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MOFs催化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和碳酸二甲酯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Zn-MOFs催化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和碳酸二甲酯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碳酸乙烯酯 丁二酸二甲酯 碳酸二甲酯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
【摘要】:采用溶剂热法和直接混合法合成了3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MOFs),研究了其在碳酸乙烯酯(EC)与丁二酸二甲酯(DMSu)耦合反应制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和碳酸二甲酯(DMC)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转化红外光谱法(FTIR)和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Zn-MOFs进行了表征,对聚合物PES进行了FTIR和核磁共振(~1HNMR和~(13)C-NMR)测试.结果表明,既具有MOF-5结构,又含有较多Zn O的纳米Zn-MOF-L催化活性最好.在Zn-MOF-L催化下,最优反应条件如下:预缩聚反应温度215℃,预缩聚反应时间4 h,缩聚反应温度220℃,缩聚压力小于300 Pa,n(EC)/n(DMSu)=2,催化剂用量为1 wt%.最优反应条件下,DMC的收率可达到65.08%,PES的特性黏数[η]可达到0.572 d L/g,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_n为2.1×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PDI为2.21.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碳酸乙烯酯 丁二酸二甲酯 碳酸二甲酯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号2013BAC11B05) 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项目号2013TD0010) 成都市创新创业团队项目(项目号成组通(2015)2号)资助
【分类号】:O643.36;O631.5
【正文快照】: **通讯联系人,E-mail:syliu@cioc.ac.cn;gywang@cioc.ac.cn近年来,由废弃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日趋严重,采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替代传统塑料制品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是一种脂肪族聚酯,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在自然界中,易被多种微生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云进,肖文德;绿色工艺的原料——碳酸二甲酯[J];化学通报;2000年09期
2 邹勇;郭桦;毛佳伟;;中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汽油中的碳酸二甲酯[J];化工时刊;2013年11期
3 尹平;;一氧化碳偶联制草酸二甲酯及碳酸二甲酯体系的热力学分析[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87年04期
4 王三永,陈吉书;硒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J];曲靖师专学报;1993年S1期
5 李汝雄;碳酸二甲酯的合成与应用[J];化学试剂;1995年05期
6 江碧云,张建侯;碳酸二甲酯和2,3—二氯丙烯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和关联[J];天津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7 姜玄珍,朱永葆,许松岩;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新途径的探索[J];催化学报;1989年01期
8 肖博文,方云进;碳酸二甲酯合成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科技;1998年04期
9 王拥军;刘祥洪;袁娜娜;涂镛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合成方法优化[J];广州化工;2014年13期
10 王高升,余晓峰,汪列敏;气相法合成的碳酸二甲酯的色谱分析[J];浙江化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丹;康涛;王庆印;王公应;;碳酸乙烯酯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董晓芳;孙迎春;;碳酸二甲酯合成方法研究进展[A];第2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雯禹;杨斌;罗忠敬;;二甲氧基甲烷和碳酸二甲酯燃烧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及模型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41分会:燃料与燃烧化学[C];2014年
4 童东绅;马飞;雷永成;姚洁;王公应;;钒-铜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催化碳酸二甲酯与苯酚反应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冯秀娟;吕小兵;何仁;;环氧乙烷,甲醇和二氧化碳一锅法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王华军;胡珂珂;刘毅华;杨超;;成型催化剂K_2O/CaO/Al_2O_3催化甘油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合成甘油碳酸酯[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2分会:催化化学[C];2014年
7 吴都督;李军平;赵宁;魏伟;孙予罕;;固体碱催化环己酮和碳酸二甲酯反应合成庚二酸二甲酯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范素兵;赵宁;李军平;魏伟;孙予罕;;碳酸二甲酯对吡咯的一步羰基甲氧基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9 王慧;赵宁;王秀芝;魏伟;孙予罕;;高稳定性复合固体碱的制备及其在合成碳酸二甲酯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殷霞;曾毅;姚洁;王公应;;苯酚与碳酸二甲酯反应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9分会:化学动力学[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进;二氧化碳和氯甲烷电化学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丁春晓;超临界CO_2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3 吴玉锋;绿色试剂碳酸二甲酯和三氯异氰尿酸的反应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3年
4 刘涛;碱性离子液体催化酯交换反应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5 王增竹;Cuβ催化剂上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邬长城;尿素与甲醇非均相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王冬蕾;微波碳热还原法制备Cu/AC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8 曾军;含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的多元组分液液相平衡的关联计算[D];暨南大学;2014年
9 王晓鹏;负载液相催化剂制备及其气相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杨萌;SBA-15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CO_2和CH_3OH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33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93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