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镍铝复合氧化物选择性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结构化镍铝复合氧化物选择性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结构化吸附剂 选择性吸附 镍铝水滑石 脱硫 除氟
【摘要】:具有高比表面、高稳定性、高分散性的结构化吸附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本论文采用原位生长法在泡沫镍基底上生长LDHs纳米片结构单元,经过400℃焙烧处理,获得结构化吸附剂NiAl-LDO/Ni-Foam。通过XRD、FTIR、SEM等方法对其结构与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发现碳酸根插层的镍铝LDH纳米片沿(00l)晶面垂直生长于基底表面。经过焙烧处理,片层结构保持良好,原位生长的片状活性组分LDO与基底结合力强,可有效避免搅拌过程中吸附活性组分的脱落,吸附活性组分在基底表面的高度分散,大大的增加了吸附剂比表面积与活性位点的曝露。整体式的构架也可以非常方便的实现吸附剂与残留液的分离,有利于解吸与循环再生实验。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含硫阴离子混合溶液中,NiAl-LDO/Ni-Foam可以选择性的吸附电荷密度相对较高的S2032-离子(298 K条件下,S2032-与SCN-的吸附率分别为80%、5.1%),在0.05-0.6 mmol/L范围内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时,NiAl-LDO/Ni-Foam对S2032-的最大吸附量逐渐增高,最大吸附量为209.4mg/g。且再生性能良好,经过10次循环,对S2032-离子的吸附去除率仍能保持51.3%。通过与相应粉体的吸附性能对比发现,两者对S2032都表现出一定的选择吸附性能,结构化吸附剂具有更大的选择性,NiAl-LDO/Ni-Foam对两种离子的选择比率(16:1)远高于粉体吸附剂NiAl-LDO对两种离子的选择比(4:1)。吸附率分别为80.1%(NiAl-LDO/Ni-Foam结构化吸附剂)与38.9%(NiAl-LDO粉体吸附剂)。研究表明,该结构化吸附剂可用于选择性吸附去除废水中的S2032-离子。(2)在含卤素(F-、Cl-、Br-)离子的混合溶液中,NiAl-LDO/Ni-Foam对离子半径较小的F-离子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298 K条件下,对三种离子的吸附去除率分别为73.6%,31%,25.1%。系统研究了温度、初始浓度、溶液pH值等条件对选择吸附性的影响。反应40 min即可趋于平衡,在308 K的条件下,NiAl-LDO/Ni-Foam对F-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6.12mg/g,吸附去除率可达80.3%。研究表明,该结构化吸附剂可用于废水中F-的选择性脱除。(3)相比于粉体吸附剂,结构化吸附剂在吸附过程中体现出更优的吸附性能。一方面是由于泡沫基底的3D网状结构,有利于传质性能的提高;另一方面,纳米尺寸活性组分在基底表面的高度分散,增大了比表面积,同时可避免粒子间的团聚,赋予了结构化吸附剂更优异的吸附性能。结构化吸附剂更易实现后续的固液分离,简化了操作,对于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与实际工艺操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结构化吸附剂 选择性吸附 镍铝水滑石 脱硫 除氟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7.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6
- 1.1 结构化吸附材料研究概况12-18
- 1.2 结构化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18-21
- 1.2.1 结构化LDHs材料的制备方法19-20
- 1.2.2 结构化LDHs材料的应用20-21
- 1.3 含硫废水的危害与处理概况21-23
- 1.3.1 水中含硫阴离子的污染21
- 1.3.2 含硫废水的处理方法21-23
- 1.4 水体中卤素的危害与处理概况23-24
- 1.4.1 水中氟,氯,溴等离子的污染23-24
- 1.4.2 含卤废水的处理方法24
- 1.5 本课题选题目的和意义24-25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25-26
- 第二章 NiAl-LDO/Ni-Foam结构化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含硫阴离子的选择性吸附研究26-46
- 2.1 前言26
- 2.2 实验部分26-31
- 2.2.1 试剂与设备26-27
- 2.2.2 实验方法27-28
- 2.2.3 表征方法28-29
- 2.2.4 吸附过程29-31
- 2.2.5 结构化吸附剂与粉体吸附剂性能对比实验31
- 2.2.6 循环再生实验31
- 2.3 结果与讨论31-43
- 2.3.1 NiAl-LDO/Ni-Foam及其前体的结构与形貌表征31-35
- 2.3.2 吸附条件的影响35-43
- 2.4 小结43-46
- 第三章 NiAl-LDO/Ni-Foam结构化吸附材料对氟氯溴离子的选择性吸附研究46-60
- 3.1 前言46
- 3.2 实验部分46-51
- 3.2.1 原料、药品与设备46-47
- 3.2.2 实验方法47-48
- 3.2.3 表征方法48-49
- 3.2.4 吸附过程49-51
- 3.2.5 结构化吸附剂与粉体吸附剂性能对比实验51
- 3.2.6 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51
- 3.3 结果与讨论51-59
- 3.3.1 NiAl-LDO/Ni-Foam及其前体的结构与形貌表征51-53
- 3.3.2 吸附条件的影响53-59
- 3.4 小结59-60
- 第四章 结论60-62
- 本论文创新点62-64
- 参考文献64-70
- 致谢70-72
- 研究成果及发衰的学术论文72-74
- 作者和导师简介74-75
- 附件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学寅;周丽丽;齐兴义;;贝壳吸附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应用科技;2008年03期
2 ;美国发明新工艺制造二氧化碳吸附材料[J];化工中间体;2012年02期
3 ;可高效回收废水中金的吸附材料[J];金属功能材料;2013年01期
4 ;几种吸附材料对苯蒸气吸附的初步实验[J];广东职业病防治;1976年01期
5 苏茂尧;高m8;;纤维素醚经表氯醇交联制备高吸附材料的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1992年04期
6 陈珏,王京刚;粉煤灰质吸附材料的制备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4年04期
7 吕晓凤;殷平;胡玉才;徐晓慧;;无机吸附材料在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中的应用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年06期
8 骆万兴;刘希光;曲荣君;王玉鹏;;碘吸附材料的吸附类型综述[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付新;;二氧化碳捕获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10期
10 ;美国发明新工艺制造二氧化碳吸附材料[J];化工进展;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琳;姚菊明;;环境友好型纤维素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生物高分子与天然高分子[C];2013年
2 叶飞;;几种吸附材料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效果[A];2009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水挟;吴清华;林日嘉;王禹;;温室气体富集及其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A];热烈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廖学品;;基于皮胶原纤维的吸附材料及吸附特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邀请报告[C];2006年
5 郑易安;王爱勤;;烯丙基硫脲的引入对水凝胶吸附材料性能的影响[A];热烈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杜兆林;郑彤;曹慧哲;王鹏;;吸附法在地表水突发重金属铜污染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7 金伟力;\∫昂浦,
本文编号:725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72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