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分子筛表面酸性调变及其对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吸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05 11:00

  本文关键词:分子筛表面酸性调变及其对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吸附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NaY SBA-15 MCM-41 吸附性能 噻吩 四氢噻吩


【摘要】:近年来,雾霾等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公众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保障能源的清洁利用,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油品质量的升级显得愈发重要。加氢脱硫(HDS)是世界范围内的炼油厂普遍采用的较为成熟的脱硫技术,但其难以将稳定的噻吩类含硫化合物深度脱除,与之相比,吸附脱硫技术具有脱硫精度高、操作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受到了研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制备硫容大、选择性好的吸附剂是吸附脱硫的关键,吸附剂上的孔结构与酸性位对脱硫活性有较大影响。基于此,本文选取了孔结构和表面酸性不同的MCM-41、SBA-15和NaY三种分子筛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表面酸改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测定其对环己烷、苯、噻吩和四氢噻吩的吸附性能,结合XRD、ICP、氮吸附、NH3-TPD和Py-FTIR等表征,探讨其结构与酸性位对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MCM-41吸附剂的比表面及孔体积均大于SBA-15吸附剂,使其对这四种物质的吸附量均比SBA-15分子筛的大;NaY分子筛的孔径与环己烷、苯、噻吩和四氢噻吩的分子动力学直径相差不大,且其表面有L酸位和B酸位的存在,使得其对四种吸附质的吸附量远大于纯硅MCM-41和SBA-15分子筛;四种吸附质在NaY吸附剂上的饱和吸附量大小顺序为:噻吩四氢噻吩苯环己烷,主要通过大π键与L酸作用的方式吸附;四种吸附质在MCM-41和SBA-15吸附剂上的饱和吸附量大小顺序为:四氢噻吩噻吩苯环己烷,主要是通过硫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B酸位作用的方式吸附。(2)不同浓度的硝酸铵和草酸铵改性NaY分子筛,得到一系列表面酸性不同的NNHY和NCHY吸附剂,其保持了Y型分子筛基本骨架结构且产生了中强的B酸位,吸附剂上中强B酸位的产生是其吸附脱硫性能大大提升的主要原因,且随中强B酸位的增多,吸附剂对噻吩的吸附量也随之增大;不同浓度的草酸改性NaY分子筛,得到相应的CCHY吸附剂,改性过程中不仅没有产生中强的B酸,还造成吸附剂脱铝,破坏分子筛结构,使其吸附脱硫性能较差;中强B酸主要与S原子发生作用,使得NNHY和NCHY吸附剂对噻吩和四氢噻吩的吸附性能大大提升,但对环己烷和苯的吸附性能没有较大的改善;吸附剂结构的稳定性对吸附起重要的作用,这使得CCHY吸附剂对环己烷、苯、噻吩、四氢噻吩的吸附性能均较差。(3)通过铝化改性将不同量的Al元素引入SBA-15和MCM-41分子筛中,与空白样品S-B1和M-B1相比,铝化改性后生成的Al-S-n和Al-M-n吸附剂吸附量大幅提高。吸附剂对噻吩的吸附量随投料硅铝比n的减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两种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最大值均在投料硅铝比n为15时出现,分别为2.46 mmol/L和3.35 mmol/L。中强B酸和L酸的出现是Al-S-n和Al-M-n吸附剂脱硫效果大幅度提升的原因。
【关键词】:NaY SBA-15 MCM-41 吸附性能 噻吩 四氢噻吩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7.3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符号说明8-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29
  • 1.1 汽油深度脱硫的研究背景和意义11-13
  • 1.2 油品中硫化物的种类及其分布13-14
  • 1.2.1 原油中硫的种类和分布13
  • 1.2.2 汽油中硫的种类和分布13-14
  • 1.3 汽油深度脱硫工艺进展14-19
  • 1.3.1 加氢脱硫技术15-16
  • 1.3.2 非加氢脱硫技术16-19
  • 1.4 汽油用脱硫吸附剂的发展19-23
  • 1.4.1 金属氧化物基吸附剂19-21
  • 1.4.2 活性炭基吸附剂21
  • 1.4.3 分子筛基吸附剂21-23
  • 1.5 分子筛及其酸性23-27
  • 1.5.1 沸石酸性的来源24-25
  • 1.5.2 分子筛酸性的测定方法25-27
  •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27-29
  • 1.6.1 选题依据27-28
  • 1.6.2 研究内容与实验方案28-29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9-35
  • 2.1 实验试剂29
  • 2.2 实验仪器29-30
  • 2.3 样品制备30-31
  • 2.3.1 SBA-15和MCM-41分子筛的铝化改性30-31
  • 2.3.2 NaY分子筛的酸改性31
  • 2.4 吸附剂脱硫活性评价31-32
  • 2.5 吸附剂表征32-35
  • 2.5.1 XRD表征32
  • 2.5.2 孔结构表征32
  • 2.5.3 ICP-AES表征32
  • 2.5.4 NH3-TPD表征32-33
  • 2.5.5 吡啶吸附原位红外表征33-35
  • 第三章 孔结构和表面酸性对MCM-41、SBA-15和NaY分子筛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35-43
  • 3.1 吸附剂孔结构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35-37
  • 3.2 吸附剂酸性对吸附性能的影响37-41
  • 3.3 本章小结41-43
  • 第四章 NaY分子筛的表面酸调变及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43-55
  • 4.1 硝酸铵溶液改性对NaY分子筛吸附噻吩性能的影响43-47
  • 4.2 草酸铵溶液改性对NaY分子筛吸附噻吩性能的影响47-50
  • 4.3 草酸溶液改性对NaY分子筛吸附噻吩性能的影响50-53
  • 4.4 吸附剂结构与酸性对噻吩吸附性能的影响53-54
  • 4.5 本章小结54-55
  • 第五章 SBA-15和MCM-41分子筛的表面酸调变及其对噻吩吸附的影响55-65
  • 5.1 铝化改性对SBA-15分子筛吸附噻吩性能的影响55-60
  • 5.2 铝化改性对MCM-41分子筛吸附噻吩性能的影响60-64
  • 5.3 本章小结64-65
  • 第六章 论文结论和建议65-67
  • 6.1 论文结论65-66
  • 6.2 今后工作的建议66-67
  • 参考文献67-75
  • 致谢75-7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莹莹;张若芳;龙涛;徐兰英;;糖基修饰磁性材料制备及对芳香烃吸附性能的比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 陈闽子;高凯莎;张家真;高丽华;李秋荣;;贝壳粉对铅(Ⅱ)吸附性能的研究[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3年03期

3 Γ.Γ.Копытов;由志鹏;;铝土矿和氧化铝吸附性能的研究[J];轻金属;1982年07期

4 尤隆渤,郭树才,聂恒锐;褐煤活化焦渣吸附性能的研究[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5 王耐冬;陈义镛;江锦花;徐素君;;氨基呲啶树脂对铟的吸附性能及机理[J];化学试剂;1990年02期

6 相波,李义久,倪亚明;交联氨基淀粉的制备及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11期

7 陈俊涛;丁淑芳;白春华;徐岩;王会平;;焙烧对粉煤灰孔径分布及吸附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裘梅君;捔硅酸盐制备条件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1964年04期

9 何炳林,王林富;大孔膦酰胺树脂对硝酸铀酰吸附性能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1987年06期

10 寇登民;王长凤;吕宪禹;云希勤;张经坤;;麦饭石对有机化合物吸附性能的研究[J];化学通报;198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振华;王鑫;贾亚可;;碱对粉煤灰的活化及吸附性能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2 徐文青;朱廷钰;匡俊艳;荆鹏飞;;粉煤灰物化性质对汞吸附性能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邓思维;康学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几种微纳材料上吸附性能比较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王丰;黄龙;徐贤伦;;凹凸棒粘土对汞的吸附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方齐乐;陈宝梁;;碳纳米管对水中高氯酸根的吸附性能及作用机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邱会东;唐黎琼;;棕榈树皮对废水中铅吸附性能的研究[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剑平;崔淑霞;胡俊生;班福忱;李慧星;;分子筛对甲醛分子吸附性能的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王琴会;王超展;卫引茂;;基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新型螯合树脂制备及其吸附性能[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2012)会议手册[C];2012年

9 郑怀礼;孙秀萍;陈春艳;刘宏;王白雪;廖华;;二乙烯三胺乙基聚合物的合成及对重金属离子的捕集吸附性能[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朱润良;葛飞;Steve C Parker;;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有机粘土的吸附特征[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雪娇;一种新型MOF/氧化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对油气的吸附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林福文;卟啉化功能材料及其传感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周冬菊;PPS基功能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4 罗凡;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碳材料吸附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TRAN LY TUONG(陈理想);有机粘土矿物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尹先升;锆酸锂材料的设计、合成及高温CO_2吸附性能[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爽;锶、铯、铀在绵阳某地紫色土中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郑红;新型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其对痕量元素和有机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郑永杰;吸附树脂接枝聚合物刷及其对氯仿吸附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施伟;基于疏水性电荷诱导的扩张床吸附及抗体分离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振宇;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薛鸿霏;分子筛表面酸性调变及其对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吸附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任祺;羽毛非织造材料对痕量铅离子吸附/解吸附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4 李陈;蛭石对钙镁阳离子的吸附性能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张丽丽;硅镁胶的合成与吸附性能[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刘超;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钟隆春;燃煤电厂飞灰汞吸附性能评价及其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何国利;氙气的吸附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9 唐文清;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蔺华林;A型分子筛的离子交换及吸附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76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976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f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