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锆英石基复相陶瓷坩埚的抗铅腐蚀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 铅腐蚀 承烧坩埚 损坏机理 抗铅腐蚀性能 出处:《中国陶瓷》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氧化铝(高强度、高膨胀系数、耐腐蚀相材料)、锆英石(高耐腐蚀、中等膨胀系数)过渡相材料、低膨胀相材料复合方式,研制氧化铝-锆英石基复相陶瓷坩埚,通过在压电陶瓷烧料及烧成使用过程中被破坏后的物相、显微结构的检测,分析承烧坩埚在使用过程中被铅腐蚀而损坏的机理,研究物相组成、力学性能、显微结构对承烧坩埚抗铅腐蚀性能的影响。
[Abstract]:Alumina / zircon based multiphase ceramic crucible was developed by means of alumina (high strength, high expansion coefficient, corrosion resistant phase material), zircon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medium expansion coefficient) transition phase material and low expansion phase material. Based on the detection of the phase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piezoelectric ceramic during the burning and firing process, the mechanism of the damage caused by lead corrosion in the burning crucible was analyzed, and the phase composi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on lea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intering Crucible.
【作者单位】: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分类号】:TQ1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鹿苹;;盐溶液中控制钛和钛——镍合金腐蚀性能的因素[J];井矿盐技术;1975年03期
2 阴士杰;;低合金铁—铬—铝钢在海水中的腐蚀性能[J];井矿盐技术;1978年04期
3 沈峰;黄向东;李强;刘旭俐;;复相陶瓷蒸发舟的研究进展[J];中国陶瓷;2006年02期
4 阚艳梅,靳喜海;复相陶瓷的内在增韧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陶瓷学报;1998年04期
5 辜萍,傅正义,王为民;复相陶瓷的制备与研究[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樊宁,艾兴,邓建新,高子辉;复相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仿真预测[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7 邵刚勤,段兴龙,袁润章;纳米陶瓷、复相陶瓷及纳米复相陶瓷[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3年02期
8 周振君;郭艳杰;杨正方;;四方氧化锆多晶/氧化铝(板晶)复相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7年02期
9 林旭平;马景陶;张宝清;邓雪萌;;Y-Ce-TZP/Al_2O_3复相陶瓷空气环境下退火的相变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1期
10 刘国全;王巍;谢志鹏;;制备CoAl_2O_4/ZrO_2复相陶瓷及微观结构[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正光;顾涛;;高岭土在制备新型复相陶瓷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国军;金宗哲;;反应合成复相陶瓷物相生成机理研究[A];94'全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金属/陶瓷封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3 ;口头报告 一、陶瓷微粉的制备与处理[A];第十四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6年
4 孙帅;徐强;朱时珍;刘玲;刘颖;;放电等离子工艺制备共晶配比Al_2O_3/GdAlO_3复相陶瓷[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5 吴建锋;冷光辉;徐晓虹;刘升升;;用于太阳能热发电输热管道的红柱石基复相陶瓷的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6 侯永伸;王建江;许宝才;娄鸿飞;蔡旭东;;团聚粉初始粒径对自反应淬熄法制备空心复相陶瓷微珠吸波剂的影响[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复合材料与节能减排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刘艳改;贾德昌;周玉;;LiTaO_3/Al_2O_3复相陶瓷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余龙文;陈呜宇;曾照强;苗赫濯;江作昭;;无压烧结Al_2O_3/nano-Si_3N_4复相陶瓷力学性能的改善[A];94'全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金属/陶瓷封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9 杜丕一;陈祖煌;董艳玲;翁文剑;韩高荣;宋晨路;沈鸽;;渗流型铁电/铁磁高性能复相陶瓷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郭兴忠;程本军;杨辉;;锆溶胶制备及其对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华;机械合金化制备TiB_2-TiC复相陶瓷及其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孙川;B_4C基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及抗弹能力测试[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朱德贵;热等静压原位合成Ti_3SiC_2/SiC复相陶瓷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刘坤;先驱体转化氮化物透波复相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祖宇飞;TiO_2掺杂Al_2O_3-ZrO_2复相陶瓷烧结及超塑变形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余明清;氧化锆—氧化铝复相陶瓷的结构、性能与磨损机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刘小强;复相陶瓷的结构与性能[D];浙江大学;2003年
8 焦宝祥;注凝成型制备高性能氧化铝一氧化锆复相陶瓷[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9 李明忠;钛酸铝/氧化铝复相陶瓷及其梯度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苗洋;ZrB_2/SiBCN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抗氧化与耐烧蚀机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艳;注凝成型制备莫来石增强磷酸铬铝复相陶瓷的工艺及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姬卢东;铁电/介电复相陶瓷的原位制备及其介电性能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3 柳丽敏;多层化核—壳结构生物活性复相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李声延;MgO-Y_2O_3纳米复相陶瓷的制备与表征[D];东北大学;2014年
5 王丙军;20%wt ZrO_2/Al_2O_3复相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D];青海大学;2016年
6 彭旭;AlN-BN复相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张鹤;(α’+β’)-Sialon复相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赵杨;热压烧结制备ZrC/SiBCN复相陶瓷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涂友良;莫来石增强磷酸铬铝复相陶瓷的成型工艺及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10 徐祥瀚;基于溶胶—凝胶无压烧结制备BN-SiC的组织与性能[D];沈阳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44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54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