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Geldart B类颗粒团聚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通量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Geldart B类颗粒团聚特性研究 出处:《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通量 提升管 Geldart B颗粒 团聚物 小波分解
【摘要】:在内径60 mm、高5.5 m的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实验装置上,基于光纤探针所测颗粒浓度信号、采用小波分解方法,研究了高通量操作条件下Geldart B类颗粒(石英砂)的团聚特性(团聚物颗粒浓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等)。研究表明,团聚物在提升管轴径向分布不均匀,且与操作条件密切相关。在提升管中心区域,团聚物颗粒浓度小,持续时间短,出现频率较高;而在边壁区域则相反。团聚物颗粒浓度和持续时间随循环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气速的增加而减小;聚团频率的变化趋势相反,且在低气速下随着循环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
[Abstract]:Based on th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signal measured by optical fiber probe, the wavelet decomposition method is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device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iser with 60 mm inner diameter and 5.5 m high. The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concentration, duration and frequency of aggregate particles) of Geldart B particles (quartz sand) under high throughput operation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of aggregates in the axial diameter of the riser is not uniform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riser, the aggregat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s small, the duration is short, and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is high. Th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and duration of agglomerate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irculation and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gas velocity. The change trend of cluster frequency is opposite, and at low gas velocity, it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irculation rate.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6085,91434120)
【分类号】:TQ051.13
【正文快照】: 1引言循环流化床以其高效的气固混合、传热和传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和医药等工业领域。近年来,高通量循环流化床日益得到研究者的关注。针对高通量操作条件下提升管内气固两相宏观流动特性,众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但对提升管内微观流动结构特别是颗粒团聚特性的认识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亮功;;干气作提升管预提升介质的效果[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2年11期
2 钮根林,杨朝合,徐春明,山红红,张建芳;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内反应历程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2年03期
3 王瑜,钮根林,杜峰,孙昱东,杨朝合,徐春明;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在线取样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刘会娥,杨艳辉,魏飞,金涌;提升管-下行床耦合反应器内颗粒混合行为[J];化工学报;2002年03期
5 杨开研,牛芬萍,赵永明;FCCU提升段操作对反应的影响[J];天然气与石油;2005年02期
6 蔡飞鹏,宋文惠,孙国刚,时铭显;提升管内多股交叉射流的数值模拟[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王向辉;高士秋;宋文立;许友好;张久顺;;操作条件对双循环回路变径提升管压降的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8 谭宏涛;董干国;魏耀东;时铭显;;γ射线衰减技术在提升管内颗粒浓度测量上的应用[J];过程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9 董艳红;;优化提升管剂油接触状态,达到最佳效果[J];应用能源技术;2008年05期
10 姚文涛;;双提升管工艺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J];山东化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海峰;杨朝合;徐令宝;刘熠斌;;新型变径提升管压力变换规律研究[A];山东石油学会炼制委员会2009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范怡平;时铭显;叶盛;卢春喜;孙国刚;;多股射流在提升管内的扩散与流动[A];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王向辉;高士秋;宋文立;许友好;张久顺;;双循环变径提升管内流动特性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4 王文婷;马达;;催化裂化装置两段提升管的技术改造[A];第1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范怡平;杨志义;许栋五;卢春喜;时铭显;徐春明;;催化裂化提升管进料段内油剂两相流动混合的优化及工业应用[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雷世远;张振千;;新型RFCC进料段技术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减一线、常三线等进提升管回炼对催化产品的影响[A];山东石油学会炼制委员会2009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天津;陈凤;何学东;陈文胜;罗杰;黄志勇;;吸收球气力输送提升管固相附加压损试验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1年
9 阮宇军;卢春喜;时铭显;;不同粒度分布高硫焦颗粒在新型组合提升管燃烧器内流动特性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胡彦涛;杨欣静;;小流量空气提升应用于料液输送的可行性研究[A];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分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暨全国核化工学术交流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罗全;创新社会管理 提升管控水平[N];兵团日报(汉);2012年
2 本报记者 刘玉t,
本文编号:1405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405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