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技术对沙棘籽油精制的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沙棘籽油 精制 出处:《膜科学与技术》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初步研究膜分离技术对沙棘籽油的精制效果及考察其适用性.以膜通量、膜污染阻力及油脂理化参数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切割分子量超滤膜及操作条件对沙棘籽油精制效果及其膜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切割分子量30 000的超滤膜适合于沙棘籽油膜精制,其对磷脂的截留率高达90%以上,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脂的酸值、皂化值,提高沙棘籽油的稳定性.操作压力、转速及溶液浓度对油脂膜精制过程中的膜通量及膜污染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操作条件对沙棘籽油的精制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膜分离技术能够应用于沙棘籽油的精制过程,能够达到较好的精制效果,提高沙棘籽油的稳定性.
[Abstract]:The refining effect and applicability of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on seabuckthorn seed oil were preliminarily studied. The membrane flux, membrane fouling resistance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of oil wer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utting molecular weight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the refining effect and membrane process of seabuckthorn seed oil we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with molecular weight of 30 000 was suitable for refining seabuckthorn seed oil film. The retention rate of phospholipid is more than 90%, and the acid value and saponification value of oil can be reduc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stability of seabuckthorn seed oil can be improved. Rotational speed and solution concentration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membrane flux and membrane fouling in the process of oil membrane refining.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fining effect of seabuckthorn seed oil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can be applied to seabuckthorn. The refining process of seed oil, It can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seed oil.
【作者单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兴盛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中医药大学;
【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4K14-03-01) 陕西省教育厅服务地方专项计划项目(2013JC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978) 陕西省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项目(2015FWPT-01)
【分类号】:TQ028.8;TQ6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科学 ,周惠明;陶瓷膜分离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与农业;2002年06期
2 王珏;2002年膜分离科学研究与应用文摘[J];膜科学与技术;2002年05期
3 郑建东;马君昌;;生物化工及膜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年12期
4 刘军;;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9期
5 李林英;薛彩霞;;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年02期
6 王华;刘艳飞;彭东明;王福东;鲁曼霞;;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J];应用化工;2013年03期
7 宋育贤;;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J];国外油田工程;1990年02期
8 华人佼;;膜分离技术在石化工业应用的展望[J];河南化工;1990年02期
9 成诚;;中小氨厂膜分离装置的运行现状与流程改造[J];中氮肥;1992年06期
10 苏威;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及前景[J];广东化工;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凯军;李琳;郭祀远;陈健;罗远红;;高效抗污染膜分离系统及应用技术[A];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工程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高从X&;;膜分离技术与水资源再利用[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3 郭立玮;;中药膜分离技术进展及关键技术问题探讨[A];第4届全国医药行业膜分离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杜启云;;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交流洽谈会论文集[C];1997年
5 许振良;;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A];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施燕;;膜分离技术在天然植物提取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元生;;膜分离技术研究动态——前苏联膜技术情况介绍[A];当代包装和食品机械——2000年全国包装和食品机械及相关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8 罗伟锋;楼永通;褚红;叶海林;;膜分离技术在电镀清洁生产中的应用简介[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林振武;;微孔膜分离技术在半导体与微电子工业上的应用[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凤来;熊伟;陈亚中;崔鹏;;超声场强化膜分离研究与应用进展[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有智;膜分离技术发展令人瞩目[N];中国化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阎红;中国膜分离技术铸就神奇[N];大连日报;2008年
3 记者 郁红;膜分离技术能大显身手[N];中国化工报;2001年
4 周有恒;前程似锦的膜分离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1年
5 记者徐红张永法;国内独创膜分离技术诞生[N];中国纺织报;2003年
6 中国膜工业协会秘书长郭有智;膜分离技术:水资源的保护神[N];科技日报;2002年
7 ;膜分离制氮技术用于三次采油[N];光明日报;2001年
8 郭有智;令人瞩目de膜分离技术[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9 孙本惠;划时代的革命[N];中国化工报;2002年
10 通讯员 龚世峰 记者 杨沛洁;尼龙化工公司二季度打了个“漂亮仗”[N];平顶山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吸附分离和膜分离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杜娟;磁场对膜分离性能影响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07年
2 姚明辉;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膜中的传质机理及超临界耦合膜分离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魏关锋;气体膜分离中非理想现象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尚毅林;电催化耦合膜分离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5 夏俊方;膜分离技术处理电镀废水的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王鹏宇;气体膜分离过程HYSYS模拟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小呈;膜分离技术回收HCFC-22装置副产的HFC-23[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25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52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