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砖骨料多孔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再生砖骨料多孔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能研究 出处:《混凝土》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再生砖骨料多孔混凝土 强度 透水性 正交试验 最佳配合比
【摘要】:由于再生砖骨料的特殊性以及多孔混凝土的多孔性,再生砖骨料多孔混凝土的结构和破坏特征与普通混凝土有很较不同。再生砖骨料多孔混凝土应用于工程时,既要保证有较高孔隙率,又要保证其作为护坡结构组成部分的力学强度,为了对该混凝土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设计了控制变量试验,研究骨料粒径、水灰比、目标空隙率对力学性能和透水性的影响,同时设计了正交试验研究上述因素对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大小,并得出目标孔隙率对抗压强度和有效孔隙率都有显著影响。分析混凝土抗压强度、实测孔隙率及透水性三者的关系,以三者的平衡点为目标,确定高强度,合理透水性,适于植物生长的最佳配合比。
[Abstract]: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recycled brick aggregate porous concrete and porous structure,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recycled brick aggregate porous concrete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concrete. Recycled brick aggregate porous concrete used in the project, both to ensure a high porosity, but also to ensure the slope structure strength part, in order to structure performance the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control variables, experimental design, study the size of aggregate, water cement ratio, the target the influence of porosity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ermeability, while the design of the size of the orthogonal test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porous concrete, and the target porosity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effective analysis of porosity.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asured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three, with the balance of the three as the goal, determine the high strength, reasonable permeability, The optimum mix ratio for plant growth.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GNC1140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L04B05)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0引言再生砖骨料多孔混凝土是以处理和强化后的再生砖骨料、水泥和水搅拌而成的多孔混凝土,在对其进行性能改良后,使其具备一定强度和较高孔隙率来实现高渗透性和适于植物生长,成功解决水土流失、水质净化问题,修复和重建已退化生态环境调节气候的同时,处理掉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兆平,赵梓城;浅谈多孔混凝土基层的施工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12期
2 朱伶俐;何小芳;谢玉芬;;绿色多孔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6年07期
3 郑木莲;陈拴发;王秉纲;;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路用性能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朱建军;叶慧忠;;多孔混凝土排水性能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2年21期
5 张政科;虢清伟;颜智勇;龙焰;曾东;岳衡;刘超;;具氮、磷吸附特性的多孔混凝土材料优选[J];混凝土;2012年10期
6 王桂玲;王龙志;张海霞;崔鑫;宋生辉;;植生混凝土用多孔混凝土的制备技术研究[J];混凝土;2013年03期
7 徐荣进;刘荣桂;颜庭成;;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制备和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6年12期
8 黄剑鹏;胡勇有;;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1年02期
9 郑瑞伦,刘荣泰,温永玲,冉茂宇;多孔混凝土材料浸泡烘干后含盐量的探讨[J];硅酸盐学报;1997年02期
10 蒋友新;张开猛;谭克峰;任志远;;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力学性能研究[J];混凝土;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秉纲;王崇涛;郑木莲;陈拴发;;多孔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高建明;张金花;王修田;;多孔混凝土的吸声性能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昌谊;易志坚;燕伟;徐攀;;多孔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的试验研究[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郑木莲;王崇涛;王秉纲;陈拴发;;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奚新国;许仲梓;;多孔混凝土的交流阻抗谱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卫东;纤维加固多孔混凝土技术[N];中华建筑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木莲;多孔混凝土排水基层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峰;环境友好型植物生长多孔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D];东南大学;2004年
2 马威;多孔混凝土透水基层材料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钟坤;多孔混凝土材料的减振吸噪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彭波;植生型多孔混凝土护岸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5 黎翔;植生型多孔混凝土试验及在小河流中的应用[D];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
6 盛燕萍;免振捣多孔混凝土性能及其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梁富强;隧道水泥路面多孔混凝土基层设计与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8 锁利军;多孔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9 刘小康;植物生长型多孔混凝土的制备、性能与抗冻性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赵洪;预制竹筋多孔混凝土板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74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37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