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FC放电模式与性能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04:00
本文关键词:DMFC放电模式与性能稳定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膜电极 性能稳定性 放电模式
【摘要】:不同放电模式下CO2气体传质对催化层结构稳定性和催化剂电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导致在较长时间运行中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性能稳定性的不同。DMFC的性能在恒压放电模式下比恒流模式、恒功率放电模式下更稳定。用恒压不间断放电模式进行寿命测试后,电池的输出功率密度减至初始值的15.08%,采用循环伏安法除去阴极催化剂上的吸附物,可部分恢复电池性能。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表明:性能不可逆衰减的主要原因是阳极催化层结构的破坏。
【作者单位】: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能源融合研究中心;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膜电极 性能稳定性 放电模式
【基金】:韩国科技部国家研究基金ICT&Future(NRF-2015H1D3A1036078)
【分类号】:TM911.4
【正文快照】: 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4.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能源融合研究中心,首尔136-791)单体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功率密度峰值已提高到200 m W/cm2以上[1]。目前制约DMFC商业化的主要因素是过短的电池寿命及严重的性能衰减。研究电池寿命测试中的性能衰减现象,主要从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志东;;基于ANFIS的DMFC温度建模和改进模糊控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叶丁丁;黄桂兰;朱恂;李俊;廖强;张彪;;零度以下环境中DMFC性能及传输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3 张明波;顾进广;阎群;;适用于百瓦功率级DMFC的燃料稀释装置[J];电源技术;2012年06期
4 遇鑫遥;蒋仲庆;孟月东;;Preparation of Anodes for DMFC by Co-Sputtering of Platinum and Ruthenium[J];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年02期
5 曾毅波;刘俊;陈观生;郭航;;一种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制作与测试[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张飞翔;齐亮;姚克俭;;被动式DMFC气泡行为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J];化工进展;2013年02期
7 邹晓燕;姚克俭;;被动式DMFC阳极通道气泡行为的实验研究[J];化工进展;2011年07期
8 汪兴兴;倪红军;朱昱;黄明宇;;异形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J];电池;2008年06期
9 陈伟平;陈胜洲;杨e,
本文编号:1016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01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