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合成氨应用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5 21:16

  本文关键词: 合成氨 常压介质阻挡放电 填充式等离子体反应器 钌基催化剂 出处:《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合成氨工业是基础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氨除了用于氮肥和化工产品外,还在能源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2009年9月在美国堪萨斯州举行的氨燃料会议上指出“液氨将是未来重要的可持续能源之一”。工业上合成氨常采用Haber-Bosch法,需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反应条件苛刻,尤其需在高压条件下进行,能耗巨大。因而,如何降低合成氨操作压力一直是该领域学者的研究热点和目标。放电等离子体作为一种直接向反应体系施加能量的电工电能新技术,可在常压或负压条件将反应气体分子电离、分解,产生N、H、NHx等高活性自由基并合成氨,与催化剂耦合,可进一步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和转化率。放电等离子体合成氨技术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氨的合成,彻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氨合成“游戏规则”,避免了原料气在压缩过程所产生的高能耗。填充式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能强化反应器内电场、有利于反应气体均匀分布的等离子体反应器,填充式DBD反应器在合成氨反应的应用尚未见报道。本文拟采用该新型等离子体反应器在常压下开展合成氨研究工作,包括填充催化剂筛选、工艺参数优化和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氨机理研究,主要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如下:(1)以Ru(NO)(NO3)3为前驱体,选取Al2O3、MgO(包括轻质氧化镁L-MgO和重质氧化镁H-MgO)为载体制备钌基合成氨催化剂,在dbd反应器中对催化剂(al2o3,l-mgo,h-mgo,ru/al2o3,ru/l-mgo)进行活性评价,并对催化剂放电前后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顺序为:ru/l-mgoru/al2o3l-mgoal2o3h-mgo。由sem-eds、比表面积及孔结构表征可知,等离子体放电环境对比表面积较大、孔径较小和孔道密集的载体al2o3结构性能影响不大,但对结构比较疏松、孔径较大且比表面积较小的载体l-mgo会造成其负载的ru发生部分团聚现象;(2)在dbd反应器中,以不同催化剂为填充介质,引入一定比例的n2和h2为原料气,进行了合成氨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一步法合成氨),工艺参数包括n2/h2体积比、气体总流量、放电功率、放电温度。结果表明:在不同填充介质下最佳n2/h2体积比均为2:1;增加气体总流量,可减少催化剂外扩散影响,提高氨质量产率;氨质量产率随放电功率增大而增加;氨质量产率随放电温度增高而显著增加,当放电温度小于300℃时,吸附在具有较多酸性基团的al2o3和ru/al2o3催化剂上的nh3会经过反复放电分解,降低氨质量产率;(3)为探究等离子体催化合成氨机理,将dbd反应器中合成氨过程分解为n2放电、h2放电和nh3脱附三个过程(三步法合成氨),考察了催化剂上等离子体活化态n(a)在不同催化剂和工艺参数条件的加氢特性。结果表明:提高n2放电功率,有利于在al2o3上形成更多活化态n(a),当放电功率超过26w时,al2o3上活化态n(a)达到饱和,在al2o3表面产生的nh3总量基本不变;增加h2放电温度,有利于吸附在al2o3的nh3(a)脱附;在第二步h2放电过程中,不同催化剂上的等离子体活化态n(a)加氢合成氨含量顺序也为ru/l-mgoru/al2o3l-mgoal2o3h-mgo,说明吸附在催化剂上的等离子体活化态n(a)加氢合成氨反应起着关键性作用,是dbd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合成氨的主反应过程。
[Abstract]:Ammonia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asic chemical industr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 In addition to being used for nitrogenous fertilizer and chemical products , ammonia will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sustainable energy sources in the future .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 ( 1 ) The catalyst activity sequence is : ru / l - mgoru / alfate 3l - mgo - 3h - mgo .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 ( 1 ) The optimum ratio of the catalyst activity is : ru / l - mgoru / alfate 3l - mgo - 3h - mgo . Th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 ( 1 ) The optimum n2 / h2 volume ratio is 2 : 1 under normal pressure . ( 3 )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plasma - catalyzed synthesis of ammonia , three processes ( three - step method synthetic ammonia ) for the decomposition of ammonia in the reactor were investigated . The hydroge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vated state n ( a ) on the catalyst were investigated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11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恒俊;赵阳;;合成氨工业节能减排的分析[J];科技风;2012年06期

2 温倩;;我国合成氨行业发展分析[J];化学工业;2012年10期

3 刘化章;;合成氨工业:过去、现在和未来——合成氨工业创立100周年回顾、启迪和挑战[J];化工进展;2013年09期

4 徐扬群;合成氨工业的先驱者——哈伯博士[J];现代化工;1986年01期

5 董洁高;;我国合成氨工业的进展及对我市的建议[J];天津化工;1989年01期

6 杨华,佛迎高;谈合成氨的最适宜反应温度[J];内蒙古石油化工;1994年04期

7 李琼玖;合成氨工业的前景[J];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1999年05期

8 吉仕怀;;合成氨工业[J];第二课堂(高中版);2007年12期

9 王林兆;《合成氨工业》教学实录[J];化学教学;2001年05期

10 滕静,刘宪兵;我国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治理技术及控制标准[J];中国环保产业;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化章;李小年;;催化合成氨与多相催化——合成氨是夕阳工业吗?[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刘化章;;关注合成氨工业的节能减排——新型高效催化剂的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3 刘海军;;合成氨工业“三废”处理及排放应急技术[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侯淳;李雪秦;周祖国;杨懋华;漆利娟;田丰;;带夹套横纹管折流杆换热器在合成氨工业中的应用[A];2004年全国化工、石化装备国产化暨设备管理技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周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如何育成的?——哈伯-博施合成氨法的发明与应用案例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尹先清;伍家忠;王华雄;汪文新;;合成氨废水氨氮处理技术研究[A];2002热烈庆祝全国化工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成立四十周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通讯员 苟爱仙 王博棋;石化院新型合成氨催化剂研究获突破[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郁红;合成氨:有多少潜力可以变为现实[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我国合成氨工业节能潜力大[N];中国化工报;2004年

4 闫俊荣;“五化”调转引领合成氨技术升级[N];中国化工报;2012年

5 李小林 张培信 林紫;情系合成氨工程研究[N];中国石化报;2003年

6 赖长春;钌催化剂带来合成氨技术革命[N];中国化工报;2004年

7 记者 王玲;新型催化剂助合成氨业节能减排[N];中国化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童克难;三成多落后产能要淘汰[N];中国环境报;2013年

9 张兴刚邋张建民;新技术促合成氨工业节能减排[N];中国化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诸葛绍渊;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合成氨应用基础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 韩慧;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化学合成氨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3 彭锋;合成氨清洁生产评估考核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李辉军;包埋氨氧化细菌处理合成氨工业废水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5 王燕;常压DBD的演变过程及其在合成氨研究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6 章正勇;固定化细菌处理合成氨工业废水的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志杰;钙钛矿型高温质子导体的合成及其在电化学合成氨中的应用[D];新疆大学;2005年

8 冯素敏;合成氨工业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曹树余;合成氨废水处理设计与运行控制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10 王本辉;氧化物—盐复合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合成氨中的应用[D];新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35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535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5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