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胶体金刺突长度对赭曲霉毒素A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性能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10:05

  本文关键词:胶体金刺突长度对赭曲霉毒素A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性能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免疫层析检测 多枝状胶体金纳米粒子 刺突长度 检测性能


【摘要】:本文初步探讨了多枝状胶体金刺突长度对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和种子介导生长法合成了无刺突球状,短刺突多枝状和长刺突多枝状三种胶体金,粒子粒径均为30-40 nm;采用以上三种胶体金研制了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免疫层析试纸条;以试纸条T/C比值法建立了赭曲霉毒素A的试纸条定量检测方法;系统评价以三种胶体金为探针时,每张试纸条的抗体以及探针消耗量、50%的竞争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试纸条定量检测的最低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及所需的平衡反应时间等指标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三种金标纳米探针分别与检测线以及质控线结合的动力学变化。制备三种试纸条的主要参数如下:NC膜检测线上OTA-BSA浓度为1.2mg/mL,质控线二抗浓度为0.4 mg/mL;抗赭曲霉毒素A腹水标记三种探针量(无刺突球状、短刺突多枝状和长刺突多枝状)为4.5μg/mL;结合垫上三种金标抗体纳米探针的喷涂量分别为4.0μL/cm,2μL/cm和0.8μL/cm(保证T线显色强度基本一致)。在此条件下,无刺突球状、短刺突多枝状及长刺突多枝状三种胶体金试纸条T/C比值进入平衡的时间分别为17 min,15 min和12 min,表明长刺突多枝状胶体金在试纸条上具有更快的释放速率和涌动速率;平衡时三种试纸条T/C比值分别为0.67±0.03,0.95±0.01和1.29±0.02,以上数据显示长刺突多枝状金纳米粒子与T线抗原具有更强的结合能力;三种胶体金试纸条定量曲线采用四参数进行模拟拟合,具体方程分别如下:y=145.6914/[1+(x/2.9255)-1.0554]-1.8735(R~2=0.9903,无刺突球状胶体金探针),y=259.0171/[1+(x/5.4329)-0.7548]-1.1688(R~2=0.9937,短刺突多枝状胶体金探针)和y=226.9642/[1+(x/1.9879)-~(1.0601)]+0.0713(R~2=0.9960,长刺突多枝状胶体金探针),定性检测阈值分别为5 ng/mL、3 ng/mL和2 ng/mL,IC50分别是1.68 ng/mL、0.84 ng/mL及0.61 ng/mL;LOD分别为0.29 ng/mL,0.1 ng/mL和0.07 ng/mL。其中,长刺突多枝状胶体金试纸条的定性检测阈值、定量检测的IC50和LOD分别是无刺突球状胶体金试纸条的2.5、2.75和4.14倍。以上数据初步表明长刺突多枝状胶体金替代传统球状胶体金(30-40 nm)作为标记探针可以提高竞争法试纸条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
【关键词】:免疫层析检测 多枝状胶体金纳米粒子 刺突长度 检测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8.1;O65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缩略语表7-10
  • 第1章 前言10-23
  • 1.1 胶体金的概述10-11
  • 1.2 胶体金在免疫学上的应用11-13
  • 1.2.1 胶体金标记技术12
  • 1.2.2 胶体金标记原理12-13
  • 1.2.3 胶体金标记技术应用前景13
  • 1.3 多枝状胶体金的介绍13-14
  • 1.3.1 多枝状胶体金的特性13-14
  • 1.3.2 多枝状胶体金的应用14
  • 1.4 赭曲霉毒素的概述14-16
  • 1.4.1 赭曲霉毒素A的理化性质14-15
  • 1.4.2 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机理及危害15-16
  • 1.5 赭曲霉毒素A现行检测方法16-19
  • 1.5.1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17-18
  • 1.5.2 液相色谱-质联用法 (LC-MS/MS)18
  • 1.5.3 气相色谱-质联用法 (GC-MS)18
  • 1.5.4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18-19
  • 1.5.5 免疫层析试纸条法 (GICA)19
  • 1.6 免疫层析技术19-22
  • 1.6.1 双抗夹心免疫层析模式20-21
  • 1.6.2 竞争抑制免疫层析模式21
  • 1.6.3 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21-22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22-23
  • 第2章 胶体金刺突长短对赭曲霉毒素A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性能的影响23-44
  • 2.1 材料与仪器24-25
  • 2.1.1 主要试剂及材料24
  • 2.1.2 主要仪器设备24
  •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24-25
  • 2.2 实验方法25-29
  • 2.2.1 胶体金溶液的合成25-26
  • 2.2.2 胶体金的表征26
  • 2.2.3 胶体金的标记26
  • 2.2.4 赭曲霉毒素A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构建26-28
  • 2.2.5 赭曲霉毒素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参数优化28-29
  • 2.3 结果与分析29-44
  • 2.3.1 紫外分光光度分析29-31
  • 2.3.2 透射电镜分析31-32
  • 2.3.3 合成不同刺突长度纳米金溶液的参数汇总32
  • 2.3.4 胶体金标记条件的优化32-34
  • 2.3.5 三种赭曲霉毒素 A 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性能的比较34-44
  • 第3章 结论与展望44-45
  • 3.1 结论44
  • 3.2 展望44-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50
  • 附录1 试剂与材料50-51
  • 附录2 仪器设备51-52
  • 个人介绍5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2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鹏;胶体金刺突长度对赭曲霉毒素A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性能影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22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922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f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