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其在光解水制氢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复合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其在光解水制氢中的应用
【摘要】:自从1972年日本科学家A. Fujishima和K. Honda在实验中发现,在外加偏电压后,通过光照射Ti02电极后,在铂电极上能够检测到氢气的产生。从此,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制氢技术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门项目。21世纪,能源和环境是人类所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与传统的能源相比,氢具有高效可再生无污染等优点,成为人类理想的清洁能源。而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解决当前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是通过镁热还原和HF后处理的方法,将SiO2/TiO2复合物还原成Si/MgTiO3均相异质结,对其样品进行XRD、XPS、UV-Vis、SEM、TEM等表征。MgTi03由于导带位置在氢电极电势(-0.41 v;PH=7)的下面,因此不能单独用来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本文通过Z一型复合的方法,将带隙不够理想的Si和MgTiO3进行复合,从而使较高导带位置的半导体的光生电子用来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而具有较低价带位置的半导体的空穴用来氧化水制氧气。使其拓宽材料的整体吸光范围,及整体氧化还原电位,并且促进了半导体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Si/MgTiO3均相异质结在可见光照射下,光解水制氢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牺牲剂,并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和较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光催化 制氢 Z-型复合 钛酸镁 纯水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TQ116.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第一章 绪论8-22
- 1.1 引言8
- 1.2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背景8-9
- 1.3 光催化制氢的基本原理9-10
- 1.4 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10-11
- 1.41 催化剂的粒径11
- 1.42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11
- 1.43 催化剂的晶面结构11
- 1.5 提高光催化活性的方法11-21
- 1.51 普通方法提高光催化剂活性11-13
- 1.52 材料的晶型或形貌的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13-15
- 1.53 掺杂15
- 1.54 半导体复合15-21
- 1.6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21-22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和试验方法22-25
- 2.1 实验药品22
- 2.2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22-23
- 2.3 光催化剂的表征23
- 2.4 光催化分解水性能的测试23-25
- 第三章 Z-型Si/MgTiO_3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5-33
- 3.1 引言25
- 3.2 复合纳米材料Si/MgTiO_3的制备25-26
- 3.21 合成SiO_2/TiO_2复合物25
- 3.22 合成Si/MgTiO_3复合材料25-26
- 3.3 结果与讨论26-32
- 3.31 样品的表征26-29
- 3.32 光催化活性和机理分析29-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33-34
- 参考文献34-38
- 致谢38-39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其林;美发明由水制氢的新型催化剂[J];海洋石油;2002年04期
2 ;用水制氢的催化剂[J];化学分析计量;2003年02期
3 沈镔;;用水制氢有简便廉价方法[J];杭氧科技;2009年02期
4 ;美发现廉价海水制氢催化剂[J];化工中间体;2010年05期
5 张应q;;采用藻类由水制氢和氧[J];低温与特气;1987年03期
6 张应q;韩美;;由反应性陶瓷和水制氢[J];低温与特气;1995年01期
7 ;新型太阳能-热系统成水制氢利器[J];大众科学;2013年10期
8 ;中国科大提出红外光进行解水制氢新机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02期
9 刘淑芝;王宝辉;崔宝臣;吴红军;张晓丽;;可见光分解水制氢半导体催化剂的研究[J];工业催化;2006年12期
10 郑兴文;刘利;崔文权;;可见光分解水制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文甫;甘欣;王文静;;太阳光分解水制氢研究展望[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新龙;黄鹏;苏忠民;;铌取代多金属钨酸盐的构筑及可见光解水制氢催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周雪锋;杨祝红;何明;陆小华;;改性二氧化钛可见光分解水制氢研究进展[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常婷;严亚;康诗钊;穆劲;;无机固溶体在光催化裂解水制氢中的应用[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赵为为;许友;禚司飞;张晋;武萱;张兵;;无机多孔纳米材料的离子交换合成与光解水制氢性能[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6 冯清鹏;袁坚;施建伟;上官文峰;;光解水制氢的Z型反应体系及其特性[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李朝升;罗文俊;冯建勇;邹志刚;;太阳能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的研究进展[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8 陈国萍;李冬梅;李凡;罗艳红;孟庆波;;新型可见光分解水制氢MoS_2/CdS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延卫;刘义亮;梁慧荣;郭烈锦;;新型双床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体系的构建[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桑丽霞;胥利先;李群伟;戴洪兴;何洪;马重芳;;高效可见光光催化剂InVO_4/CNTs的制备与分解水制氢性能[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大庆;我实现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气和氧气[N];科技日报;2014年
2 记者 陶加;我率先实现太阳能全分解水制氢[N];中国化工报;2014年
3 记者 吴长锋 通讯员 曾皓;中国科大提出光解水制氢新机制[N];科技日报;2014年
4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曾皓;用红外光进行光解水制氢已成为可能[N];光明日报;2014年
5 钱伯章;用水制氢有简便廉价方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6 本报驻以色列记者 冯志文;新型光解水制氢或催生光伏技术革命[N];科技日报;2013年
7 记者 桂运安;中科大提出红外光分解水制氢新思路[N];安徽日报;2014年
8 记者 顾钢;德利用阳光开发出水制氢简易方法[N];科技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霞;新型太阳能—热系统成水制氢利器[N];科技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刘霞;人造酶让以水制氢更快更便宜[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淼;可见光响应的硫化物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解水制氢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郭思瑶;新型光催化材料的形貌调控及其光解水制氢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健;天然掺铁硅酸盐可见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4 裴福云;石墨烯/二氧化钛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的光解水制氢[D];郑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贵阳;可见光分解水制氢高效硫化物复合催化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朱勇生;过渡金属硫化物(MS_x)/g-C_3N_4催化剂可见光分解水制氢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3 王文超;一维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在能量转换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娜;卟啉可控自组装及可见光光解水制氢应用[D];河南大学;2016年
5 朱文晶;复合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及其在光解水制氢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张露;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光解水制氢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7 于娇娇;铁氧化物循环裂解水制氢还原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孟海霞;铁钴镍系催化剂催化铝/水制氢[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闻次章;高活性锐钛型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在分解水制氢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高立波;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解水制氢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76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97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