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钇稳定氧化锆的反向共沉淀制备及固溶体晶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6 19:23

  本文关键词: 钇稳定氧化锆 反向共沉淀 固溶体 出处:《中国陶瓷》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氯氧化锆为锆源,采用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钇稳定四方氧化锆(YSZ)。研究了多种沉淀剂、不同pH值和煅烧温度对钇稳定氧化锆晶型的影响,着重探讨了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对产物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pH≤7时,钇稳定氧化锆中有氧化钇晶型存在,pH=9时,易形成钇稳定氧化锆的固溶体。以碳酸氢铵、二乙胺为沉淀剂会阻碍钇稳定氧化锆的生成,氨水作为沉淀剂得到钇均匀分布的稳定氧化锆固溶体,其一次粒径约25 nm,团聚体粒径为200 nm。
[Abstract]:Yttrium stabilized tetragonal zirconia was prepared by reverse coprecipitation with zirconium chloride as zirconium sourc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precipitators,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calcining temperature on the crystal form of yttrium stabilized zirconia were studied. The effect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ystal form of yttrium oxide in yttrium stabilized zirconia was found to exist at pH = 9:00 when pH was less than 7:00. It is easy to form yttrium stabilized zirconia solid solution. Using ammonium bicarbonate and diethylamine as precipitant, the formation of yttrium stabilized zirconia will be hindered, and ammonia water as precipitant to obtain stable zirconia solid solution with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yttrium. The primary particle size is about 25 nm, and the aggregate diameter is 200 nm.
【作者单位】: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冶化系;河南王屋纳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14GGJS-177)
【分类号】:TQ134.12
【正文快照】: 0引言 氧化锆是具有结构和功能性陶瓷粉体材料,具有稳定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氧化锆粉体表面具有丰富的表面缺陷,因此易于产生氧空穴,具有弱酸、弱碱性位点。不仅在陶瓷领域,同时可作为催化剂、助剂广泛应用于能源、环境、材料等领域[1-3]。 近年来,室温稳定的四方晶相Zr O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之德;分析化学中共沉淀离子和载体的统计分析[J];科学通报;1980年06期

2 程洪奎;;论分析化学中的共沉淀(之一)——共沉淀的类型和机理[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3 程洪奎;;分析化学中的共沉淀——Ⅰ.共沉淀的类型和机理[J];分析试验室;1986年04期

4 程洪奎;;分析化学中的共沉淀 Ⅱ.共沉淀的妨害和应用[J];分析试验室;1986年05期

5 刘俊华,薛澄泽;共沉淀净化污水中重金属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6 李在元,翟玉春,田彦文,王天然;铜钨共沉淀过程中回收率的测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年04期

7 王莲蓉;;共沉淀在氯化钠生产中的应用[J];化学试剂;1980年05期

8 程洪奎;;论分析化学中的共沉淀(之二)——共沉淀的妨害和应用[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9 郑森芳;共沉淀捕集法在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试验室;1983年02期

10 刘金尧,,刘崇微,张宝新,朱起明;铜-锌系共沉淀催化剂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J];天然气化工;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凯;杨金玲;公维磊;段彪;;共沉淀富集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质地饮水杯析出的重金属含量[A];第三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汇编[C];2009年

2 李凤知;林建波;;一种磷酸钙DNA共沉淀转化哺乳化物细胞较易成功的简易变通方法[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3 刘梦娇;赵燕;赖欣;吴思;吴云;毕剑;高道江;;LiCo_(1/3)Ni_(1/3)Mn_(1/3)O_2粉体的共沉淀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郭新;孙尧卿;崔];;共沉淀ZrO_2粉末热分解过程的研究[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5 赵惠忠;马清;汪厚植;张文杰;;共沉淀-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镁铝干凝胶及性能表征[A];2005'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邓庚凤;孙光飞;姜坤;;共沉淀还原扩散法制备Sm_2Fe_(17)N_x磁性材料[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窦红静;许斌;陆蓉;宋晟;孙康;丁晶;李济宇;施伟斌;章东;郭霞生;;聚乳酸基磁性微纳米囊的新型“共沉淀-联合双乳化法”制备及其在增强MRI/超声双重显影中的应用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于慧鑫;贾永锋;;FeS与As共沉淀体系对As的固持作用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9 隋小涛;于乔;姜妍彦;唐乃岭;谷秀梅;宁桂玲;;CuAl_2O_4纳米粉体的共沉淀合成、表征与可见光催化性能[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10 ;ZrO_2纳米超微粉化学共沉淀凝胶法专有生产技术与产品简介[A];94'全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金属/陶瓷封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湛菁;纤维状多孔超细特种镍钴合金及复合氧化物粉末制备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骆欣;造粒共沉淀—微滤工艺去除水中锶的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张凯;共沉淀制备铈掺杂钇铝石榴石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赵东;天然高分子及多肽修饰的碳酸钙共沉淀基因及药物传递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金志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胶体的电性质、聚集行为以及药物载体应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邹亢;水滑石型药物分子容器的构筑及释放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富锂相层状Li_(1.2)(Ni_(0.2)Mn_(0.6))_x(Co_(0.4)Mn_(0.4))_y(Ni_(0.4)Mn_(0.4))_(1-x-y)O_2(0≤x+y≤1)固溶体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孙舒明;牙科Y-TZP陶瓷着色方法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万瑶宇;5-Br-PADAP共沉淀体系—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的锌、络、铜、镉[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孙小童;NiSO_4-Co(NO_3)_2-氨水体系制备Ni-Co-O电极材料的反应动力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张翔;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合成与掺杂改性的实验及理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6 俞志强;Y_4Al_2O_9基微晶粉体的合成与性能表征[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张宏生;共沉淀控制结晶法制备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陈清慧;共沉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和废弃物中痕量铅、镉、铬、铟[D];内蒙古大学;2016年

9 周里海;共沉淀—微滤组合工艺处理含钴、锶混合废水[D];天津大学;2014年

10 李宁;钛铝硅三元溶液体系共沉淀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66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466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1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