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微生物沉积碳酸钙修复混凝土裂缝抗渗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7 05:06

  本文选题:混凝土裂缝 切入点:微生物 出处:《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混凝土开裂引起的渗漏是困扰工程界的一大难题,利用微生物的酶化作用诱导碳酸钙沉积封堵混凝土裂缝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浇筑了9个混凝土试件,选取不同裂缝宽度、深度、缝内是否填介质和不同钙源溶液等4项影响参数.首先,采用微生物灌浆的方法对裂缝进行封堵,记录每个试件灌浆的次数;然后对修复后裂缝的抗渗承压能力进行测试.对正交试验的均值和极差分析表明:裂缝的宽度和深度是影响封堵和抗渗承压能力的关键因素.裂缝的宽度越小、缝越深,灌浆次数越少,抗渗承压能力也越高.裂缝中填充介质加速了裂缝的封堵,同时抗渗承压能力也有所提高.用氯化钙作为钙源要比其它两种钙源封堵灌浆次数略有减少,抗渗承压能力提高也有限,考虑到氯化钙对钢筋的锈蚀作用,工程中应慎用.
[Abstract]:The leakage caused by concrete cracking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engineering field. The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o use microbial enzyme to induce calcium carbonate deposition to seal the cracks of concrete. In this experiment, 9 concrete specimens were cast by orthogonal test, and different crack width and depth were selected. Whether to fill the medium and different calcium source solution in the crack or not. Firstly, the method of microorganism grouting is used to seal the crack and record the grouting times of each specimen. The analysis of the mean value and the range difference of the orthogonal test shows that the width and depth of the fracture ar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aling and impermeability. The smaller the crack width, the deeper the fracture. The less grouting times, the higher the impermeability. The filling medium in the cracks accelerates the sealing of the cracks and improves the impermeability. The filling times of calcium chloride as calcium source are slightly less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wo calcium sources. In view of the corrosion effect of calcium chloride on steel bar, it should be used carefully in engineering.
【作者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
【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12GSF12203)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3075)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忠,秦本东,罗运军;磁化水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试验研究[J];建井技术;2004年01期

2 李志鹏;;磁化水提高混凝土强度的研究[J];煤炭工程;2005年12期

3 王英;刘志军;;浅谈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防裂缝措施[J];黑龙江冶金;2008年04期

4 谭臣义;高峰;;浅谈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J];价值工程;2011年10期

5 李向阳,方文俊;梁柱结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J];陕西煤炭;2005年02期

6 肖松鹤;;浅谈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J];混凝土世界;2011年07期

7 许勇;;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验收与评定[J];铜业工程;2011年03期

8 常林在;;混凝土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年24期

9 宣怀平,俞海勇;以粉煤灰为基材的优质混凝土掺和材料的研究开发[J];粉煤灰;2000年05期

10 张苑竹;魏新江;;海洋环境耐久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研究[J];混凝土;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海祥;武建华;唐明;;混凝土分段曲线受压损伤模型[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2 陈新华;陈小静;;浅谈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3 万志钢;李波;;正确理解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中的若干概念[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郅磊;胡博;;混凝土硫酸镁侵蚀的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5 韩建国;胡益彰;阎培渝;;混凝土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强度发展历程研究[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6 吴从超;白绍良;;利用混凝土高应变损伤累积本构模型的模拟分析[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永胜;李雁英;;超长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8 耿双林;兰新保;;混凝土的质量控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袁海军;;剪压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戎君明;;混凝土强度验评方法的合理性探讨[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启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N];伊犁日报(汉);2009年

2 谢江涛 王芳;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N];建筑时报;2006年

3 王治;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N];伊犁日报(汉);2007年

4 宋森华邋李文龙 朱炳达;楼屋面裂缝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N];建筑时报;2007年

5 金灿华;浅谈超长结构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N];中华建筑报;2006年

6 林宗寿;防止混凝土钢筋锈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建材报;2011年

7 浙江泰舜建设有限公司 范国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N];建筑时报;2007年

8 杨勇;屋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N];伊犁日报(汉);2007年

9 肖建勋;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N];中国建设报;2007年

10 江苏大汉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开文;浅谈浇楼板裂缝的预防与处理[N];大众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祝明桥;混凝土薄壁箱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与分析[D];湖南大学;2004年

2 张玉敏;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3 李浩;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不确定性分析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黄胜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开裂的形变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毛达岭;500MPa级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凯;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式涵洞破坏形态与承载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马倩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废水池设计与施工工艺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晨;围压作用下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刘超琼;隐蔽裂缝对混凝土波动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汪本刚;一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设计方法的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6 李润林;某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与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彭兆雄;单轴拉伸疲劳损伤混凝土中的氯离子传输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8 钟卿瑜;CFRP-PCPs复合筋混凝土偏压柱受力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5年

9 李冬冬;铁路混凝土简支T梁桥检测与加固方案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10 杨志军;钢—混凝土组合楼层传力分析及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23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623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9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