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结构安全及热性能评价与表征
本文关键词: 光伏玻璃 超薄玻璃 自爆 界面强度 太阳得热 出处:《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实际工程应用中光伏玻璃出现的自爆、脱胶分层等失效问题影响了光伏组件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再加之光伏组件薄型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节能要求,急需建立光伏玻璃的结构安全与节能性能评价技术,为光伏玻璃的结构设计、节能设计、安全评价和服役检测提供有效技术手段。本论文针对光伏玻璃的结构安全和节能性能评价需求,开展了典型光伏玻璃关键力学性能和传热性能理论研究,开发了多种评价技术和测试设备,建立了一系列光伏玻璃关键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评价与表征新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为:(1)建立了钢化玻璃内应力的函数表达式,推导出拉、压应力层的厚度关系和最大拉应力与表面应力的关系。建立了钢化玻璃自爆准则,得出钢化玻璃的自爆是由于杂质颗粒与玻璃之间的界面产生压力或微裂纹扩展导致的局部应力集中引起的,钢化应力越大越容易自爆,玻璃自爆概率与杂质颗粒半径尺寸的三次方成比例,且杂质距玻璃中性层越近越容易自爆,温度变化(或玻璃受热不均匀)越大越容易自爆,并通过应变能理论建立了碎片数量与表面应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光弹原理,研发了钢化玻璃自爆缺陷测试装置,并对不同玻璃缺陷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工程应用,可对光伏钢化玻璃自爆风险进行快速检测和识别。(2)基于“均强度准则”理论,研究了玻璃弯曲强度的应力梯度效应,从理论上解释了薄型玻璃弯曲强度的厚度效应,提出了一种通过小挠度低应力梯度弯曲模型下超薄玻璃弯曲强度测试新方法——“等效涂层法”,可有效降低超薄玻璃试样中的应力梯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实现超薄玻璃弯曲强度的准确测试。并利用悬臂梁瞬态激振法研究了长厚比(LTR)对于超薄玻璃弹性模量测试结果的影响,得到当试样长厚比不小于10时,测试结果不受其影响。(3)针对光伏夹层玻璃界面粘接强度的测试难题,提出了一种测试光伏夹层玻璃界面强度的新方法——“双十字交叉法”,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测试脆性材料界面粘结强度的难题,并对采用EVA和PVB胶片的光伏夹层玻璃界面拉伸粘接强度和剪切强度进行了湿热老化和自然暴晒老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EVA受湿热老化和大气环境的作用相比于PVB更为敏感,随着老化周期的增加,其性能衰减要明显快于PVB胶片。(4)发展了3种求解含不确定参数结构温度场响应的改进数值计算方法在光伏夹层玻璃传热问题中的应用:高阶参数摄动法、子区间法和区间配点法。高阶摄动理论通过保留纽曼级数的部分高阶项,可有效提高区间矩阵的计算精度,进一步提高区间温度场的预测精度;子区间参数摄动法是通过将“大区间”分解为多个“小区间”,从而将区间摄动分析方法扩展到求解不确定度较大的传热问题中。区间配点分析方法从整个区域出发利用高阶多项式对响应函数进行逼近,得到最终温度响应的上下界,计算精更高。建立了区间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并提出了高效的优化算法。这为光伏夹层玻璃结构温度分布区间预测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数值计算手段。(5)通过对光伏夹层玻璃的传热机理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典型光伏玻璃组件的太阳得热模型,推导了典型光伏夹层玻璃的传热公式,提出了一种可表征光伏玻璃太阳得热与发电效率平衡关系的指标,即光伏玻璃的“热电比”。基于稳态传热的原理,研发了光伏玻璃太阳得热测试系统,可对透过光伏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进行计量以评价其综合节能性能,并对三种典型光伏玻璃的太阳得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得到光伏玻璃太阳得热受安装角度、组件类型、太阳能电池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对于同类型光伏玻璃组件,其太阳得热受太阳能电池面积比的影响较大,增加太阳能电池面积可有效降低透过的太阳得热。
[Abstract]:In this paper , a new method _ " equivalent coating method " is developed for the structural safety and energy - saving performance of photovoltaic glass . ( 4 )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mproved numerical method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heat transfer of photovoltaic laminated glass is developed by means of three kinds of improved numerical method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heat transfer of photovoltaic laminated glass : high order parameter perturbation method , subinterval method and interval collocation method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建国;;太阳能光伏玻璃固态缺陷分析[J];玻璃;2015年10期
2 靳玉石;;并网光伏电站晶硅组件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与控制[J];云南水力发电;2015年01期
3 余婧妮;向宇;李晓妮;孙玉海;王小龙;;求解梁大变形问题的一种精细分析方法[J];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4 陈瑞峰;;柔性超薄玻璃[J];化学工业;2014年07期
5 Chong Wang;Zhi-Ping Qiu;;Fuzzy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heat conduction analysis with uncertain parameters[J];Acta Mechanica Sinica;2014年03期
6 Chong Wang;Zhi-Ping Qiu;;Interval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steady-state temperature field prediction with interval parameters[J];Acta Mechanica Sinica;2014年02期
7 吴春华;周笛青;李智华;付立;;光伏组件热斑诊断及模糊优化控制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36期
8 田密;曲兆娟;;浅谈光伏玻璃在线缺陷检测设备[J];玻璃;2013年09期
9 王冲;邱志平;;Equivalent method for accurate solution to linear interval equations[J];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2013年08期
10 刘小根;包亦望;邱岩;;金属纤维弹性模量的振动法测量[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涛;张其林;;中空玻璃空气间层的传热性能研究[A];第十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晓燕;耿洪滨;何世禹;王海燕;;弹性性能对太阳电池板应力的影响[A];全国第八届热疲劳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夏百战;不确定声固耦合系统的数值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2 薛燕妮;传热区间不确定性正/反问题的数值建模与求解[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孙国辉;太阳电池组件制造和服役过程残余应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庞世红;夹层玻璃等效厚度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5 苗向阳;太阳能玻璃的加工及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6 邱岩;玻璃及其层合材料表面与界面性能评价技术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7 苏盛彪;预应力陶瓷与层状陶瓷复合材料应力分析与设计[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邓娟娟;晶硅组件热斑效应的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吴晓莉;光伏中空玻璃组件温度对电学性能影响[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3 魏晨光;太阳能电池冷却及余热发电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4 黄春勇;中空玻璃的热工性能研究及其在住宅建筑上适用性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87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48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