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金刚石复合涂层的结构优化及基础磨削性能
本文选题:Ni-金刚石复合涂层 切入点:电沉积 出处:《材料导报》2017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电沉积技术在304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Ni-金刚石复合涂层。通过金刚石掺入量、加厚镀时间优化了金刚石复合涂层结构,利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仪研究了优化后的金刚石复合涂层对不同材料偶件(GCr15、SiC、304不锈钢)的磨削性能。结果表明:金刚石掺入量为1.5g/L时,金刚石上砂均匀且密集;加厚镀15min时,金刚石埋入率约为2/3,附着强度较好,适合磨削加工;GCr15、SiC、304不锈钢3种材料偶件的磨损体积依次减小,分别为:0.353 76mm~3、0.315 90 mm~3、0.194 01 mm~3,金刚石复合涂层对GCr15有较好的磨削性能;金刚石复合涂层磨削GCr15、SiC、304不锈钢均发生了磨粒磨损,此外,GCr15还发生了微弱的化学磨损,不锈钢发生了较明显的化学磨损和粘着磨损。
[Abstract]:Ni-diamond composite coating was prepared on 304 stainless steel substrate by electrodeposition technology. The structure of diamond composite coating was optimized by diamond content and thickening time. The grinding properties of the optimized diamond composite coating on GCr15SiC304stainless steel were studied by using a ball disk friction and wear tes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nd on diamond was uniform and dense when the diamond content was 1.5 g / L, and when the diamond was thickened for 15 min, The diamond embedding rate is about 2 / 3, and the adhesion strength is better. The wear volume of the coupling parts of GCr15SiC304stainless steel for grinding is reduced successively, which is 0.35376mm / 30.315 mm / 30.31590mm / 0.19401 mm / 3 respectively. The diamond composite coating has better grinding performance to GCr15. The abrasive wear of GCr15SICP 304 stainless steel was observed by diamond composite coating grinding. In addition, the chemical wear of GCr15 was weak, and the chemical wear and adhesion wear of stainless steel were obviou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1153)
【分类号】:TG580;TQ1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中翥;梁静秋;郑娜;贾晓鹏;李桂菊;;掺氮金刚石的光学吸收与氮杂质含量的分析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11期
2 宋月清;夏扬;谢元锋;林晨光;郭志猛;曲选辉;;金刚石热管理材料的研究进展[J];超硬材料工程;2010年01期
3 王至炎;金刚石的光学选矿[J];建筑材料工业;1963年05期
4 陈昭威;提高烧结多晶金刚石质量的途径[J];人工晶体;1982年01期
5 林增栋;金刚石表面的金属化[J];磨料磨具与磨削;1987年02期
6 焦魁一;国外金刚石聚结体的研制技术[J];磨料磨具与磨削;1987年05期
7 何晓军;;金刚石表面渗覆金属层的研究[J];地质与勘探;1987年03期
8 A·T·Collins,曹承安 ,郑玉琢;新金刚石科学与技术[J];磨料磨具与磨削;1990年03期
9 王岚,高学绪;金刚石表面的金属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10 王艳辉,王明智,臧建兵;金刚石真空微蒸发镀钛技术新进展及应用[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廖道达;陆德强;刘文燕;邱君苑;;金刚石锦上添花[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2 郑云龙;杨志军;曾祥清;艾群;彭明生;;金刚石典型表面形貌的形成与环境意义[A];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超;揭晓华;徐江;陶洪亮;魏菊;;双阴极等离子溅射金刚石显微结构研究[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刘鹏;谢水生;李木森;郝兆印;程开甲;;新型碳源高温高压合成及外延金刚石[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合金加工学术委员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志军;彭明生;蒙宇飞;苑执中;张恩;;铁基合金-氢预处理石墨系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的研究及其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廖源;沈维康;王冠中;余庆选;马玉蓉;方容川;;掺氮气氛下CVD金刚石的场致发射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7 袁定胜;刘应亮;李颖;张静娴;;化学镀Cu-Ni-P金刚石复合材料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化学镀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杨志军;彭明生;李红中;陈军;林峰;石贵勇;蒙宇飞;付伟;;Fe-C(H)系与Ni-C系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品级的对比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元刚;唐致远;徐强;张晓阳;柳勇;;高能球磨法制备Ni(OH)_2及其电化学性能[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珊珊;金刚石薄膜电极的制备及其在铝电解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2 许蓬子;金刚石材料逆向磨损去除加工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胡强;生长型金刚石聚晶的高温高压合成及其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周林;掺硫粉末体系中工业金刚石的高温高压合成[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丽;高温高压金刚石生长机理的价电子理论及热力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6 王美;基于生物传感器应用的掺硼金刚石电极共价修饰[D];山东大学;2009年
7 高峰;高品级超细颗粒金刚石的高温高压合成[D];吉林大学;2008年
8 苑泽伟;利用化学和机械协同作用的CVD金刚石抛光机理与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多生;大尺寸金刚石厚膜球冠制备机理与工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刘万强;柱状工业金刚石的高温高压合成与表征[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婷;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金刚石生长过程的差异性及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2 刘向红;n型掺杂金刚石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卫陈龙;金刚石表面金属化及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微波烧结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林佳志;摩擦化学抛光单晶金刚石的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孙鹏;金刚石中NV与Ns缺陷相互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薛丽沙;人造金刚石表面镀覆及应用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6年
7 高鸽;金刚石生长及加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徐胜;磨粒改性对固结磨料垫研磨蓝宝石性能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9 丁金;金刚石薄壁钻头钻磨氮化硅陶瓷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10 高攀;金刚石真空窗口的制备[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11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61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