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掺杂铌酸锂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08:12

  本文关键词:掺杂铌酸锂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铌酸锂晶体 第一性原理 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摘要】:铌酸锂晶体是一种在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技术应用的光折变材料,尤其在光学体全息存储方面表现出非常优越的性能,被认为是光存储介质的首选材料之一。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从实验上对其结构、性能及各种掺杂特性的研究表明,铌酸锂晶体类似于钛铁矿型结构,内部存在相当数量的本征缺陷结构,这使得晶体中能够引入多种杂质离子从而拓展了它在各个方面的实际应用。本文通过理论计算的手段,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所建立的各类掺杂铌酸锂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掺Fe铌酸锂晶体禁带内出现的杂质能级由Fe3d轨道和O2p轨道贡献,禁带宽度为2.845eV,该杂质能级使得晶体在可见光区出现了光吸收。对于Mg、Fe共掺体系,Mg的浓度小于或等于阈值时禁带宽度分别为2.901eV和2.805eV。掺Fe铌酸锂晶体的吸收谱在539nm和477nm处分别出现一个吸收峰,其强度因Mg的浓度不同而发生变化。不同浓度的Mg对晶体内Fe~(2+)和Fe~(3+)的浓度以及占位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分析认为光电子的形成不应单独考虑Fe的轨道电子态和c_(Fe~(2+))/c_(Fe~(3+))的浓度比,而应同时考虑与Fe成键的O2p轨道电子态的影响。2.Cu、Fe单掺杂体系禁带内均产生了杂质能级,主要由Cu3d、Fe3d轨道及O2p轨道贡献。共掺体系禁带出现了双能级结构,深能级由Cu3d和O2p轨道贡献,浅能级由Fe3d和O2p轨道贡献。Cu、Fe单掺和共掺体系带隙依次缩小,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明显增强。共掺杂体系在445nm和630nm左右分别表现出一个宽吸收峰,比单掺杂体系表现出更优越的光吸收特性。分析认为Fe占铌位比Fe占锂位的双掺杂铌酸锂晶体在双光存储应用中更有优势,并且c_(Fe~(2+))/c_(Fe~(3+))值的适当降低有助于这种优势的形成。3.Ce,Cu单掺杂体系禁带内均产生了杂质能级,主要由Ce4f、Cu3d轨道及O2p轨道贡献。对于Ce\Cu双掺体系,禁带内出现了深浅不一的双能级结构,其中,Ce提供浅能级,Cu提供深能级,杂质能级在禁带内相对价带顶的能隙分别为0.45eV和2.41eV。这种双能级结构为Ce\Cu双掺LiNbO_3晶体的全息存储应用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铌酸锂晶体 第一性原理 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73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2 LN晶体在全息存储方面的研究进展11-13
  • 1.3 LN晶体的结构及性质13-16
  • 1.3.1 LN晶体的基本结构13-14
  • 1.3.2 LN晶体的掺杂特性14-16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6-17
  • 第2章 计算理论简介17-25
  • 2.1 第一性原理17
  • 2.2 密度泛函理论17-23
  • 2.2.1 Thomas-Fermi模型18-19
  • 2.2.2 Hohenberg-Kohn定理19-21
  • 2.2.3 Kohn-Sham方程21
  • 2.2.4 交换关联泛函21-23
  • 2.3 CASTEP简介23-25
  • 第3章 铁镁掺杂LN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25-34
  • 3.1 Fe、Mg掺杂LN晶体模型的建立及结构优化25-29
  • 3.1.1 LN晶体模型的建立25-26
  • 3.1.2 Fe、Mg掺杂LN晶体模型的建立26-28
  • 3.1.3 计算方法和几何优化28-29
  • 3.2 计算结果和讨论29-33
  • 3.2.1 LN及Fe、Mg掺杂LN晶体电子结构29-32
  • 3.2.2 LN及Fe、Mg掺杂LN晶体光学性质32-33
  • 3.3 本章小结33-34
  • 第4章 铜铁掺杂LN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34-42
  • 4.1 Cu、Fe掺杂LN晶体模型的建立及结构优化34-37
  • 4.1.1 Cu、Fe掺杂LN晶体模型的建立34-35
  • 4.1.2 计算方法和几何优化35-37
  • 4.2 计算结果和讨论37-41
  • 4.2.1 Cu、Fe掺杂LN晶体电子结构37-39
  • 4.2.2 Cu、Fe掺杂LN晶体光学性质39-41
  • 4.3 本章小结41-42
  • 第5章 铈铜掺杂LN晶体的电子结构42-46
  • 5.1 Ce、Cu掺杂LN晶体模型的建立及结构优化42-44
  • 5.1.1 Ce、Cu掺杂LN晶体模型的建立42-43
  • 5.1.2 计算方法和几何优化43-44
  • 5.2 计算结果和讨论44-45
  • 5.3 本章小结45-46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46-47
  • 6.1 本文结论46
  •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46
  • 6.3 未来工作的展望46-47
  • 参考文献47-53
  • 致谢53-54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10·4>取向铌酸锂晶体的生长[J];无机材料学报;1977年02期

2 李瑞镛;冯建森;陈息良;;退火对铌酸锂晶体电光性能的影响[J];应用激光;1983年01期

3 唐连安,王锦昌,朱泉宝;<10·4>方向生长的铌酸锂晶体中{01·2}面上的杂质沉积[J];人工晶体;1985年Z1期

4 钱德林;;铌酸锂晶体双向加压电路[J];兵器激光;1986年01期

5 徐崇泉,张洪喜,徐玉恒,肖涤凡,张跃,关建民,袁国辉,王君策,吴仲康,张包铮,吕永彬;高掺镁富锂铌酸锂晶体的倍频及抗光折变性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6 郑连生,郦峻;铌酸锂晶体的加工[J];人工晶体学报;1991年Z1期

7 禹宣伊,许京军,丁欣,乔海军,孔勇发,陈绍林;掺铁铌酸锂晶体中光损伤的暗衰减效应(英文)[J];激光技术;2003年06期

8 黄伟,宫瑞婷,余丽芳,吴仲康;掺铁铌酸锂晶体光折变形成机制的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韦伟,于建,纪磊,倪文俊,桑梅,任铁雄,李世忱;铌酸锂晶体电击穿特性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5年04期

10 贺祥珂,薛冬峰,Kitamura Kenji;铌酸锂晶体的缺陷及其控制[J];人工晶体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德;王文杰;孔勇发;曾浩;梁启锐;陈绍林;刘士国;许京军;;铌酸锂晶体的光辅助极化反转研究[A];第15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孔勇发;刘士国;赵艳军;吴胜青;陈绍林;许京军;;掺锆铌酸锂晶体[A];第15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薛冬峰;贺祥珂;张旭;晏成林;徐家跃;;铌酸锂晶体的结构与离子迁移[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皖燕;张道范;倪代秦;吴星;陈小龙;;周期畴结构铌酸锂晶体生长新方法[A];第14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孔勇发;许京军;张玲;刘士国;陈绍林;黄自恒;;铌酸锂晶体的若干问题研究[A];介观光学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孔勇发;刘士国;刘宏德;陈绍林;张玲;许京军;;高价掺杂铌酸锂晶体[A];第十六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03激光和非线性光学晶体[C];2012年

7 孔勇发;孙军;黄自恒;陈绍林;张玲;刘士国;许京军;;大尺寸光学级铌酸锂晶体[A];第14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葛新宇;孔勇发;辛菲菲;张国权;李威;许京军;;四价掺杂铌酸锂晶体紫外光折变性能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03激光和非线性光学晶体[C];2012年

9 张荣;刘宏德;刘士国;张玲;陈绍林;孙军;孔勇发;许京军;;铌酸锂晶体的光辅助畴反转的动态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03激光和非线性光学晶体[C];2012年

10 孙亮;国风云;徐玉恒;;三掺镁铈钬铌酸锂晶体激光性能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华珍 王晖;湖北丹晶铌酸锂晶体项目获国家支持[N];中国电子报;2002年

2 林华珍;高科技领域显身手[N];中国电子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朱志丹 通讯员 王晖;开发光电子材料 建设环保型企业[N];中国贸易报;2001年

4 林华珍;晶体市场 大有钱途[N];中国企业报;2002年

5 林华珍;武汉光谷开发新材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义然;铟掺杂铌酸锂晶体生长及光学性能优化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毕建聪;铟铁铜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制备及结构与光折变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3 代丽;镁/铟/铪与钬双掺铌酸锂晶体微观结构和光学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徐超;钌铁系列铌酸锂晶体光折变及非挥发存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霍娟;基于周期性极化铌酸锂晶体横向电光效应的偏振耦合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辛非非;掺杂铌酸锂晶体紫外带边光折变性质与缺陷结构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姚淑华;同成分、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生长、性质及应用探索[D];山东大学;2009年

8 郑威;钪系掺杂铌酸锂晶体生长及全息存储性能[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9 田甜;掺钼铌酸锂系列晶体的生长及其光折变性能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10 王淼;铈掺杂铌酸锂晶体结构及光折变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会宾;铌酸锂晶体中光折变空间孤子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2 张欣;锂铌比变化锆铜铁三掺铌酸锂晶体生长及全息存储性能[D];燕山大学;2015年

3 高洁;锂铌比变化的铪铜铁铌酸锂晶体的生长与光折变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张丽霞;双掺及三掺铌酸锂材料光学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赵佰强;掺杂铌酸锂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黄盛蓉;锰铁铌酸锂晶体的生长及光折变各向异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李光滨;钪锰铁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光折变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8 吴论生;铌酸锂晶体的暗电导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王利忠;掺锡铌酸锂晶体的生长及其光折变性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培;钛扩散方法腐蚀掺镁铌酸锂晶体[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58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758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9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