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萃取精馏法分离乙酸乙酯-正庚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9 18:36

  本文选题:萃取精馏 切入点:乙酸乙酯 出处:《现代化工》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萃取精馏法,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萃取剂分离乙酸乙酯-正庚烷的共沸物系。利用溶剂选择原理和UNIFAC基团贡献法筛选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萃取精馏的萃取剂,同时通过常压下乙酸乙酯-正庚烷体系和加入萃取剂N-甲基吡咯烷酮后的气液平衡实验,证明N-甲基吡咯烷酮能够打破共沸。并进行间歇萃取精馏实验,填料塔理论塔板数为35,回流比1.0,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98.3%的正庚烷,回收率为73.4%。最后在Aspen Plus软件帮助下研究N-甲基吡咯烷酮连续萃取精馏分离乙酸乙酯-正庚烷物系的工艺流程,萃取精馏塔塔顶正庚烷的质量分数可达99.5%,溶剂回收塔塔底回收纯N-甲基吡咯烷酮套用,为进一步的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Abstract]:The azeotropic system of ethyl acetate and n-heptane was separated by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with N-methylpyrrolidone (NMP) as extractant. The solvent selection principle and UNIFAC group contribution method were used to select N-methylpyrrolidone as extractant for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proved that N-methylpyrrolidone could break the azeotrope by the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experiment of ethyl acetate / n-heptane system and the addition of the extractant N-methylpyrrolidone under normal pressure, and the batch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packed column with theoretical tray number of 35 and reflux ratio 1.0, n-heptane with a mass fraction of 98.3% can be obtained and the recovery rate is 73.40.At last, the process of separation of ethyl acetate and n-heptane by continuous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of N-methylpyrrolidone with the help of Aspen Plus software is studied. The mass fraction of n-heptane at the top of the column can reach 99.5 and the solvent recovery tower bottom can recover pure N-methylpyrrolidone for use,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furthe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分类号】:TQ02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鹏,邬慧雄,朱思强;分批萃取精馏技术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01年07期

2 崔现宝,杨志才,冯天扬;萃取精馏及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1年04期

3 肖斌,肖文,罗建军,张猛,李波;间歇萃取精馏技术和进展[J];广州化工;2002年01期

4 肖文,李中柱,卢勇;分批间歇萃取精馏技术的进展[J];化工时刊;2003年06期

5 刘建新,肖翔;萃取精馏技术与工业应用进展[J];现代化工;2004年06期

6 张志刚,徐世民,李鑫钢,张卫江;间歇萃取精馏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4年09期

7 王明达;李文秀;周洋;;带有中间储罐的间歇萃取精馏的模拟研究[J];化学工程师;2006年12期

8 周洋;李文秀;王明达;;复合式间歇萃取精馏模拟与实验研究[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叶青;裘兆蓉;钟秦;;分隔壁萃取精馏塔分离醋酸水溶液的模拟[J];化学工程;2007年06期

10 宋海华;张学岗;冯国红;;萃取精馏溶剂的选择(Ⅱ)模糊综合评判方法[J];化工学报;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寇春霞;徐勇;刘峰;;对水-异丁醇萃取精馏溶剂选择的预测[A];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白鹏;邵想想;;带塔底储罐的间歇萃取精馏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塔器及塔内件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白鹏;华超;李鑫刚;赵丽娟;盛敏;;间歇萃取精馏法分离异丙醇—水[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4 崔现宝;黄悦;周金波;杨志才;;乙腈—水体系的间歇萃取精馏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5 韩银成;张志刚;陈义洋;陈立峰;;三元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分离过程[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6 李群生;张继国;王宝华;倪健;;离子液体应用于乙酸乙酯-乙醇体系萃取精馏的流程模拟[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7 张继国;李群生;黄小侨;王宝华;倪健;;离子液体应用于乙酸乙酯-乙醇体系萃取精馏[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8 杨志才;张志刚;崔现宝;苏明明;;萃取精馏中二元混合溶剂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张兴刚;萃取精馏技术升级粗苯回收[N];中国化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华超;间歇萃取精馏新操作方式及相关应用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李文秀;间歇萃取精馏分离最低共沸物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冯惠生;间歇萃取精馏过程强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崔现宝;带有中间储罐塔的间歇萃取精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1年

5 王文华;萃取精馏技术强化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6年

6 韩檬;间歇萃取精馏混合溶剂的分子设计及过程的动态模拟[D];天津大学;2007年

7 张志刚;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宋静;环境友好的分离过程溶剂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立峰;间歇萃取精馏新操作方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许宪硕;萃取精馏分离甲醇—苯二元共沸物[D];天津大学;2012年

3 沈洋;醋酸乙烯—甲醇萃取精馏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优化与控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4 梁凯;能量节约型萃取精馏过程的研究:设计与优化[D];天津大学;2015年

5 刘欢;以离子液体和分子液体混合溶剂为萃取剂萃取精馏分离乙腈—水共沸物[D];天津大学;2015年

6 王嘉琦;萃取精馏分离乙酸乙酯复杂体系的模拟与优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翰;双溶剂口的双釜间歇萃取精馏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夏珊珊;隔离壁精馏塔萃取精馏的研究[D];江苏工业学院;2007年

9 王巧焕;萃取精馏过程溶剂筛选的分子设计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赵丽娟;双再沸器间歇萃取精馏[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35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635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6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