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纺丝制备PVDF换热毛细管及其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湿法纺丝制备PVDF换热毛细管及其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 换热毛细管 聚偏氟乙烯 传热系数
【摘要】:传统的换热器一般采用金属材质,如铜、铝、钛和不锈钢等。普通金属换热器存在易腐蚀和运输成本高等缺点;由于近几年来金属价格的上扬,很多学者选用低成本的铝合金材料并对其表面进行改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防腐效果,但寿命短,且传热性能降低,而稀贵金属材料价格昂贵,难以推广应用。针对以上问题,塑料换热器应运而生。塑料换热器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热能损失小和成本低等优点,现在塑料换热器已广泛应用在化工、医药、食品、石油、冶金和半导体等行业。针对目前塑料换热器普遍存在传热系数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毛细润湿机理的PVDF中空纤维换热毛细管。即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PVDF中空纤维换热毛细管,利用换热毛细管壁中的非贯通孔在换热过程中,空气隙被水填充后,微孔中的水分受传热过程中管壁两侧温差而产生微循环强化传热,从而提高传热系数。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单层和复合PVDF换热毛细管,并测试了其传热性能,考察了其强化传热的机理。首先,本文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了单层及复合PVDF换热毛细管,对换热毛细管的力学性能、内外表面接触角、气密性、孔隙率、表面结构、断面结构等方面进行表征,对换热管润湿前后的导热系数进行计算,采用水-水蒸气换热系统对换热管的传热系数进行了测试,考察了换热管表面微孑L对传热的促进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单层PVDF换热毛细管润湿后,导热系数可显著提高其270%。润湿后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的换热管的换热性能优于润湿前,单层PVDF换热毛细管润湿后传热系数提高了40%以上。由于单层换热管内外表面皮层均较为致密,水分进入换热管壁孔隙较困难,因此在单层PVDF换热毛细管的外层复合一层亲水层,去掉外层的致密皮层,同时增大换热管的孔隙率。对复合换热管的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换热管管壁润湿后,相比于熔融法制备的致密换热管,可显著提高其导热系数达140%,复合换热管的传热系数可提升约100%。相比于润湿的单层换热管导热系数可提升22%。润湿后复合PVDF换热管的换热性能优于单层PVDF换热管的换热性能。复合PVDF换热管润湿后传热系数与熔融法制备的致密换热管相比,传热系数可提高约80%。对PVDF换热毛细管,蒸汽走管程的传热系数高于蒸汽走壳程的传热系数。蒸汽走壳侧时,传热系数随装填率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传热系数会在装填率约15%时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非溶剂致相分离法 换热毛细管 聚偏氟乙烯 传热系数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340.643;TQ05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5
- 1.1 换热器概述9-12
- 1.1.1 换热器简介9-10
- 1.1.2 换热器的分类10-12
- 1.2 塑料换热器概述12-17
- 1.2.1 塑料换热器简介12-14
- 1.2.2 应用于塑料换热器的材料14-17
- 1.3 氟塑料换热器概述17-21
- 1.3.1 氟塑料换热器简介17-19
- 1.3.2 氟塑料换热器特点19-20
- 1.3.3 氟塑料换热器传热过程20-21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21-22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22-25
- 第二章 PVDF换热毛细管的制备及表征方法25-33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25
- 2.2 PVDF换热毛细管的制备工艺25-26
- 2.3 PVDF换热毛细管的表征方法26-31
- 2.3.1 力学性能测试27
- 2.3.2 接触角测试27
- 2.3.3 孔隙率测试27-28
- 2.3.4 气密性测试28
- 2.3.5 形貌结构表征28-29
- 2.3.6 PVDF换热毛细管导热系数计算29
- 2.3.7 PVDF换热毛细管的传热系数测试方法29-31
- 2.4 本章小结31-33
- 第三章 PVDF换热毛细管的制备及性能33-47
- 3.1 PVDF换热毛细管的制备33-34
- 3.2 PVDF换热毛细管性能表征结果34-45
- 3.2.1 PVDF换热毛细管表面及断面形貌表征34-36
- 3.2.2 PVDF换热毛细管力学性能36-37
- 3.2.3 PVDF换热毛细管接触角37-38
- 3.2.4 PVDF换热毛细管气密性38-40
- 3.2.5 PVDF换热毛细管孔隙率40-41
- 3.2.6 PVDF换热毛细管导热系数41-42
- 3.2.7 PVDF换热毛细管的传热机理42-45
- 3.3 本章小结45-47
- 第四章 复合PVDF换热毛细管的制备及性能47-61
- 4.1 亲疏水复合PVDF换热毛细管的制备47-48
- 4.2 复合PVDF换热毛细管性能表征48-52
- 4.2.1 复合PVDF换热毛细管形貌表征48-49
- 4.2.2 复合PVDF换热毛细管力学性能49-50
- 4.2.3 复合PVDF换热毛细管接触角50
- 4.2.4 复合PVDF换热管气密性50-51
- 4.2.5 复合PVDF换热毛细管孔隙率51-52
- 4.2.6 复合PVDF换热毛细管导热系数52
- 4.2.7 复合PVDF换热毛细管传热系数52
- 4.3 熔融法、单层和复合三种换热毛细管性能比较52-58
- 4.3.1 三种换热毛细管形貌表征53-54
- 4.3.2 三种换热毛细管力学性能54
- 4.3.3 三种换热毛细管的接触角54-55
- 4.3.4 三种换热毛细管气密性55
- 4.3.5 三种换热毛细管孔隙率55-56
- 4.3.6 三种换热管导热系数56-57
- 4.3.7 三种换热管换热性能比较57-58
- 4.4 本章小结58-61
- 第五章 结论61-63
- 参考文献63-71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71-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春艳;;浅谈换热站设计及其问题分析[J];石油化工设计;2010年03期
2 路广;换热站的安全经济运行[J];煤气与热力;1999年04期
3 赵东辉;;铁运处换热站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工程[J];煤矿现代化;2013年S1期
4 刘乐京;阴发成;;换热站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利用[J];煤矿现代化;2006年S1期
5 胡明松,徐文中;区域供热系统换热站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选煤技术;2004年01期
6 沈恩军;换热站运行过程中水击现象的分析及解决办法[J];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7 杨良仲,邵蓉,任惠中;全自动板式换热机组的设计选用[J];煤气与热力;2001年04期
8 周泽涛;李继才;周庆莲;;浅谈计算机管理供暖介质的温度、压力和流量[J];煤矿现代化;2007年03期
9 张鸿丽;;抓好三个环节把牢安全关[J];兵团工运;2011年05期
10 薛辉;;软启动器一拖多在换热站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玉庆;孙毅;;关于换热站规模的经济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吴莺;王顺利;;换热站的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3 牟林朋;王俊;;换热站无线远程监控系统[A];推进供热体制改革与节能改造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董玉平;阎宇宏;武秉礼;张芫;;某工业厂区换热站系统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5 冯永华;;供热系统换热站主要设备选型应注意的问题[A];2007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白海波;侯永亮;;利用高炉废热采暖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处理[A];河北省冶金学会冶金设备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付玉龙;;智能化板式换热机组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6)[C];2011年
8 迟军为;王俊;;无线射频测温系统在供暖温度监测中的应用[A];推进供热体制改革与节能改造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白海波;侯永亮;;利用高炉废热采暖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处理[A];第七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俊美 通讯员 李杰;建设新热源 整合换热站[N];淄博日报;2009年
2 杨湘营 刘俊伟;给换热站戴上“紧箍” 规范山东青州供热发展[N];中国建设报;2010年
3 任永科;督导完成换热站工程[N];中国航天报;2011年
4 华南;市府领导分别与相关部门座谈排查灾情进一步部署抗灾工作[N];营口日报;2007年
5 地区纠风办供稿;年内新建三座换热站[N];塔城报;2009年
6 沈河区太清宫街城中小区 王文良;换热站是供暖好坏的关键点[N];沈阳日报;2009年
7 刘子昂 吴晶莹;一场攻坚战的考验[N];经理日报;2008年
8 李明旭 记者肖萌;丹麦新技术助热电总公司节电48.25%[N];锦州日报;2009年
9 记者 曹雷 通讯员 王铸;商河城区供热新增5个换热站[N];济南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王涛;切实加强领导 严格工作流程 确保如期供热[N];吕梁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先亮;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方式及管网泄漏检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海松;基于故障树的无人值守换热站监控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朱昭璐;基于气候补偿器的园区换热站供热控制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邝涛;上湾换热站节能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丁红亮;某片区换热站优化实践及供热系统智能化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5 孙勇;工业远程控制下的热网自动控制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杜鑫;远程无人值守换热站控制系统的设计[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7 高晓宇;基于数据挖掘的换热站运行规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8 董如彬;基于s7-1200PLC的水水换热站分布式系统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9 高闯;“一补二”箱体式换热站[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袁孝勇;换热站监控系统设计及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70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070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