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硅酸锆包裹氮化钛色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4 08:19

  本文关键词:硅酸锆包裹氮化钛色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氮化钛 硅酸锆 溶胶-共沉淀法 色度 工艺条件


【摘要】:氮化钛(TiN)粉体呈黄褐色,其涂层和制品呈金黄色,具有优秀的装饰效果和观赏价值,以呈色性能好、价格低廉和无毒无害而广泛应用于代金装饰领域,考虑将TiN作为色料使用,希望制备出呈色效果好的陶瓷用仿金装饰材料。但是TiN在较高温度下(超过400℃)极易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钛而失去呈色性能,严重限制了其在高温下的使用,因此改善TiN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是将TiN应用于陶瓷色料的关键所在。本课题借鉴了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色料和硅酸锆包裹改性炭黑的制备方法,尝试在TiN表面包裹一层硅酸锆(ZrSiO_4),以改善其高温抗氧化性。分别采用了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仪、色差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PS光电子能谱仪、傅里叶红外变换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对其进行测试表征。使用溶胶-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锆包裹氮化钛(TiN@ZrSiO_4)色料,初步探讨了溶胶-共沉淀法制备ZrSiO_4包裹色料的合成机理和矿化剂作用机理。以氧氯化锆和正硅酸乙酯分别作为锆源和硅源,LiF、CaF2和NaF作为矿化剂,通过试验考察了前驱溶液pH值、烧成温度、矿化剂种类和用量以及保温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试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化剂和煅烧温度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是前驱溶液pH=6、矿化剂为7wt%NaF、在温度1100oC下保温4h。该工艺条件下能够生成呈色性能良好的TiN@Zr SiO4粉体。采用廉价易得、安全无毒的水玻璃代替正硅酸乙酯,通过共沉淀法(省去了制备稳定溶胶这一步)成功的在1100oC保温4h制备出了粒径为6-7μm的ZrSiO_4晶体,并且生成了包裹完好的核壳结构TiN@ZrSiO_4色料,其呈色性能表现为L=45.07、b=2.31最接近TiN的Lab色度值(L=42.18,b=10.25),并探讨了合成TiN@ZrSiO_4色料的影响因素和色料呈色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最佳生产工艺条件。本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色料,虽然包裹率较低、未达到所期望的呈色效果,但是其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和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而且成本低、收率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化建,盖国胜,黄佳木;硅酸锆超微粉的湿法分级研究[J];陶瓷;2002年05期

2 郝小勇;范盘华;;硅酸锆中放射性元素分析[J];佛山陶瓷;2007年09期

3 郝小勇;;陶瓷用硅酸锆[J];陶瓷;2009年01期

4 郝小勇;刘俊;范盘华;;硅酸锆放射性测试中存在的问题[J];陶瓷;2009年03期

5 刘小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硅酸锆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在上海胜利召开[J];陶瓷;2010年04期

6 马明川;;硅酸锆应用、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及趋势[J];现代技术陶瓷;2012年01期

7 陈兆龙;;硅酸锆制品的研制和应用[J];航空工艺技术;1985年04期

8 林建凌,苏宪君,陈志强,王芸;超细硅酸锆湿法分级应用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02年05期

9 李化建,黄佳木,梁保卫,陈贤树;硅酸锆超微粉的湿法分级实验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2年S1期

10 许小静;放射性硅酸锆放射机理及改性研究项目通过鉴定[J];江苏陶瓷;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郝小勇;刘俊;范盘华;;硅酸锆放射性测试中的相关问题[A];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装饰材料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第三次全体会议暨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色釉料暨原辅材料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三次全体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亦可;杨少明;王明忠;郭建斌;黄继泰;;陶瓷乳浊剂硅酸锆的研制[A];第四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马小鹏;杨中英;;陶瓷用新型乳浊剂的研发现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9分会场:建材工业电子信息及仪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熊炳昆;;我国锆铪产业现状及发展评述[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小鹏;杨中英;翟军浩;;陶瓷用新型乳浊剂的研发现状[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马小鹏;杨中英;;陶瓷用新型乳浊剂的研发现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九分会场)——建材工业电子信息及仪控技术研讨会论文与报告(续)[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斌;高性能硅酸锆必备的条件[N];广东建设报;2003年

2 ;高性能硅酸锆的特点[N];广东建设报;2003年

3 记者 谢家声 通讯员 许益平;首届硅酸锆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海召开[N];广东科技报;2010年

4 记者 郭耀华;蚌埠玻璃研究院创新增效[N];安徽日报;2009年

5 吴江南 高慧琼;发票可不是好“玩”的[N];检察日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立斌;亚微米镨掺杂硅酸锆颗粒在水中的超细研磨和分散行为[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龙思琦;日用瓷釉面微结构及性能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尤琪;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硅酸锆的工艺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

4 谢明贵;锆镨黄陶瓷色料的制备与表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汤露;硅酸锆包裹氮化钛色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王欢;硅酸锆粉体破碎加工工艺及其数值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周杨帆;溶胶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锆基色料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8 王坚青;硅酸锆粉体合成及其涂层制备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张阳;溶胶沉淀法合成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颜料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10 王硕;碱熔分解硅酸锆的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38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138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d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