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MCM-41负载钯、钌配合物在碳-磷键、碳-硒键形成及内炔的半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功能化MCM-41负载钯、钌配合物在碳-磷键、碳-硒键形成及内炔的半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MCM-41 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 C P偶联反应 C Se偶联反应 半氢化 多相催化
【摘要】:本学位论文研究了功能化MCM-41介孔材料负载钌、钯配合物催化剂在C Se键、C P键形成及内炔的半氢化反应中的应用,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将双齿氮功能化的MCM-41介孔材料(MCM-41-2N)与RuCl3在丙酮中反应制备了MCM-41负载的双齿氮钌(III)配合物催化剂(MCM-41-2N-RuCl3),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能量分散光谱(ED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新型负载钌催化剂在锌粉存在下催化二芳基二硒醚与烷基、苄基卤化物反应生成不对称二有机硒醚的性能。发现在该新型负载钌催化剂和锌粉存在下,二芳基二硒醚与各种烷基、苄基卤化物的偶联反应在DMF中能顺利进行,以良好至优异产率生成了各种不对称二有机硒醚,且该新型负载钌催化剂可经多次回收再用其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2.将双齿氮功能化的MCM-41介孔材料(MCM-41-2N)与Pd(OAc)2在丙酮中反应制得了MCM-41负载的双齿氮钯(II)配合物催化[MCM-41-2N-Pd(OAc)2]。研究了其在内炔选择性地还原为(Z)-构型烯烃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发现在该负载钯配合物存在下,以DMF和KOH产生的甲酸为还原剂,各种内炔能以良好至优异产率高立体选择性地还原为(Z)-构型烯烃,且该负载钯配合物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多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3.通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多聚甲醛和二苯基膦的三组分缩合反应,制得了三乙氧硅基功能化的双齿膦配体,后者再与介孔材料MCM-41缩合固载得到了双齿膦功能化的介孔材料(MCM-41-2P)。将MCM-41-2P与醋酸钯反应,接着用水合肼还原得到了MCM-41负载双齿膦钯(0)配合物[MCM-41-2P-Pd(0)]。研究了MCM-41-2P-Pd(0)配合物在二苯基膦与芳基碘的C P交叉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发现该负载钯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并可回收再用多次其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为各种功能化三苯基膦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方便实用的绿色新途径。
【关键词】:MCM-41 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 C P偶联反应 C Se偶联反应 半氢化 多相催化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4;O621.2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前言8-28
- 1.1 钯催化碳-杂键形成反应及还原反应研究进展8-22
- 1.1.1 钯催化C-O键形成反应8-11
- 1.1.2 钯催化C-N键形成反应11-14
- 1.1.3 钯催化C-S键形成反应14-16
- 1.1.4 钯催化C-P键形成反应16-18
- 1.1.5 钯催化的还原反应18-22
- 1.2 钌催化碳-碳键和碳-杂键形成反应进展22-26
- 1.2.1 钌催化C-C键形成反应22-24
- 1.2.2 钌催化C-S/Se键形成反应24-26
- 1.3 本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设想及研究内容26-28
- 1.3.1 工作设想26-27
- 1.3.2 研究内容27-28
- 第二章 MCM-41负载双齿氮钌(III)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二苯基二硒醚与卤化物的C-Se偶联反应28-46
- 2.1 引言28-29
- 2.2 结果与讨论29-37
- 2.2.1 MCM412N-RuCl3的制备与表征29-31
- 2.2.2 MCM412N-RuCl3催化C Se偶联反应研究31-37
- 2.3 主要测试仪器及化学试剂37
- 2.3.1 主要测试仪器37
- 2.3.2 主要化学试剂37
- 2.4 实验部分37-45
- 2.4.1 MCM412N-RuCl_3的合成37
- 2.4.2 化合物 3a-3ad的合成及表征37-45
- 2.5 实验结论45-46
- 第三章 MCM-41负载双齿氮钯(II)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内炔高效化学选择性生成顺式烯烃46-59
- 3.1 引言46-47
- 3.2 结果与讨论47-51
- 3.2.1 MCM412N-Pd(OAc)_2的制备47-48
- 3.2.2 MCM-41-2N-Pd(OAc)_2催化内炔半氢化反应研究48-51
- 3.3 主要测试仪器及化学试剂51-52
- 3.3.1 主要测试仪器51-52
- 3.3.2 主要化学试剂52
- 3.4 实验部分52-58
- 3.4.1 MCM412N-Pd(OAc)_2的制备52
- 3.4.2 (PPh3)_4Pd 的合成52
- 3.4.3 二苯乙炔衍生物的合成52-53
- 3.4.4 化合物 4a-4t的合成及表征53-58
- 3.5 实验结论58-59
- 第四章 MCM-41负载双齿膦钯(0)配合物催化碳 磷偶联反应研究59-70
- 4.1 引言59-60
- 4.2 结果与讨论60-64
- 4.2.1 MCM412P-Pd(0)的制备60
- 4.2.2 MCM412P-Pd(0)催化C-P偶联反应研究60-64
- 4.3 主要测试仪器及化学试剂64-65
- 4.3.1 主要测试仪器64
- 4.3.2 主要化学试剂64-65
- 4.4 实验部分65-69
- 4.4.1 MCM412P-Pd(0)的合成65
- 4.4.2 化合物 5a-5s的合成及表征65-69
- 4.5 实验结论69-70
- 参考文献70-77
- 附录77-82
- 致谢82-84
- 论文发表及投稿情况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年;项益智;;一类新的液相催化氢化反应体系[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7年02期
2 伍朝{|;;薄层层析法判断甾体激素类药物中间体氢化反应进程——抗炎松、双炔失碳酯(抗孕53)中间体氢化反应进程的判断[J];四川医学院学报;1977年01期
3 申泮文;车云霞;;金属还原氢化反应的研究[J];化学通报;1984年10期
4 王积涛;齐纬杰;张蕴文;许育明;;锆氢化反应研究 Ⅰ.酯类及双官能团化合物的锆氢化反应[J];有机化学;1985年04期
5 王积涛;许育明;张蕴文;齐纬杰;;锆氢化反应研究——2.羰基化合物的选择性还原[J];有机化学;1986年02期
6 王积涛,张蕴文,许育明,林知心;锆氢化反应研究(Ⅳ)——芳腈的锆氢化反应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年03期
7 罗小雯,邱德仁,陈治江,朱世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研究锗的氢化反应机理[J];分析化学;1993年11期
8 黄志真,朱柳生,黄宪;芳硒基乙炔的锆氢化反应[J];有机化学;1999年06期
9 张俊芳;杨定乔;龙玉华;;铱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9年06期
10 ;手性二烯作为“配体”的无金属不对称氢化反应[J];有机化学;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年;项益智;姜莉;;一类新的液相催化氢化反应体系的提出[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邀请报告[C];2006年
2 胡海宇;曹菁;向俊峰;陈传峰;;螺旋结构诱导的蒽醌选择性催化氢化反应[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伏晓国;汪小琳;柏朝茂;赵正平;;金属铀与氢气初期反应的XPS[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4 郑芬芬;洪雅;胡麟峰;郑卫新;;炔基硫醚的锆氢化反应及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邢雁;李岩云;沈伟艺;陈海燕;高景星;;水作溶剂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兴旺;丁奎岭;;手性有机-无机高分子组装体在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胡向平;曾庆恒;郑卓;;不对称杂化的膦-亚磷酰胺酯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文超;唐艳辉;雷鸣;;双核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N_2活化及氢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苑晓;肖超贤;寇元;;可溶性金属钠米粒子催化的CO_2氢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汪游清;赵玉军;周永贵;;钯催化的均相不对称氢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革;不对称氢化反应精细化工领域前景看好[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友超 广一 光军;江苏两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N];中国纺织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莎莎;不对称氢化反应和杯[四]芳烃的修饰及其催化性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李晓红;手性修饰的负载型铂催化剂上潜手性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3 曾庆恒;手性磷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4 黄晓飞;有机催化构建手性螺环羟吲哚的串联反应以及手性双胺钌盐催化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陈铁桥;炔烃的金属氢化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3年
6 苟发荣;过渡金属催化的环化、C-H活化及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进展[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男;MH~+(M=Fe、Co、Ni)催化二氧化碳氢化反应[D];吉林大学;2015年
2 诸葛玲;铁催化二氧化碳和甲酸酯衍生物的氢化反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孙燕红;铁—手性Br(?)nsted酸协同催化α-取代醛亚胺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陈秋荣;功能化MCM-41负载钯、钌配合物在碳-磷键、碳-硒键形成及内炔的半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袁帅;卤代芳酮多相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6 李大龙;新型双轴手性布朗斯特酸催化3-H-吲哚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戴志锋;高纯碳酸锂制备过程中氢化反应的优化与除钙镁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05年
8 刘晓丹;(E)-β-芳基-β-酰胺基丙烯酸酯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孟雪梅;过渡金属Ru(Ⅱ)-N化合物催化酯的氢化反应的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志强;咪唑阳离子化BINAP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57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857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