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PEALD沉积温度对AlN的结构和表面特性的影响(英文)

发布时间:2017-12-17 17:27

  本文关键词:PEALD沉积温度对AlN的结构和表面特性的影响(英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氮化铝 等离子增强原子层沉积 生长速率 结晶化 表面粗糙度 沉积温度


【摘要】:研究通过等离子增强原子层沉积(PEALD)在不同沉积温度下生长的Al N温度对其特性的影响。前驱体是NH3和TMA,在300℃、350℃和370℃沉积温度下分别沉积了200、500、800、1 000、1 500周期的Al N层,并讨论了Al N薄膜的生长速率、结晶化和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在300~37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薄膜的沉积速率和结晶化增加,而薄膜表面粗糙度减小。
【作者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6039,61204065,61205193,61307045)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2216120005)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20121816,201201116)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9140C310101120C031115)
【分类号】:TQ133.1
【正文快照】: 0.8 s and NH3for 10 s while the purge times after the0 IntroductionTMA and NH3pulses were 3 and 1 s,respectively.Plasma power was set to 300 W and turned on beforeGood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high band gapthe NH3pulse and off before TMA pulse in eachmak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二保;郭万华;;沉积参数对CVD的TiN涂层性能影响[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2 蔡嫦芳;孟秀清;吴峰民;方允樟;;电沉积温度对碘化亚铜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英文)[J];发光学报;2013年06期

3 朝容春;用直流等离子CVD法制备钛化合物涂层[J];工具技术;1985年11期

4 康文博;罗发;周万城;朱冬梅;黄智斌;;沉积温度对氧化锆薄膜显微结构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2年04期

5 岳兰;孟繁新;;沉积温度对纳米ZnO薄膜的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J];半导体光电;2010年05期

6 付利刚;霍承松;张福昌;魏乃光;王学武;吕反修;;工艺参数对化学气相沉积硫化锌起拱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0年06期

7 徐礼;秦晓梅;;铝膜沉积温度对非晶硅薄膜晶化的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孟春;赵晓军;赵乃石;王京国;;双直流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装置与工艺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1993年06期

9 黄倩柳;沉积温度对TiC晶须生长的影响[J];国外金属热处理;2000年05期

10 陈玲玲,程珊华,宁兆元,辛煜;沉积温度对a-C:F薄膜结构与热稳定性的影响[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海瀚;刘定权;尹欣;蔡渊;张莉;;沉积温度对一氧化硅薄膜聚集密度的影响[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潘小强;代胜平;张良;李统业;刘廷伟;;沉积温度对UO_2微球涂铌过程影响研究[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11)[C];2013年

3 马春雨;张庆瑜;;沉积温度对ZrO_2薄膜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A];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连红;刘崇;樊菁;舒勇华;李帅辉;张俊;马月芬;;沉积温度对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制备YBCO薄膜性能与结构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周小岩;王文新;马明;;沉积温度对ZnO/Si异质结整流特性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6 杨陈;樊慧庆;惠迎雪;;沉积温度对反应电子束蒸发TiO_2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7 郑伟涛;;沉积温度对CN_x薄膜应力和硬度的影响[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苏进展;李明涛;张西民;郭烈锦;;CdS薄膜结构表征与光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张福斌;陈强;王正铎;;双辉光制备W/Cu薄膜及其性能的研究[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玲玲;沉积温度对氟化非晶碳薄膜结构和性质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4年

2 许晓慧;光学薄膜微结构制造方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涛;镍/铁沉积薄膜微观结构及其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马小叶;Gd掺杂CeO_2电解质薄膜的生长与电学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徐礼;增透型AZO薄膜的制备及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俊;硅和氧化锌纳米线的制备及光致发光特性[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海哲;CVD铼的工艺及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支安博;ECR-PEMOCVD低温制备InN薄膜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0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300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4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