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A与vgb基因对反式-4-羟基-L-脯氨酸产量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putA与vgb基因对反式-4-羟基-L-脯氨酸产量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反式--羟基-L-脯氨酸 大肠杆菌 生物转化 基因敲除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
【摘要】:反式-4-羟基-L-脯氨酸是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羟脯氨酸,在医药、化工、食品和美容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为了在生物转化法生产反式-4-羟基-L-脯氨酸的过程中减少菌体对底物脯氨酸的降解,利用Red/ET同源重组系统敲除putA基因,并比较野生型菌株与缺失型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反式-4-羟基-L-脯氨酸产量,再引入vgb基因,考察该基因对反式-4-羟基-L-脯氨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utA基因的缺失能阻止菌体降解脯氨酸;碳源充足的情况下,GC培养基更有利于反式-4-羟基-L-脯氨酸的生产;putA基因缺失型菌株能将被消耗的脯氨酸全部转化为反式-4-羟基-L-脯氨酸;vgb基因的存在能显著提高反式-4-羟基-L-脯氨酸的产量。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反式--羟基-L-脯氨酸 大肠杆菌 生物转化 基因敲除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018,3097005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2554)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802951036) 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KLIB-ZR200801)
【分类号】:Q78;O629.71
【正文快照】: 羟基-L-脯氨酸,也叫羟脯氨酸游离羟脯氨酸作为前体物参与链霉菌放线菌素的(Hydroxyproline,Hyp),是亚氨基酸L-脯氨酸羟基合成,即羟脯氨酸可经微生物酶代谢合成。1995年,化后的产物。根据羟脯氨酸羟基所在位置不同,可Matsuoka等[17]筛出一株分泌4-THOP的真菌,经鉴形成4种立体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长铣;脯氨酸在植物体内的代谢[J];植物学通报;1985年02期
2 陈雄伟,王桂芬;用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羟脯氨酸的测定方法[J];氨基酸杂志;1985年04期
3 吕红线;从骨胶中制备L-羟脯氨酸的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4 李玲,余光辉,曾富华;水分胁迫下植物脯氨酸累积的分子机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5 ;从明胶中分离L-脯氨酸和L-羟脯氨酸的新方法[J];氨基酸通讯;1977年04期
6 张正仁;宋长铣;;脯氨酸的代谢[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7 张林生;路苹;曹让;;121MB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羟脯氨酸的经验介绍[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8年03期
8 韦一能;脯氨酸对Ceratocystisulmi两种形态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1994年03期
9 职明星;李秀菊;;脯氨酸测定方法的改进[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石大伟;脯氨酸可否作为植物抗旱指标[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东;;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优化[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苏国兴;章文华;刘友良;;盐分胁迫刺激大豆叶片腐胺经氧化降解向脯氨酸的转变[A];长三角现代植物生物学与农业专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窦套存;李尚民;胡玉萍;洪军;王克华;;鸡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俊科;陆志进;林晨;潘毅;;水相中进行的脯氨酸镉催化的醛的氰硅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陈策;马银辉;柳明玉;王伟;李宝林;;几种4-取代-L-脯氨酸衍生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肖雪花;陶保华;任一平;;超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测定奶粉及其他乳制品中的L-羟脯氨酸[A];2011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1年
7 赵维萍;肖进;贾新平;曹爱忠;王海燕;陈炜;王加;王秀娥;;小麦富含脯氨酸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天珍;袁秀金;谭贵良;江迎鸿;卢蔚;顾凯;李向丽;;比色法快速测定奶粉和乳饮料中游离L-羟脯氨酸[A];“科技创新与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杨继忠;牛凌燕;段小波;田守生;尤金花;孙伟;;阿胶的羟脯氨酸含量测定[A];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陈茂钦;杨蓓蕾;张苏利;李新娟;;负载脯氨酸的毛发状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8分会:高分子科学[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玲;超临界流体中L-脯氨酸催化Aldol反应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汪明磊;肽链中脯氨酸的生物信息学与分子动力学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3 马丽清;小麦耐盐相关基因的作图及克隆[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胜利;产反式-4-羟基-L-脯氨酸大肠杆菌菌株的改造及发酵条件初步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2 杜中虎;脯氨酸类衍生物及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技术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3 王坤坤;L-脯氨酸结晶过程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4 赵利维;生物转化法生产顺式-4-L-羟脯氨酸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于娜;4,5-甲基-L-脯氨酸的合成及其催化不对称Aldol反应的性能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6年
6 曹芳;钾促进烟草脯氨酸累积的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丽莉;L-羟脯氨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王东;羟基脯氨酸正十二烷基酯的合成及抗氧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彭英;水稻脯氨酸累积相关基因多样性及与苗期耐盐性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毛宇鸿;4-位取代的L-脯氨酸类手性催化剂的合成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4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864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