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螺旋聚异腈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本文关键词:含螺旋聚异腈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摘要】:本文中,我们设计了两个体系二嵌段共聚物:聚谷氨酸-聚异腈,聚异腈-聚酯体系,并研究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具体如下:1.以镍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基于两种不同聚合机理,通过“一锅法”顺序聚合谷氨酸苄酯、L或D型薄荷醇异腈两种单体,从而在多肽高分子的端基上引入两种手性的聚苯异腈刚性棒状大分子,构筑新型的刚性棒-棒螺旋型杂化二嵌段共聚物聚谷氨酸苄酯-聚异腈。通过圆二色谱测得不同手性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手性,通过透射电镜,我们观察到了所合成的棒-棒二嵌段共聚物在四氯乙烷溶液挥发所制得聚合物膜中具有单一的螺旋结构。考虑到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在手性识别与拆分上的应用,我们脱掉聚谷氨酸苄酯苄基保护基形成两亲性的聚合物。通过共溶剂诱导聚集,所得的两亲性聚合物可以选择性络合手性罗丹明分子,形成包封纳米球,进而进入活细胞,并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来持续监测。这个发现将完善棒-棒二嵌段共聚物材料,拓展了液相和固相下螺旋可控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嵌段共聚物材料,并为手性材料在生物医疗方向提供潜在的应用。2.我们合成了一种含刺激响应型罗丹明分子的双官能团引发剂,基于自分类聚合机理、借助“一锅法”聚合手段,成功制备出一系列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该类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以螺旋聚异腈为壳层、聚己内酯为内核的胶束结构。与细胞穿透肽类似,螺旋结构的壳层有着较强的细胞膜穿透性,能够容易的将包裹在胶束中的药物分子带进细胞内部,从而达到高效的药物输运能力。此外,罗丹明分子荧光的酸碱响应性,使得胶束在进入弱酸性癌细胞内部后可以发出强烈的荧光,该过程可以通过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跟踪。
【关键词】:手性 螺旋 聚苯异腈 刺激响应 细胞成像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31.3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绪论15-22
- 1.1 引言15
- 1.2 两亲性聚合物15-16
- 1.2.1 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15
- 1.2.2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15-16
- 1.2.3 两亲性聚合物胶束在的应用16
- 1.3 螺旋聚合物16-19
- 1.3.1 发展历程16-18
- 1.3.2 螺旋聚合物的分类18
- 1.3.3 螺旋聚合物的应用18-19
- 1.4 聚苯异腈19-20
- 1.4.1 聚苯异腈简介19
- 1.4.2 合成方法19-20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20-22
- 第二章 “一锅法”合成多肽嵌段聚(苯异腈)棒棒共聚物及其应用22-45
- 2.0 引言22-23
- 2.1 概述23-24
- 2.2 实验部分24-31
- 2.2.1 试剂及仪器24-26
- 2.2.2 样品合成26-31
- 2.3 结果与讨论31-42
- 2.3.1 聚合物的表征31-33
- 2.3.2 聚合物的手性特性以及生物应用33-42
- 2.4 小结42-45
- 第三章 刺激响应型聚异腈嵌段共聚物的一锅法合成及应用45-62
- 3.1 引言45
- 3.2 概述45-46
- 3.3 实验部分46-54
- 3.3.1 试剂及仪器46-48
- 3.3.2 刺激响应双官能团罗丹明引发剂的合成48-51
- 3.3.3 五乙二醇单甲醚单甲醚亲水异腈的合成51-52
- 3.3.4 聚异腈与聚丙交酯二嵌段聚合物(PPI-b-PLA)的合成52-53
- 3.3.5 聚异腈与聚己内酯二嵌段聚合物(PPI-b-PCL)的合成53-54
- 3.4 结果与讨论54-61
- 3.4.1 结构分析54-55
- 3.4.2 聚合体系的活性/可控研究55-56
- 3.4.3 聚合物的表征56-59
- 3.4.4 聚合物的应用59-61
- 3.5 本章小结61-62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72-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吕qG,赵国良;嵌段共聚物微观分相理论[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2 罗筱烈,马德柱,蒋文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链化学结构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3 许晓秋,,黄树基,李凤英,邢利燕,孙佳年,孙杨;乙丙嵌段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J];天津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4 李欣欣,林佳雄,吴平平,韩哲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性能[J];化学世界;2000年S1期
5 傅志峰,杨万泰;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6 李虹,张兆斌,胡春圃,应圣康;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水溶性含氟嵌段共聚物(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2001年05期
7 梁晖,卢江,胡静,邓云祥;苯乙烯/α-蒎烯嵌段共聚物的性能研究[J];石油化工;2001年05期
8 常怀春,吕通建,郭文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应用化学;2001年08期
9 李鲲,郭建华,李欣欣,吴平平,韩哲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甲基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全氟烷基乙酯两嵌段共聚物及其性能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2年02期
10 张爱英,冯增国,张勇,巴建华;聚乙二醇-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嵌段共聚物降解行为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花;;双亲水嵌段共聚物存在下纳米球自聚集的计算机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李一鸣;;嵌段共聚物与结构不同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相互作用的对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赵玉荣;陈天宇;王新平;;成膜条件对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表面结构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施泽华;闵博飞;吴斌;谌东中;;新型线性-树枝状嵌段共聚物液晶的设计合成与表征[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5 李学进;梁好均;;嵌段共聚物体系的多尺度分子模拟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6 李玉虎;宫玉梅;何天白;;溶剂择优亲和性对溶液浇铸嵌段共聚物薄膜相行为的影响[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7 于彬;李宝会;史安昌;;两嵌段共聚物在多种受限环境中的自组装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汪蓉;;嵌段共聚物薄膜相行为的理论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魏朵;郭荣;;嵌段共聚物的亲疏链长度对亲水改性布洛芬/嵌段共聚物复合聚集体结构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王非;李春忠;;定向嵌段共聚物薄膜制备纳米孔阵列模板[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霞;分子“模板”可控制合成材料的形状[N];科技日报;2010年
2 陶文;陶氏推出九款开发型烯烃嵌段共聚物[N];中国化工报;2008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他在黑暗的未知中寻找光明[N];文汇报;2012年
4 记者 吴苡婷;在微观世界中精准重构[N];上海科技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广政;含多肽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D];复旦大学;2007年
2 刘美娇;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成复杂结构的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王亚芬;组装体的形貌、结构调控及机制[D];复旦大学;2013年
4 江志斌;高分子在受限条件下的构象和自组装的理论模拟[D];南京大学;2014年
5 马世营;不同拓扑结构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自组装的理论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6 于一涛;马来酸酐改性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RAFT细乳液聚合与表征[D];浙江大学;2011年
7 田洲;高性能多相聚丙烯共聚物制备的新方法—气氛切换聚合过程及其模型化[D];浙江大学;2012年
8 刘伟峰;乙烯/辛烯溶液共聚及其聚合物链结构的调控[D];浙江大学;2014年
9 黄杰;RAFT乳液聚合制备聚(苯乙烯—丙烯腈)嵌段共聚物及其共混物性能[D];浙江大学;2015年
10 李超;二茂铁基和(或)偶氮苯基化合物及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婷;两嵌段共聚物在几何受限下的自组装动力学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2 张元中;双亲嵌段共聚物 PSt-b-P(St-alt-MA)-b-PAA的自组装行为和乳化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朱晓玉;固体表面介导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和双亲嵌段共聚物Pluronic P123聚集体结构转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陈汀;嵌段共聚物PS-b-PLA薄膜自组装形貌和结构及应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王德强;基于N-乙烯基己内酰胺的线形和四臂星形聚合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马陈雷;共价键与多重氢键键合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制备与溶液自组装[D];浙江大学;2015年
7 姜文博;复杂嵌段共聚物在球形空间受限情况下的自组装[D];温州大学;2015年
8 任锴;基于聚异丁烯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5年
9 张晨;基于二噻吩并噻咯的荧光小分子和全共轭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10 周强;荧光温敏性丁二烯橡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19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819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