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叔胺(膦)催化活泼偶氮和亚胺的环加成反应

发布时间:2017-09-30 05:26

  本文关键词:叔胺(膦)催化活泼偶氮和亚胺的环加成反应


  更多相关文章: 叔胺(膦) 亲电体 活泼偶氮 环加成反应


【摘要】:杂环骨架是一类重要的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可用于药物和功能材料的活性分子中。在过去的几十年,有机碱催化的环化反应被证明是一种高效地由简单原料制备环状化合物的高效方法。同时,各种各样的亲电试剂,例如烯烃、亚胺、醛、偶氮次甲基亚胺、叶立德和氮杂环丙烷,可在有机碱作用下与贫电子炔或联烯反应,得到碳环或杂环化合物。尽管如此,少有活泼偶氮作为亲电体参与的环加成反应。本论文主要研究以活泼偶氮为新亲电体,拓展叔胺(膦)催化的底物范围,实现利用简单原料一步法构建含有双(多)杂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另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实现了以磺酰亚胺为亲电体的环加成反应。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我们发展了在nBu3P催化下高效的磺基偶氮(作为新的亲电体)与MBH碳酸酯的去磺化的[3+2]环加成反应,高效构筑吡唑类衍生物。该合成方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即可合成较好产率的目标产物;且具有原料易制备和操作简便的优点。(2)我们发展了一步制备VA二嗪类衍生物的方法:酰基偶氮为亲电体,在DMAP催化下,与联烯酸酯经[2+4]环加成反应实现。该反应在温和条件下高效地获得了相应的目标产物,并且一步法同时引入三个杂原子,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3)我们发展了一种温和,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在Ph3P作用下,通过磺酰亚胺与炔腈的[2+2+2]的环加成反应,实现了全取代1,2-二氢-3,5-二氰基吡啶衍生物的合成。而且,通过简便的去磺化反应,也可以得到定量转化的全取代吡啶类化合物。
【关键词】:叔胺(膦) 亲电体 活泼偶氮 环加成反应
【学位授予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21.256.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有机碱催化剂实现的环加成反应9-29
  • 1.1 引言9-10
  • 1.2 叔胺(膦)催化贫电子联烯或炔与亲电试剂的环化反应10-23
  • 1.2.1 以贫电子烯或活泼亚甲基为底物的环化反应10-16
  • 1.2.2 以亚胺为亲电试剂的环化反应16-20
  • 1.2.3 以醛、酮为亲电试剂的环化反应20-22
  • 1.2.4 与偶氮次甲基亚胺的环化反应22-23
  • 1.3 参考文献23-29
  • 第二章 ~nBu_3P催化磺酰偶氮的[3+2]环加成反应29-53
  • 2.1 研究背景29-34
  • 2.2 MBH碳酸酯与磺酰偶氮合成吡唑衍生物34-40
  • 2.2.1 条件优化34-36
  • 2.2.2 底物拓展36-39
  • 2.2.3 反应机理39-40
  • 2.2.4 小结40
  • 2.3 实验部分40-50
  • 2.3.1 试剂与仪器40
  • 2.3.2 实验操作步骤40
  • 2.3.3 产物表征数据40-50
  • 2.4 参考文献50-53
  • 第三章 DMAP催化酰基偶氮的[2+4]环加成反应53-79
  • 3.1 研究背景53-57
  • 3.2 有机胺催化下联烯酸酯和酰基偶氮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57-63
  • 3.2.1 酰基偶氮[2+4]环加成反应的条件优化57-59
  • 3.2.2 底物拓展59-62
  • 3.2.3 反应机理62-63
  • 3.2.4 小结63
  • 3.3 实验部分63-77
  • 3.3.1 实验操作步骤63
  • 3.3.2 产物表征数据63-77
  • 3.4 参考文献77-79
  • 第四章 Ph_3P促进磺酰亚胺与炔腈的[2+2+2]环加成反应79-103
  • 4.1 研究背景79-82
  • 4.2 磺酰亚胺与炔腈加成环化反应82-88
  • 4.2.1 条件优化82-84
  • 4.2.2 底物拓展84-87
  • 4.2.3 反应机理87-88
  • 4.2.4 小结88
  • 4.3 实验部分88-100
  • 4.3.1 实验操作步骤88
  • 4.3.2 产物表征数据88-100
  • 4.4 参考文献100-103
  • 附录Ⅰ 部分产物的谱图103-110
  • 附录Ⅱ 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110-111
  • 致谢1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中一;杨定乔;;镍催化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3年10期

2 刘福胜,杨锦宗;8-乙烯基嘌呤上的亲核加成和环加成反应[J];有机化学;2000年02期

3 欧立公,白东鲁;[4+3]环加成反应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0年01期

4 夏树伟,尚贞锋,陈兰,潘荫明,赵学庄,唐敖庆;C_(60)与硅烯环加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2期

5 孙成科,林雪飞;8-二甲基-7-甲氧基-5-烯-壬腈氧化物环加成反应机理[J];分子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6 宋琦;三组分环加成反应[J];大学化学;2003年04期

7 尚贞锋;樊玲;李瑞芳;许秀芳;;C_(82)与甲亚胺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07年03期

8 罗人仕;杨定乔;;铑催化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7年08期

9 李欣;林智杰;胡泓梵;张洪奎;;(3S,4R)-3,4-(二氧丙叉基)-N-氧化吡咯烷与丙烯酸甲酯的环加成反应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廉贞霞;卢秀慧;;二氟锗烯与乙烯环加成反应的机理[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张艳;徐建华;;邻醌与VA唑的光化[4+4]环加成反应[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周友运;孙秀丽;唐勇;;1,1-偕二酯基环丙烷与azomethine imines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艳玲;戴柏青;;硼氮纳米管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李小六;邢春勇;李志伟;陈华;;利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芳烷基C-氨基糖苷衍生物[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张俊良;;金催化的环化与环加成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图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鹏飞;高鹏;许鹏飞;;基于天然樟脑的手性硝酮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马玉国;陈昊;;晶体中压力促进的叠氮和炔的环加成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刘全忠;刘泽水;李文科;何龙;康泰然;;乙烯基环丙烷与原位产生的a,β-不饱和亚胺的环加成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9 许海;田雷蕾;李团委;杨兵;马於光;;基于分子内旋转诱导的[2+2]环加成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王杞生;丛航;张建新;陶朱;薛赛凤;;七元瓜环对光致环加成反应的立体选择性[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润波;基于炔酰胺的方法学研究及Cephalotaxine前体的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张文静;NHC催化烯酮环加成反应机理与3d过渡金属化合物键能的密度泛函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孟凡星;双咪唑化合物的共晶生长和固态光环加成反应[D];吉林大学;2016年

4 黄晓程;芳炔环加成反应及卤钯化环化反应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兰东辉;二氧化碳资源化为环状碳酸酯的新型碳基催化剂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6 王西照;新型β-内酰胺和甘草次酸杂环衍生物的研究及其核心偶极环加成反应的改进和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7 李筱芳;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螺杂环化合物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李家星;[60]富勒烯的亲核环加成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由君;手性金属配合物催化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立体选择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杨海涛;富勒烯环加成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琼梅;叔膦催化的(4+n)环加成反应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马明霞;不对称构筑含三氟甲基的螺环氧化吲哚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刘泽水;钯催化的乙烯基环丙烷与原位产生的α,β-不饱和亚胺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海申;可见光诱导的1,,6-烯炔基化合物环加成反应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段红玉;叔膦促进的串联成环反应合成丁烯内酯衍生物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陈燕琼;手性四VA唑啉金属络合物催化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7 朱鸿博;茚及茚烷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8 旷国强;基于吡唑并环己酮的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工艺优化[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9 王宇;苯并异噻唑类衍生物与氧化腈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10 陆丽娟;氮杂芳烃季铵盐参与的氧氮三环和螺环化合物的合成[D];扬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46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946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e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