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基磁性空间限域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属基磁性空间限域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对于化工生产来说,需要开发高效、稳定、易回收的催化剂,金属基磁性纳米催化剂兼具金属纳米粒子的高催化活性以及磁性载体易于回收的性质,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而金属纳米粒子往往负载在磁性载体的表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纳米粒子由于比表面能高等原因会迁移团聚甚至流失,导致活性下降。金属基磁性纳米空间限域催化剂能够将金属纳米粒子限制在载体结构中,从而避免金属粒子的迁移团聚现象,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金属基磁性纳米空间限域催化剂,不仅易于磁性回收,同时金属纳米粒子限制于磁性载体结构中,能够提高其分散性和稳定性。本文主要讨论了Pd基和Ni基磁性纳米空间纳米限域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表征。首先,本文通过软模板辅助合成的方法,以Fe3O4纳米团簇为内核,表面修饰两亲性高分子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软模板,利用吡咯单体和H2PdCl4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在Fe3O4纳米团簇表面同步构建聚吡咯(PPy)和钯(Pd)纳米粒子,合成了Fe3O4@PPy/Pd“核-卫星”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其中Fe3O4纳米粒子为内核,多个20-30 nm的PPy/Pd复合粒子为外部“卫星”,在每个PPy结构中均匀分布着多个4-5 nm Pd纳米晶。通过改变反应介质的极性以及吡咯单体和Pd前驱体的摩尔比,可以调控Pd纳米晶在PPy粒子中的分散状态及Pd纳米颗粒的负载量。Pd基催化剂在还原硝基芳香族化合物中表现出高活性、强的稳定性和高的磁回收性质。高活性源于底物扩散至分散在PPy卫星中Pd纳米颗粒需要较短的传质路径。同时,高稳定性可以归因于Pd纳米晶均匀地限域于PPy卫星中,在催化转化过程中避免了Pd纳米颗粒的团聚以及活性位点的流失。其次,我们通过牺牲模板法,以核壳结构的Fe3O4@SiO2微球作为模板,水热条件下“溶解-沉积”合成了Fe3O4@Ni3Si2O5(OH)4“摇铃”结构纳米复合材料,高温氢气还原原位转化为Fe@SiO2/Ni纳米复合材料,其结构保持了还原前的“摇铃”结构,Ni纳米粒子限域于SiO2薄片结构中,避免了催化过程中的迁移团聚现象,增强了其结构稳定性。将该催化剂应用于催化硝基类物质的还原,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强稳定性和高的磁回收性。
【关键词】:金属 磁性 限域催化 复合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2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1
- 1.2 金属纳米催化材料11-12
- 1.3 金属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12-17
- 1.3.1 贵金属基磁性纳米材料12-15
- 1.3.2 非贵金属基磁性纳米材料15-17
- 1.4 磁性空间限域纳米催化材料17-21
- 1.4.1 限域催化简介17-18
- 1.4.2 金属基磁性纳米空间限域催化剂18-21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21-22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22-27
-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22-23
- 2.1.1 实验材料22
- 2.1.2 实验设备22-23
- 2.2 实验方法23-25
- 2.2.1 Fe_3O_4@PPy/Pd“核-卫星”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23-24
- 2.2.2 Fe@SiO_2/Ni“摇铃”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24-25
- 2.3 样品表征及性能测试25-27
- 2.3.1 样品的形貌表征25
- 2.3.2 样品的结晶结构表征25
- 2.3.3 样品的磁性能表征25
- 2.3.4 样品的热重分析25
- 2.3.5 样品的化学结构、价态及含量分析25-26
- 2.3.6 样品的催化性能测试26-27
- 第3章 Fe_3O_4@PPy/Pd“核-卫星”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27-43
- 3.1 引言27-29
- 3.2 化学氧化还原法同步合成Fe_3O_4@PPy/Pd“核-卫星”结构纳米材料29-35
- 3.2.1 不同溶剂比例对Fe_3O_4@PPy/Pd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32-34
- 3.2.2 不同原料比对Fe_3O_4@PPy/Pd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34-35
- 3.3 Fe_3O_4@PPy/Pd纳米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研究35-41
- 3.4 本章小结41-43
- 第4章 Fe@SiO_2/Ni“摇铃”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43-52
- 4.1 引言43-44
- 4.2 溶胶-凝胶法合成Fe_3O_4@SiO_2核壳结构微球44-45
- 4.3 合成Fe_3O_4@Ni_3Si_2O_5(OH)_4“摇铃”结构纳米材料45-46
- 4.4 合成Fe@SiO_2/Ni“摇铃”结构纳米复合材料46-49
- 4.5 Fe@SiO_2/Ni纳米复合材料催化还原硝基类化合物49-51
- 4.6 本章小结51-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0-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纳米新产品[J];黄金科学技术;2002年01期
2 张百奇;纳米金的应用[J];黄金;2003年06期
3 马琨;透视"纳米热"[J];深圳特区科技;2004年Z4期
4 萧斌;;当“纳米”与“化工”相遇——记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周继承教授[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6期
5 汤倩;张燕;王钜;;纳米科技及其在地学上应用[J];科技传播;2010年22期
6 蒋国翔;沈珍瑶;牛军峰;庄玲萍;何天德;;环境中典型人工纳米颗粒物毒性效应[J];化学进展;2011年08期
7 丹丘生;;纳米金粒子的妙用[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2年11期
8 滑晓晖;纳米新产品——黄金新的工业用途[J];江西地质;2001年03期
9 ;国外纳米进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1年Z1期
10 ;量子化尺寸纳米颗粒及其在生物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1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学明;金洁;田佳;赵汉英;;具有温度响应可逆收缩的纳米金球簇[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2 李传新;潘春旭;;纳米科技现状及展望[A];中南地区第十六届电子显微镜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何微娜;林丰;郭祥群;;自旋标记-发光纳米金多模式探针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余玲;张彦峥;王亚丹;张银堂;徐茂田;;非标记纳米金光谱法检测雌激素[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郭彬;李青山;;纳米功能性纺织品的最新研究进展[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贾文峰;李津如;林官华;江龙;;简单方法制备单分散纳米金花及其表面拉曼增强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李竟先;鄢程;吴基球;;纳米颗粒制备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8 唐芳琼;;尺寸、结构、形貌可控纳米颗粒制备与调变技术开发[A];纳微粉体制备与应用进展——2002年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军;纪小慧;洪霞;王连英;贾若昆;菅文平;白玉白;;基于纳米晶特性的免疫检测研究[A];2003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袭著革;;纳米毒理学研究进展[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俊;“纳米食品”安全存疑[N];广州日报;2010年
2 张阳德;我国纳米生物医药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N];科技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童岱;刘扬:发现“神水”之毒[N];北京科技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贾书哲;拨开迷雾看纳米[N];中国质量报;2002年
5 何屹;纳米金晶簇的催化活性与大小有关[N];科技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胜;一吨值一亿美元[N];深圳商报;2002年
7 李树龙;小纳米 大神通(上篇)[N];中国黄金报;2001年
8 记者 任荃;纳米金球让基因拷贝不走样[N];文汇报;2006年
9 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委会副秘书长 陈希荣;微观色彩学与包装设计应用[N];中国包装报;2010年
10 张唯诚;显微世界中的DNA纳米机器人[N];大众科技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永海;Au、Ag、Pd、Cu、Ni纳米催化剂设计构筑与催化氧化还原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2 陈娜;纳米金对胶质瘤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杨洁;宽频纳米结构光天线特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张晶;新型纳米生物探针的构建及其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陈坤;功能化纳米金光学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用于三聚氰胺和转基因分析检测[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胡培;新型纳米结构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于广霞;纳米生物电化学传感在环境医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秦为为;等离子纳米粒子在可视化成像检测及纳米马达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6年
9 董海峰;DNA检测与细胞内microRNA分析新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张守仁;纳米金和二氧化钛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性质和催化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瑞花;壳聚糖基金纳米棒的构建及其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马儒超;功能化纳米粒子比色法用于放射性核素铀的快速检测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3 革伟;纳米簇复合材料在生物检测和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王玉中;基于金纳米笼的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杨霞;Pt@mSiO_2纳米模拟酶的催化性质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信号放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梅园;纳米氧化锰/聚邻苯二胺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D];东南大学;2015年
7 尹芳;纳米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海南大学;2016年
8 陈玉琴;原子力显微镜探针针尖形貌盲重构[D];福州大学;2014年
9 王赛男;蛋白质-金纳米簇的快速合成及其在检测茶多酚上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10 焦姣;金属基磁性空间限域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96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796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