N-pyridinium methyl)benzene tribromide),{(tbpm)[Pb3I9]·H2O}n(10)(tbpm=1,3,5-tri(4-methylpyridiniummethyl)benzene tribromide)。以化合物9为例,探究了光催化的机理以及化合物9和10光催化性能的稳定性。此外,我们研究了支链模板对化合物9和10的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支链模板 聚类轮烷 光催化 荧光探针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31.5;O64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前言10-20
- 1.1 轮烷10-11
- 1.2 聚轮烷11-13
- 1.2.1 单轴聚轮烷12-13
- 1.2.2 支链聚轮烷13
- 1.3 有机-无机杂化轮烷13-17
- 1.3.1 零维杂化轮烷14-15
- 1.3.2 一维杂化类轮烷15
- 1.3.3 二维杂化聚类轮烷15-17
- 1.4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17-20
- 第二章 支链模板锚效应在有机-无机杂化聚类轮烷超分子构筑中的作用20-52
- 2.1 引言20
- 2.2 实验用到的主要试剂、仪器和测试方法20-22
- 2.2.1 主要试剂20-21
- 2.2.2 主要仪器和测试方法21-22
- 2.3 有机阳离子模板的合成22-23
- 2.3.1 1, ω-二(4-甲基吡啶)烷基阳离子(ω=1, 2)的合成22
- 2.3.2 1, ω-二(3, 5-二甲基吡啶)烷基阳离子(ω=1-6)的合成22-23
- 2.4 化合物 1-8 的合成23-24
- 2.4.1 {(bmpm) [Cu_2(SCN)_4]}_n (1)的合成23
- 2.4.2 {(bmpe) [Cu_2(SCN)_4]}_n (2)的合成23
- 2.4.3 化合物 3-8 的合成23-24
- 2.5 结果与讨论24-34
- 2.5.1 合成总结24-25
- 2.5.2 红外光谱分析25-26
- 2.5.3 晶体结构描述26-32
- 2.5.4 支链模板对聚类轮烷构筑的锚效应32-34
- 2.6 化合物的性能及应用探究34-50
- 2.6.1 化合物 1-8 的固体紫外光谱研究34-35
- 2.6.2 化合物 1-8 的半导体性能35-36
- 2.6.3 化合物 1-8 的光催化性能36-43
- 2.6.4 化合物 1-2 的形态学研究43-44
- 2.6.5 化合物 1-2 的三阶非线性44-45
- 2.6.6 化合物 3-8 的荧光性能45-47
- 2.6.7 化合物5的荧光探针应用47-48
- 2.6.8 探测苯甲醛的可能机理分析48-50
- 2.6.9 化合物 1-8 的粉末衍射和热稳定性分析50
- 2.7 本章小结50-52
- 第三章 支链模板在铅碘酸盐杂化超分子构筑中的影响52-69
- 3.1 引言52
- 3.2 实验用到的主要试剂、仪器和测试方法52-53
- 3.2.1 主要试剂52-53
- 3.2.2 主要仪器和测试方法53
- 3.3 有机阳离子模板的合成53-54
- 3.3.1 1, 3, 5-三(N-吡啶甲基)苯阳离子的合成53-54
- 3.3.2 1, 3, 5-三[(4-甲基吡啶基)-N-亚甲基]苯阳离子的合成54
- 3.4 化合物 9-10的合成54-55
- 3.5 结果与讨论55-60
- 3.5.1 合成小结55
- 3.5.2 化合物 9-10晶体结构描述55-57
- 3.5.3 Pb(II)的立体化学活性57-58
- 3.5.4 支链模板的作用58-60
- 3.6 化合物 9-10的光催化性能研究60-68
- 3.6.1 化合物 9-10的半导体带隙60
- 3.6.2 化合物 9-10的光催化性能60-65
- 3.6.3 光催化的机理研究65-67
- 3.6.4 催化性能的重复性与稳定性67-68
- 3.7 本章小结68-69
- 总结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6
- 附录76-91
- 硕士期间获得的成果及荣誉91-94
- 致谢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飞鹤;董建华;马玉国;许华平;;超分子聚合物科学与材料前沿问题——第73期“双清论坛”综述[J];中国科学基金;2013年01期
2 吕亚非;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应用[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4年02期
3 倪一萍;陈建定;;超分子聚合物研究进展[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8年05期
4 汪峰;董盛谊;郑波;黄飞鹤;;基于冠醚衍生物的超分子聚合物[J];高分子学报;2011年09期
5 赵剑锋;林进义;石乃恩;解令海;黄维;;光电功能型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6 吕亚非;超分子聚合物科学与工程[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2期
7 阎云;;超分子聚合物:自组装的高分子[J];大学化学;2009年05期
8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手性超分子聚合物构建合作研究获新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2年02期
9 王毓江;唐黎明;陈亮;;均苯四甲酸与对羟基吡啶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J];高分子学报;2006年02期
10 王毓江;唐黎明;;基于氢键作用结合的超分子聚合物[J];化学进展;2006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少路;肖唐鑫;王乐勇;;基于非共价正交作用力组装的新型超分子聚合物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黄飞鹤;汪峰;朱克龙;董盛谊;;基于主客体互穿结构构筑超分子聚合物[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3 吴立新;李昊龙;孙航;齐伟;赵元元;;杂化超分子聚合物的复合及表面图案化[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4 刘庆;靳黎娜;孙为银;;配位超分子聚合物微/纳米颗粒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质研究[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王倩;陈ng;刘育;;基于葫芦脲和环糊精的纳米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许东华;Stephen L.Craig;;超分子聚合物体系的流变性能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7 杨柳林;刘晓光;谭欣欣;杨辉;张希;;超分子单体:制备超分子聚合物的新方法[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8 何振峰;李昊龙;吴立新;;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与功能[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9 汪峰;田玉奎;田玉敬;丁月;;金属基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及其性质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分子组装与超分子聚合物[C];2013年
10 张希;;超分子聚合物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大会邀请报告[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晓帆;分别基于冠醚和柱芳烃识别机理构筑含传统高分子骨架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D];浙江大学;2015年
2 谭欣欣;基于三肽FGG与葫芦[8]脲相互作用制备超分子聚合物[D];清华大学;2015年
3 何立鹏;酸碱可逆的网状超分子聚合物及其荧光响应和自组装行为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何振峰;有机修饰多金属氧簇杂化超分子聚合物:自组装与组装结构[D];吉林大学;2012年
5 孙如意;基于多元大环的分子机器及其功能化超分子聚合物[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田玉奎;电子供体—受体相互作用驱动的超分子聚合物[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颜徐州;基于多级正交自组装构筑超分子聚合物功能材料[D];浙江大学;2014年
8 汪峰;基于冠醚和穴醚的超分子聚合物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李少路;基于四重氢键和主客体识别作用正交自组装的超分子聚合物[D];南京大学;2012年
10 孙默;环糊精和卟啉的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及其磁共振成像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海杰;多氢键型超分子聚合物结构单元的理论设计与模拟[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詹嘉懿;基于金属配位和主客体相互作用超分子聚合物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小骥;导电功能自修复复合材料[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杨支帅;铂金属基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及性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徐辉;基于酰肼环形六聚体的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与性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6 丰小庆;基于脲基嘧啶酮四重氢键与主客体识别作用正交构筑超分子聚合物[D];南京大学;2014年
7 姜翠;基于多重氢键连接的超分子共聚物胶束PNVCL···PCL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张婧;酸碱可控的超支化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常军霞;侧链含柱芳烃的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赖兰海;金属铜超分子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97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97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