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辅助聚乙烯亚胺沉积交联的复合纳滤膜制备(英文)
本文关键词: 多巴胺 共沉积 纳滤膜 耐碱性 出处:《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利用多巴胺改性构建一种简单制备荷正电复合纳滤膜,解决多巴胺类改性材料耐碱性差的问题。创新点:1.利用共沉积技术与交联反应成功制备了荷正电复合纳滤膜;相较于传统多巴胺改性膜,该复合膜的稳定性大大提高。2.经过测试表征,制备得到的纳滤膜的分离尺寸属于疏松纳滤膜范围,可用于相应尺度的分离领域。方法:1.通过多巴胺与聚乙烯亚胺共沉积,首先实现二者的表面沉积,随后通过交联剂交联制备复合膜(图1);2.对改性膜前后表面理化性质进行相应表征(表2和图3~6);3.通过测试通量和截留等性能及分析相关纳滤模型,表征该复合膜分离性能(图7和8,公式(5)和(7));4.通过长期分离测试及碱性溶液清洗,测试复合膜的稳定性和耐碱性。结论:1.成功制备了具有荷正电性的复合纳滤膜;2.通过通量和截留数据拟合分析得出该膜截留尺寸在1.5 nm和2 nm之间,属于疏松纳滤膜,可用于相应尺度分离;3.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耐碱性,应用范围更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simple positively charged composit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with dopamine modific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alkali resistance of dopamine modified materials. 1. The positive charge composit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co-deposition and cross-linking reac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dopamine modified membran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 is greatly improved. 2. The separation size of the prepare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belongs to the loos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Method: 1.Through co-deposition of dopamine and polyethyleneimide, the surface deposition of dopamine and polyethyleneimine can be realized. Then the composite membrane was prepared by crosslinking with crosslinking agent (fig. 1 / 2).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 before and after the modified membrane were characterized (Table 2 and fig. 3). The flux and retention properties were tested and the related nanofiltration models were analyzed. The separation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 (figs. 7 and 8, formula 5) and the composite membrane were characterized by long term separation test and alkaline solution cleaning. The stability and alkalinity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 were tested. Conclusion: 1. The composit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with positive charge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Through the fitting analysis of flux and interception data, it was found that the size of the membrane was between 1.5 nm and 2 nm, which was a loos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The composite membrane has good stability, alkali resistance and wide application range.
【作者单位】: MOE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s.51273176 and 51573159)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No.2016QNA4032),China
【分类号】:TQ051.8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敏,王占生,候立安;纳滤膜污染的分析与机理研究[J];水处理技术;1998年06期
2 俞三传,张建飞,蔡惠如;纳滤[J];膜科学与技术;1999年02期
3 万金保;纳滤膜处理酸洗废液新工艺[J];膜科学与技术;2000年03期
4 吴舜泽,王宝贞;荷电纳滤膜对有机物的分离(一)[J];水处理技术;2000年05期
5 叶蕾,蒲通;纳滤膜技术及其应用[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0年02期
6 俞三传,陈小良,潘巧明,金可勇,高从土皆;多糖纳滤浓缩初步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1年01期
7 宫慧慧,高群玉,陈惠音;纳滤膜技术在食品和发酵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02年10期
8 刘玉荣,陈一鸣,陈东升;纳滤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化工装备技术;2002年04期
9 姚国英;纳滤膜材料及其应用[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邢丽贞,孔进,张克峰;纳滤在纺织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J];净水技术;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景雯;;纳滤膜技术及其应用[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孙凯;邢锴;;纳滤膜对双组分无机盐溶液离子脱除模型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3 张守海;蹇锡高;杨大令;;新型耐高温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4 谢景源;杜启云;王薇;;有机纳滤膜的制备技术[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5 赵理;于坤;许振良;胡登;;新型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侯立安;左莉;张少军;刘晓敏;;纳滤膜的污染成因及防止技术研究[A];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彦彦;袁其朋;杨晓进;;Desal-DK膜在有机溶剂中的纳滤性能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8 杜海波;冉祥军;;纳滤膜污染原因分析及运行管理[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9 阮振刚;张国俊;纪树兰;刘忠洲;;多层自组装纳滤膜及其稳定性能[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10 许建东;杜启云;王薇;;辐照法制备纳滤膜的性能研究[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英;吉林高新区国家专利产品京城亮相获好评[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2 吴启东;纳滤膜装置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中示范应用[N];科技日报;2006年
3 苏红玫 刘庆东 邹蕴 张继伟;企业自主创新:我研发 我收获[N];吉林日报;2009年
4 马敬勇;鲁抗医药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记者 许凌 通讯员 王准;金赛科技攻克高效纳滤膜技术[N];经济日报;2006年
6 记者 苏红玫 李静;神奇一滤 污水变清[N];吉林日报;2012年
7 张轩;“绿色”与“科技”的完美结合[N];中国矿业报;2008年
8 陈璞;“绿色创想”助力北京奥运[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记者 尤志卉;“科学家老板”扎堆园区创业[N];苏州日报;2010年
10 张莫;“绿色”与“科技”的完美结合[N];经济参考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丽米拉·艾克拜尔;HTCC-Ag/PES纳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于山山;聚苯并咪唑耐溶剂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姜雯丽;国产纳滤膜淡化高砷苦咸水及膜污染清洗方法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徐子潇;磁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附液的处置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董蕾茜;基于原位植入法的纳米材料改性超滤膜和纳滤膜制备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6 吴桐;纳滤海水软化中试工艺优化及结垢趋势预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陈智文;丝胶复合纳滤膜的制备与分离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8 马碧荣;低压大通量纳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9 张涛;荷电纳滤膜改性及其脱盐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10 陈坚锐;基于改性含氰基聚合物的复合纳滤膜的制备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35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535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