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一种祖母绿充填用无铅低熔点氟磷酸盐玻璃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00:20

  本文关键词:一种祖母绿充填用无铅低熔点氟磷酸盐玻璃的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祖母绿 无铅 低熔点 氟磷酸盐玻璃


【摘要】: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可替代有机充填材料填补祖母绿裂隙的xNaF-7LiF-9BaF2-7CaF2-7B2O3-(70-x)P2O5(x分别为50、45、40、35、30)氟磷酸盐系列玻璃。探讨P2O5与NaF物质的量的相对变化对玻璃折射率、密度、转变温度、软化温度、化学稳定性的规律性影响,结果表明本系列玻璃耐酸耐碱性能优异,当x=30时,玻璃具有最低软化温度353℃,折射率、密度均符合祖母绿充填要求,该无铅低熔点玻璃可作为祖母绿充填处理材质。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祖母绿 无铅 低熔点 氟磷酸盐玻璃
【分类号】:TQ171.1
【正文快照】: 祖母绿是世界公认的五大名贵宝石之一,其矿物性脆,且形成于常受应力挤压的岩层,内部裂隙显著发育。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方法是注油、注胶,即将雪松油、香柏油、环氧树脂等通过加温加压的方式注入到裂隙中,但高分子材料存在随着时间而变黄老化的缺陷[1]。本文探讨用一种低熔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丁香;;新型磷酸盐玻璃[J];陕西化工;1984年02期

2 牟新强,李启甲,刘新年;磷酸盐玻璃抗菌剂的制备[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梁文,程继健;新型精密模压用无氟磷酸盐玻璃[J];玻璃与搪瓷;2001年04期

4 刘金彩;无机抗菌磷酸盐玻璃及其性能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5年03期

5 张军杰,何冬兵,段忠超,张丽艳,戴世勋,胡丽丽;氟磷酸盐玻璃的应用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5年07期

6 邓再德,孙家森,印冰,杨钢锋,陈东丹;钠钡铝磷酸盐玻璃的结构与性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刘金彩;;无机抗菌磷酸盐玻璃及其性能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6年01期

8 曾彬;官周国;吕景文;薛汇丽;徐伟;谢秋香;;铒镱共掺铋磷酸盐玻璃光谱性能的研究[J];激光技术;2007年04期

9 刘昱静;龚江宏;潘继勇;;热处理对锂铁磷酸盐玻璃电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2期

10 韩秀友;初凤红;蔡海文;方祖捷;赵明山;;掺铒磷酸盐玻璃离子交换波导表面保护的研究[J];光子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中民;徐善辉;张勤远;姜中宏;;掺铒磷酸盐玻璃光纤[A];2005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杨昌盛;杨中民;徐善辉;江小平;;石英光纤与磷酸盐玻璃光纤间的熔接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第三届全国特种玻璃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黄杏源;;硅酸盐及磷酸盐玻璃风化的红外反射光谱的研究[A];全国第六届分子振动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0年

4 曾彬;官周国;吕景文;薛汇丽;徐伟;谢秋香;;铒镱共掺铋磷酸盐玻璃光谱性能的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E 光电子器件技术专题)[C];2006年

5 徐所成;吕天帅;郑玺;田华;王达健;;用于照明显示的直接白光硼磷酸盐玻璃的成分-微结构-光谱研究[A];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俊标;饶金华;袁双龙;杨云霞;陈国荣;S.Baccaro;A.Cecilia;M.Nikl;;Ce~(3+)掺杂磷酸盐玻璃的紫外与可见光学性能[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7 程丽红;杨艳民;孙佳石;仲海洋;张翔清;田跃;王博;陈宝玖;;碲磷酸盐玻璃中Er~(3+)光学跃迁强度参数对组分的依赖关系[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丽艳;徐时清;赵士龙;王宝玲;;用于渐逝波泵浦的低折射率高稀土浓度氟磷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能研究[A];2005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梁晓峰;赖元明;李海建;王翠玲;杨世源;;掺钠铁磷酸盐玻璃的拉曼和红外光谱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10 官周国;张志斌;谢秋香;徐伟;;人眼安全掺铒磷酸盐玻璃激光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晓晨;稀土掺杂透明磷酸盐玻璃陶瓷的制备与发光特性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延洲;稀土掺杂近中红外材料发光特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卢明韦;铁磷酸盐玻璃陶瓷固化体结构与化学稳定性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翠玲;钡铁磷酸盐玻璃结构及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韩晓哲;适于器件化的镨离子掺杂铝磷酸盐光学玻璃[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乔;铒镱共掺磷酸盐玻璃的制备及光谱性能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6 范丽丹;高热稳定掺镱磷酸盐玻璃的研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7 曾彬;掺铒铋磷酸盐玻璃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8 杨一凡;硫磷酸盐玻璃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刘俭;太阳能用稀土掺杂磷酸盐玻璃组成、结构、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梁金燕;铒镱共掺氟磷酸盐玻璃及光纤的光谱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33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133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5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