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硫灰中游离CaO分布与消解研究
本文关键词:固硫灰中游离CaO分布与消解研究 出处:《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2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提高固硫灰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利用率,采用化学分析法和SEM-EDS微观分析法分析了固硫灰中游离CaO的分布规律,并对比分析了高温水浸法和常温陈化法对游离CaO的消解实验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在研究的固硫灰中,80%的游离CaO分布在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中;常温陈化法消解游离CaO的效果优于高温水浸法,陈化7 d时游离CaO的含量降低至1.0%以下。
【作者单位】: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中部大学;
【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重大科技创新专项(20132011 A05)资助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固硫灰渣是煤炭与固硫剂(石灰石)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混合燃烧后经锅炉烟道和锅炉底部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其中从烟道收集到的粉状物为固硫灰,炉底排出的块状物为固硫渣[1]。循环流化床炉内燃烧温度约为850~900℃,煤在流化床锅炉内燃烧时,主要有三个与固硫相关的化学反应过程,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燃煤固硫剂[J];技术与市场;2000年06期
2 ;大连化物所固硫剂通过鉴定[J];化工时刊;2000年05期
3 袁中山,吴迪镛,王树东;采用一体化燃煤添加剂的燃烧中固硫作用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2年01期
4 王永征,路春美,潘新元,赵建立;贝壳为燃煤固硫剂的固硫特性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2002年03期
5 王宏光,刘瑛;氧化钙固硫性能的研究[J];辽宁化工;2002年01期
6 潘兰英,张传祥;原煤炉内固硫效果的试验研究[J];选煤技术;2003年04期
7 吴峻青,刘泽常,贾延生,王斌;粉煤高温燃烧过程中固硫机理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3年12期
8 陈敏,徐静,李强;固硫剂的制备[J];聚氯乙烯;2004年01期
9 钱惠国,苑安民,侯玲娟,严辉,朱振贤;动力配煤高温复合固硫剂研究[J];冶金能源;2004年01期
10 朱光俊,梁中渝,邓能运;燃煤固硫剂及添加剂的研究现状[J];工业加热;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树志;路春美;;模拟工业炉温度特性下型煤固硫特性的试验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罗陨飞;姜英;张凝凝;邵徇;;燃煤过程硫排放及固硫效果评价方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0年
3 王梅;刘素兰;韩颖;赵乃仁;薛向欣;;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型煤固硫剂[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洪燕;李江华;姚波;;燃煤固硫剂的研究现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5 王梅;朱宇环;冯卫华;刘素兰;;废渣型燃煤固硫剂制备与应用试验研究[A];200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李湘华;梅廷林;罗祥熙;胡先春;邓佩书;刘家俊;钟龙;;昭通市民用型煤固硫脱硫实验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7 张生芹;邓能运;梁中渝;朱光俊;;钙基固硫剂对煤燃烧固硫的动力学研究[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08年
8 金会心;李水娥;吴复忠;熊玉竹;;生物质型煤在固硫剂条件下的燃烧特性研究[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9 龚梦锡;裘余丹;;固硫型煤技术在中小型燃煤锅炉中的研究应用[A];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企业竞争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马灿仕;赵文英;;DCL型燃煤固硫剂固硫技术在广州石化热电站的应用[A];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技术汇编——2001年全国烟气脱硫成套技术工程应用实例分析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李凌翌;固硫剂“按需”添加 把污染降到最小[N];成都日报;2006年
2 朱光俊 梁中渝;燃煤固硫剂及添加剂的研究进展[N];中国冶金报;2009年
3 李禾;燃煤污染控制:固氟固硫顾百姓[N];科技日报;2005年
4 记者 辜迅;成都全面推广民用固硫型煤[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记者 李凌翌邋裴睿;电厂门一关 又见龙泉山[N];成都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董立龙 董广顺;邢台千余干部分包污染企业[N];河北日报;2014年
7 ;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智;流化床燃煤固硫渣特性及其建材资源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2 杨天华;煤燃烧脱硫过程中高温物相固硫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范红宇;不同气氛下高温固硫产物硫酸钙和硫化钙相互转化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韦迎春;蒸压养护对燃煤固硫灰渣水化与制品体积稳定性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4年
5 黄海珍;煤与生物质混合动力学特性及成型燃料固硫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刘豪;燃煤固硫及灰渣利用过程中多相反应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程军;炉内高温燃烧两段脱硫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宋远明;流化床燃煤固硫灰渣水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钙铝基固硫剂燃煤固硫作用与机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楚凯锋;粉煤灰改质固硫剂的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杨小玲;天然含助剂型固硫剂的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4 李豫梅;煤粉燃烧中脱硫机理研究与固硫渣成分控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朱文尚;循环流化床固硫灰特性及作水泥混合材应用的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
6 戈晴晴;民用低硫型煤复合固硫剂的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7 巫侯琴;固硫灰的资源化利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周长海;钙基添加剂与高硫煤共热解固硫作用及产物变化规律[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赵文龙;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固体废弃物特性及应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10 张晓杰;燃煤添加剂助燃固硫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本文编号:1336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336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