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不同掺杂物对二氧化铅电极表面形貌、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2-27 23:21

  本文关键词:不同掺杂物对二氧化铅电极表面形貌、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出处:《材料保护》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PbO电极 掺杂 表面形貌 电催化活性 稳定性


【摘要】:为了得到成本低廉、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良的PbO_2电极,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PbO_2电极作了改良。主要针对近年来在PbO_2电极活性层中添加不同掺杂物,对二氧化铅电极表面形貌、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了总结与讨论,希望对以后PbO_2电极的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the PbO_2 electrode with low cost, 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good stability, the researchers improved the PbO_2 electrode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opants in PbO_2 electrode active layer 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wo lead oxide electrode in recent years is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f PbO_2 electrode.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昆明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60401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64029)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25314110011)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4FA024)资助
【分类号】:TQ153
【正文快照】: 0前言Pb O2是一种良好的不溶阳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比铂稍差,比钛和石墨要好)[1]。由于其具有耐腐蚀、析氧电位高、可在高电流密度下工作等特点,用Pb O2制备的阳极在电解工业、环境保护、冶金工业等行业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Pb O2电极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Pb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龙彪,黄清安,张浩,陈永言;含磷的镍基合金对氢析出的电催化活性的研究[J];电镀与涂饰;1999年03期

2 周建华;何建平;计亚军;赵桂网;张传香;陈秀;王涛;;碳材料中多层次孔对负载铂电催化活性的影响(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05期

3 印仁和;赵永刚;吕士银;刘怀有;曹为民;;热分解法制备电解煤浆用阳极及其电催化活性[J];应用化学;2010年02期

4 蔡天晓,鞠鹤,武宏让,杜继红,康新婷,张玉萍;电沉积Ni-W-P活性阴极的制备研究[J];氯碱工业;2001年12期

5 陈辉;陈丹;谢伟淼;郑翔;李国华;;核壳结构碳化钨/碳化钨铁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活性[J];物理化学学报;2014年05期

6 邱翠翠;张进涛;田芳;马厚义;;纳米结构的钯与金-钯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活性[J];电化学;2008年02期

7 吴仲达,李松梅,林文廉,丁晓纪;钛基体中离子注入镍和钼的电催化活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年12期

8 吴仲达,李松梅,林文廉,丁晓纪;低碳钢基体中离子注入镍和钼的电催化活性[J];物理化学学报;1992年03期

9 万新军;褚道葆;陈声培;黄桃;侯晓雯;孙世刚;;不锈钢表面修饰纳米合金膜电极的电催化活性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施斌斌;姚国新;李国华;郑遗凡;;碳化钨-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活性[J];催化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进涛;潘伟;马厚义;;纳米结构的超薄钯薄膜的制备及电催化活性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熊亚;何春;查长虹;朱锡海;;Cu-TiO_2/ITO薄膜的制备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光电催化活性[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王晓娟;李国华;马淳安;沈田君;;WC/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硝基苯的电催化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江庆宁;杨凝;李幻;方萍萍;田中群;;Pt,Pd,Au多元金属纳米立方粒子的甲酸电催化活性[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魏日兵;薛宽宏;刘佳梅;陈邵鹏;;碳原子线的水热处理及其电催化活性[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6 查长虹;谢宝平;何春;王慧敏;刘洁予;熊亚;;Au-TiO_2/ITO光电催化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光电催化活性[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陈玲;郭敏;王新东;;低温固相合成的PtSn/C催化剂对甲醇、乙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研究[A];200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刘莹丽;王海江;常照荣;郭志军;张新卫;黄兆丰;魏永生;朱红;;交替微波加热法制备PtAuSn/C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研究[A];2008 International Hydrogen Forum Programme and Abstract[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生岭;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光电催化活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斌斌;碳化钨/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活性[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2 宋李红;树枝状纳米银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活性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3 曹小丽;氢的电催化氧化的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李磊;钛基纳米银、银镍、银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活性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5 黄明湖;纳米结构的钯薄层对甲醇电催化氧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廖永兰;Ti/SnO_2+Sb_2O_5/IrO_2+Ta_2O_5复合电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左葛琨琨;铂基双金属纳米电催化剂的制备与电化学活性[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8 朱波;雷尼Ni-Mo活性阴极的制备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赵岩;Ti/IrCo/RuTiSn氧化物阳极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师慧芳;半刚性分子侨联的几种新型配合物的构筑及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43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343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2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