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介质与铁氧体的通阻捷变磁可调频率选择表面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介质与铁氧体的通阻捷变磁可调频率选择表面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全介质频率选择表面 铁氧体 负磁导率 负介电常数
【摘要】:提出了利用介质陶瓷和铁氧体材料构建可调型带通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思路.在C波段波导模式下通过仿真设计出高介电常数方形柱状结构,优化后使其产生宽频的负介电常数,基于等效媒质理论对该结构通阻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其传输禁带的产生途径在于介质中产生了具有类Drude谐振形式的电单极子.在相同的仿真环境下对铁氧体结构进行设计优化,调节外加偏置磁场,使铁磁谐振在相应的频点发生,产生负磁导率.利用负介电常数与负磁导率的"双负"特性规律,将两种结构进行组合,协同优化,使电磁谐振相互耦合,实现通带特性.C波段波导模式下的分析表明,两种结构在同一个频点电磁谐振耦合,可以实现"双负"通带的传输效果.在由于铁氧体的磁可调特性,通过改变外加偏置磁场,该通带可以在6—8 GHz范围内可调.对电磁场矢量分布状况和等效参数提取结果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确定了电磁耦合的性质和形成机理,充分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对该结构材料样品进行加工,并测试验证,最终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实现了"双负"通带的可调.该方法拓展了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思路,可用于设计多通带、可调谐频率选择表面.
【作者单位】: 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空军航空大学飞行教官训练基地;
【关键词】: 全介质频率选择表面 铁氧体 负磁导率 负介电常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274389,61471388,11504428)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批准号:20124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2015JM6300,2016JM6026)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TQ174.1;TM277
【正文快照】: 1引言 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1-5]是一种空间滤波器,由完全相同的谐振单元周期排列构成的二维或三维阵列,对入射电磁波表现出一个或多个带通、带阻特性.传统FSS的贴片、缝隙结构谐振单元由金属材料构成,因其独特的频率选择滤波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亓淑艳;陈明;徐妍;;铁氧体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14年01期
2 张国荣;;波导隔离器中H面铁氧体片内右旋圆极化磁场h值的近似解[J];磁性材料及器件;1985年04期
3 徐思珍;高频锰-锌功率铁氧体材料的工艺技术[J];磁性材料及器件;1997年02期
4 徐幼承,梁玉秀,牟秀云,万玉珍,赵家利;用于三厘米波段锁式器件的锂钛铁氧体的研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社会版);1974年S1期
5 佘显烨,陆优群,胡述春;Y形铁氧体波导锁式开关设计[J];电子学报;1992年03期
6 廖飞;姬海宁;王娟娟;;铁氧体材料辐射效应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年11期
7 李国栋;研究铁氧体——我的回忆(二十)[J];生物磁学;2003年02期
8 韩志全,任仕晶;大功率微波铁氧体材料[J];磁性材料及器件;1997年04期
9 赵立群,邢峰;优质铁氧体微带移相器设计中的磁参数[J];电子科学学刊;1983年06期
10 刘建晓;张郡亮;苏明敏;;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各向异性铁氧体圆柱电磁散射分析[J];物理学报;2014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石军传;齐西伟;周济;张力;张迎春;;氯化钠掺杂对多层片式电感用镍铜锌铁氧体显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白洋;周济;桂治轮;李龙土;;Mn取代对Y型平面六角铁氧体介电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贾利军;张怀武;钟智勇;刘颖力;黄平;;Co_2Z铁氧体的结构与磁性能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马振伟;齐建全;齐西伟;周济;;MLCI共烧过程中NiZnCu铁氧体性能的退化[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左珑;林国标;;六角晶系干压取向用铁氧体永磁新材料[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王飞;葛德彪;魏兵;;磁化铁氧体覆盖二维导体目标FDTD分析的移位算子方法[A];2009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施鹤年;蒋仁培;陈清河;;铁氧体波导中电磁场传播问题的有限元分析[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C];198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沈小虎;铁氧体耐高温磁控溅射金属化膜系及产业化关键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徐文飞;六角铁氧体的制备及其物理特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孙建荣;高频用尖晶石结构Mn-Zn铁氧体薄膜制备与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贺强;Ba-Fe-O铁氧体的制备、结构表征和磁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徐静;尖晶石铁氧体中Ti、Mn离子的磁矩方向和O2p电子巡游机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阳;大功率铁氧体匹配支节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马占华;NFC支付天线用NiCuZn铁氧体制备及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薛立超;Cr(Co)掺杂Ni_(0.7)Fe_(2.3)O_4尖晶石铁氧体的磁结构和阳离子分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阎鑫;纳米微孔铁氧体吸波剂的水热合成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5 徐春旭;W型铁氧体的制备及磁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6 孙立鹏;铁氧体表面加工质量与使役性能的映射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张逸;掺杂对锰锌功率铁氧体温度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陈三宽;聚吡咯/钴锌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9 刘侠侠;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10 罗辉华;六角铁氧体的电磁波吸收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00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10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