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两亲分子对超分子聚集结构和光物理性质的调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03:17

  本文关键词:两亲分子对超分子聚集结构和光物理性质的调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镧系金属配合物 自组装 荧光化学传感器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检测


【摘要】:自上世纪50年代Forster和Kasper两位科学发现荧光化合物的浓度效应以来,科学家们已经对荧光化合物的基本光物理性质及其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这些丰富多样的光物理现象不仅有助于理解荧光化合物的发光和聚集机理,而且可为创制新型功能材料如:化学传感器、刺激响应性材料、智能发光材料等提供新思路。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两亲分子的自组装过程、自组装机理以及组装过程对体系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控过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仍需进行大量全面系统地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鉴于此,本学位论文在调研了聚集诱导猝灭现象(ACQ)、聚集诱导发光现象(AIE)聚集诱导能量转移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其光物理性质的调控机理的基础上,立足于实验室多年来的工作基础,设计合成了一种以香豆素为能量给体的两亲性Eu(Ⅲ)配合物(EuL3+(Ⅰ)),研究了EuL3+(Ⅰ)在不同溶剂中基本光物理性质,探索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EuL3+(Ⅰ)共组装过程对其光物理性质的调控过程及机理,利用自组装体的组成动态特征实现了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高效传感识别。具体而言,本论文开展了以下两方面工作:在第一部分工作中,设计合成了一种以香豆素为Eu(Ⅲ)的能量给体,以1,4,7-三氮壬轮烷的Eu(Ⅲ)配合物为亲水头基、以烷基链为疏水尾部的两亲性Eu(Ⅲ)配合物(EuL3+(Ⅰ)),利用IR, NMR, MS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发现两亲性EuL3+(Ⅰ)可在水中自组装形成平均直径约为164 nm的纳米颗粒,该聚集过程导致Eu(Ⅲ)的特征荧光被完全猝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可与EuL3+(Ⅰ)通过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共组装形成平均直径约为105 nm的囊泡结构,有利于聚集态的香豆素基团部分解聚为单体态,进而敏化Eu(Ⅲ)的特征荧光。而以单分子态存在的配合物EuL3+(Ⅱ)可在水中保持高的发光效率,充分表明EuL3+(Ⅰ)低的发光效率源自两亲分子自组装而非配位水的猝灭。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以EuL3+(Ⅰ)/SDS囊泡型荧光纳米界面为传感平台,利用自组装体的组成动态特征以及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共组装过程实现了对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高效传感。以324 nm的光激发能量给体香豆素时,可大幅敏化Eu(Ⅲ)的特征荧光,敏化效率I/I0=391,当向EuL3+(Ⅰ)/SDS体系中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后,DTAB可与EuL3+(Ⅰ)/SDS共组装,诱发EuL3+(D再次聚集,同时香豆素部分聚集为二聚或多聚体,降低了香豆素与Eu(Ⅲ)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DTAB对EuL3+(I)/SDS体系的荧光猝灭效率为0.43,检出限为2.80 μM。其他表面活性剂TTAB、CTAB、SDS和TX100以及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铵和三乙胺盐酸盐对该传感体系的光物理性质几乎不产生影响,从而实现了对DTAB的高效检测。
【关键词】:镧系金属配合物 自组装 荧光化学传感器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4;O657.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缩略语6-9
  • 第一章 荧光化合物自组装过程对其光物理性质的调控9-25
  • 1.1 聚集诱导猝灭现象9-13
  • 1.2 聚集诱导发光现象13-17
  • 1.3 聚集诱导能量转移过程17-20
  • 1.4 其它超分子聚集体的光物理性质20-22
  • 1.5 展望22-25
  • 第二章 两亲性Eu(Ⅲ)配合物聚集过程对其光物理性质的调控研究25-39
  • 2.1 引言25
  • 2.2 实验部分25-30
  • 2.2.1 试剂与仪器25-26
  • 2.2.2 溶液配制26-27
  • 2.2.3 合成及表征27-30
  • 2.3 结果与讨论30-37
  • 2.3.1 EuL~(3+)(Ⅰ)在水中的自组装行为30-31
  • 2.3.2 EuL~(3+)(Ⅰ)的光物理性质31
  • 2.3.3 EuL~(3+)(Ⅰ)在有机溶剂中的光物理性质31-32
  • 2.3.4 表面活性剂对EuL~(3+)(Ⅰ)光物理性质的调控32-33
  • 2.3.5 EuL~(3+)(Ⅰ)光物理性质对SDS浓度的依赖性33-34
  • 2.3.6 SDS对EuL~(3+)(Ⅰ)自组装结构的调控34-35
  • 2.3.7 EuL~(3+)(Ⅰ)的荧光衰减光谱35-37
  • 2.4 小结37-39
  • 第三章 EuL~(3+)(Ⅰ)/SDS荧光传感体系的构建及其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高效传感39-47
  • 3.1 引言39-40
  • 3.2 实验部分40-41
  • 3.2.1 试剂与仪器40
  • 3.2.2 溶液配制40-41
  • 3.3 结果与讨论41-45
  • 3.3.1 EuL~(3+)(Ⅰ)/SDS荧光纳米界面的光物理性质41-42
  • 3.3.2 EuL~(3+)(Ⅰ)/SDS荧光纳米界面的传感行为42
  • 3.3.3 EuL~(3+)(Ⅰ)/SDS荧光纳米界面对DTAB的检出限42-43
  • 3.3.4 EuL~(3+)(Ⅰ)/SDS荧光纳米界面对DTAB的特异性识别43
  • 3.3.5 传感机理研究43-45
  • 3.4 小结45-47
  • 总结47-49
  • 参考文献49-61
  • 附录61-65
  • 致谢65-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童,彭必先;方酸菁染料的结构效应对光物理性质的影响[J];化学物理学报;1997年05期

2 曹凤霞;曹笃霞;李国忠;田颖;;两个新的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与光物理性质[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7年02期

3 张甜甜;林萍萍;彭亦如;陈培丰;陈奎治;;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Ⅲ)氯酞菁/牛血清白蛋白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J];功能材料;2013年21期

4 侯原军,徐灵戈,黎甜楷,梁晓光,佟振合;分子的有序排列对卟啉光物理性质的影响[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4年06期

5 闫冰,邵华,张洪杰,王树彬,倪嘉缵;新型希土4-羟基-7-三氟甲基-3-喹啉基甲酸乙酯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1998年04期

6 林萍萍;彭亦如;张宏;林金火;翁家宝;丁小霞;;新型空间链取代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J];合成化学;2007年06期

7 彭谦;牛英利;帅志刚;;二苯多烯分子的光物理性质与共轭长度的关系[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12期

8 张先付,,许慧君;取代锌酞菁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06期

9 何鉴;汪鹏飞;刘红梅;张晓宏;;带烷氧基的苯基蒎烯吡啶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冯媛;傅文甫;;1,8-萘啶衍生物的结构、光物理性质及其应用[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潜;李沙瑜;何黎明;李秀平;钱妍;孙文豪;杨国强;;高压下二氰乙烯基芳香化合物光物理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单旭峰;王天宇;李沙瑜;付立民;杨国强;马金石;;二苯基-2,3-二羟基卟吩和二苯基卟吩的光物理性质[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媛红;张慧萍;付文甫;林勇跃;;一个含有高度共轭配体的铂(Ⅱ)配合物的结构和光物理性质(英文)[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4 王刚;赵珂如;常兴茂;丁立平;房喻;;一种基于芘和傒的高效能量转移体系的构建及光物理性质[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5 罗亚飞;申伟;;理论研究金属铂(Ⅱ)配合物中引入不同取代基对电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5分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C];2014年

6 靳俊玲;吴水星;苏忠民;;新型氟硼二吡咯二聚物光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唐瑜;徐君;陈浩;刘晓;张煜;;离子液型镧系配合物@凹凸棒杂化材料的组装及光物理性质研究[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卢然;刘兴亮;战勇;徐庭华;;齐聚咔唑功能化的卟啉/亚卟啉的合成与光物理性质[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9 孙侨;高洪泽;李海斌;吴水星;苏忠民;;基于蒽衍生物的同分子多晶相结构与光物理性质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闫冰;谷彦静;李艳艳;陈雷;;镧系光功能杂化材料体系的多层次化学键组装与光物理性质[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克印;刺激响应型荧光分子组装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刘妮娟;基于铂(Ⅱ)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自组装结构与光物理性质[D];兰州大学;2015年

3 崔霄;金属配合物光物理性质及其传感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林文鹏;电刺激响应型磷光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电性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陈勇;1,8-萘啶衍生物及其d~(10)金属配合物:合成、结构及光物理性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6 孙会彬;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调控与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许文娟;含三芳基硼磷光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和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尹振东;用于荧光探针的氟硼二吡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光物理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靳俊玲;含硼有机小分子光物理性质及化学反应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阚玉和;螺旋结构有机/有机金属配合物电子和光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辛瑶;理论研究配体结构修饰对金属铱(Ⅲ)配合物光物理性质和磷光效率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文崧;中性1,10-菲咯啉铜(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光物理性质[D];福州大学;2013年

3 孙婷婷;氰基取代并四苯衍生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李涛;有机热活性型延迟荧光材料的分子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蒋瑞;含N-H基团磷光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6 胡榕榕;铱/钌配合物激发态及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7 李政奇;铂(Ⅱ)与联吡啶及Beta-二酮配体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自组装与光物理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郭宗浩;吡啶氮唑铜(Ⅰ)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光物理性质[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9 王波;两亲分子对超分子聚集结构和光物理性质的调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10 张子龙;分枝形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9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789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1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