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2,3-二氟二苯乙炔端烯类液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16:15

  本文关键词:2,3-二氟二苯乙炔端烯类液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液晶 二苯乙炔 双折射 负介电各向异性


【摘要】: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信息显示终端。随着移动显示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面内开关型(IPS)显示模式的液晶屏的需求被迅速扩大。目前,大多数IPS模式液晶显示器都使用的是正介电各向异性液晶,然而近期研究发现,将负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应用到IPS显示模式中可以得到比正性液晶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透过率。而作为THz设备基础材料的液晶,其显著特点是具有大双折射。因此,大双折射负介电各向异性液晶的发展已经成为液晶化学界迫切而重要的主题。基于此背景,本文设计并合成了2,3-二氟二苯乙炔类系列液晶,系统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液晶行为和光电性能。结果显示:本文合成的液晶具有较大的负介电各向异性和双折射,其在快速响应显示器和液晶光学设备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1)以4-溴-2,3-二氟苯酚为原料,经过吡喃羟基保护,Sonogashira偶联,去羟基保护和Williamson醚化等反应,合成F2、nT-1、nT-2三个系列共9种侧向二氟取代二苯乙炔烯丙氧基类液晶,化合物烷氧基链碳原子数从2到5,总收率大于25%,高效液相色谱纯度均大于99%。全部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NMR)、质谱(MS)和红外光谱(IR)等表征手段确认。目标化合物的液晶性能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进行了测试。用电容电抗测试仪(EC-1)测试了介电各向异性,用阿贝折光仪测试了光学各向异性。结果显示:化合物nT-1和nT-2呈现出较低的熔点(Tm70 ℃)、适中的向列相区间和较大的双折射(△n0.3)。2,3-二氟单元对液晶的热性能和双折射影响不大,但对介电各向异性有较大的影响:nT-1的介电各向异性大于nT-2。(2)以4-溴-2,3-二氟苯酚为原料经过五步有机反应合成F4、nT-3两个系列共5种侧向四氟取代二苯乙炔烯丙氧基类液晶,总收率在30%以上,高效液相色谱纯度均大于99%。最终化合物结构经IR、NMR、MS表征得以确认。用DSC、 POM和阿贝折光仪等仪器研究了其液晶性能及光电性能。结果表明:侧向四氟取代液晶nT-3具有高双折射和最大的负介电各向异性,但其熔点升高同时失去液晶相。(3)以4-溴-2,3-二氟苯酚为原料经过六步有机反应合成X2、nT-4两个系列共5种侧向二氟取代二苯乙炔丙烯酸酯类液晶,总收率20-25%,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度99%以上。结构经IR、MS、1H-NMR得到确认。性能研究表明:与末端基团为烯丙氧基的液晶nT-1相比,末端基团为丙烯酸酯的液晶nT-4有较低的双折射、较高的熔点和较窄的向列相区间。
【关键词】:液晶 二苯乙炔 双折射 负介电各向异性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21.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略缩语7-8
  • 论文中的化合物及其代号8-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液晶显示器12-13
  • 1.2 显示用液晶材料13-18
  • 1.2.1 液晶概述13-14
  • 1.2.2 负介电各向异性液晶14-15
  • 1.2.3 二苯乙炔类液晶15-17
  • 1.2.4 含氧端烯类液晶17-18
  • 1.3 课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18-20
  • 1.3.1 课题意义18
  • 1.3.2 研究内容18-20
  • 第2章 侧向二氟取代二苯乙炔烯丙氧基类液晶20-38
  • 2.1 引言20-22
  • 2.2 实验部分22-28
  • 2.2.1 试剂与仪器22-24
  • 2.2.2 试剂预处理24
  • 2.2.3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24-28
  • 2.3 结果与讨论28-37
  • 2.3.1 合成与表征28-32
  • 2.3.1.1 合成方法优化28-29
  • 2.3.1.2 结构表征29-32
  • 2.3.2 液晶性能研究32-37
  • 2.3.2.1 热性能32-34
  • 2.3.2.2 侧氟对液晶性能的影响34
  • 2.3.2.3 烯丙氧基末端基团对液晶性能的影响34-35
  • 2.3.2.4 烷氧基链长度对液晶性能的影响35
  • 2.3.2.5 光学各向异性35-36
  • 2.3.2.6 介电各向异性36-37
  • 2.4 小结37-38
  • 第3章 侧向四氟取代二苯乙炔烯丙氧基类液晶38-52
  • 3.1 引言38-39
  • 3.2 实验部分39-44
  • 3.2.1 试剂与仪器39-40
  • 3.2.2 试剂预处理40-41
  • 3.2.3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41-44
  • 3.3 结果与讨论44-51
  • 3.3.1 合成与表征44-47
  • 3.3.1.1 合成方法优化44
  • 3.3.1.2 结构表征44-47
  • 3.3.2 液晶性能研究47-51
  • 3.3.2.1 热性能47-49
  • 3.3.2.2 烷氧基链长度对化合物熔点的影响49
  • 3.3.2.3 光学各向异性49-50
  • 3.3.2.4 介电各向异性50-51
  • 3.4 小结51-52
  • 第4章 侧向二氟取代二苯乙炔丙烯酸酯类液晶52-64
  • 4.1 引言52-53
  • 4.2 实验部分53-55
  • 4.2.1 试剂与仪器53
  • 4.2.2 试剂预处理53
  • 4.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53-55
  • 4.3 结果与讨论55-63
  • 4.3.1 结构表征55-58
  • 4.3.2 液晶性能研究58-63
  • 4.3.2.1 热性能58-60
  • 4.3.2.2 烷氧基链长度对液晶性能的影响60
  • 4.3.2.3 nT-4与nT-1液晶性能比较60-62
  • 4.3.2.4 光学各向异性62-63
  • 4.4 小结63-64
  •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72
  • 附录72-86
  • 致谢86-8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伟,刘骞峰,高仁孝,邱甬生;二苯乙炔类液晶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2年04期

2 陈新兵,安忠维;4,4′-双烷基二苯乙炔类液晶的合成[J];精细化工;2003年01期

3 杨晓梅;马莎;李全;;二苯乙炔类棒状分子前体的合成[J];化学试剂;2013年05期

4 范程士;罗忠林;刘克刚;闻建勋;;含氟双二苯乙炔液晶的合成及液晶性[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4年01期

5 李衡峰,刘克刚,王侃,闻建勋;含1,3,2-二氧硼杂环的二苯乙炔类液晶的合成与相变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1年03期

6 王小伟,刘骞峰,高仁孝,冯凯,郭强;反式-环己基含氟二苯乙炔类液晶的合成与性能[J];应用化学;2004年03期

7 李建;胡明刚;安忠维;贾林;;侧向二氟取代二苯乙炔类液晶的合成及热性能[J];精细化工;2007年09期

8 王侃,赵晨曦,李衡峰,刘克刚,闻建勋;含三氟乙氧基的二苯乙炔类液晶的合成和相变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1年03期

9 任惜寒;王国芳;孟劲松;;二苯乙炔类液晶的合成和相变研究[J];河北化工;2006年04期

10 李书宏;李良春;徐彩虹;;萘锂还原二苯乙炔反应用于构建π-电子体系[J];化学通报;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延伟;赵健伟;尹星;刘红梅;尹鸽平;;电场作用下二苯乙炔分子导线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黄成;何荣幸;申伟;李明;;镍催化二苯乙炔与三甲基硅乙炔交叉二聚反应的DFT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峰;2,3-二氟二苯乙炔端烯类液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臧颖;几个含二苯乙炔结构基元有机小分子的发光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刘运;新型二氟乙烯基二苯乙炔类液晶合成与性能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4 徐婉娴;具有偶氮—二苯乙炔侧基的高分子液晶弹性体的光致弯曲行为[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32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732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0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