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表面污垢形成过程模拟研究
本文选题:结晶型污垢 切入点:阻垢 出处:《苏州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换热器表面形成的污垢会引起大量的能源浪费和成本消耗,众多研究者努力探索污垢生长过程的机理以及减少污垢的方法。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可以通过调节换热器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溶液化学成分和操作条件等抑制或阻止污垢生长,但这通常需要大量、漫长的实验过程。如果能有一个的数学模型准确模拟污垢生长过程,将会简化污垢研究的复杂过程。从模型中能够得到全面的三维动态数据,这些数据一般很难通过实验手段获得,这将有助于理解污垢生长过程的机理。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1.用一种新型CFD模型模拟结晶型污垢的生长过程。方法是把连续的污垢生长过程用一系列的稳态过程代替。这种特殊的模拟方法涉及连续流体的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热量守恒。该模型还考虑了污垢层的变化与流体流动、污垢生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研究硫酸钙在换热器表面的污垢生长,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高度吻合,证明了该模拟的有效性。另外,该模型还定量研究了溶液化学成分和操作条件等对污垢热阻的影响。该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可被用于探索有效减少污垢甚至消除污垢的策略。2.通过X射线衍射或扫描电镜等设备可以检测到换热器表面的污垢有着复杂的结构。污垢层的结构同时也决定了流体的流动状态,污垢生长动力学和传热过程。然而,到目前为止,研究污垢生长过程的模型都建立在把换热器表面的污垢层看做是流体不能流过的、具有均一孔隙率结构的基础上。为了定量计算污垢层的结构对污垢生长的影响,这一部分研究了四种代表性污垢层的结构:流体不能流过的、均一的孔隙结构(简称Ho Im);流体不能流过的、不均一的孔隙结构(简称He Im);流体能流过的、均一的孔隙结构(简称Ho Pe);流体能流过的、不均一的孔隙结构(简称He Pe)。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这四种模型表现出在流体流动速率、温度分布和污垢热阻方面的明显不同。从四种模型的不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研究换热器表面污垢生长过程的数学模型应该把污垢层的结构考虑进去,而最符合实际的污垢层的结构是流体能流过的、不均一的孔隙结构。
[Abstract]:Foul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heat exchangers can lead to a large amount of energy waste and cost consumption. Many researchers have trie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fouling growth and methods to reduce fouling. It has been found that dirt growth can be inhibited or prevented by regulating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 of the heat exchanger,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olution and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A long experimental process. If there is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fouling growth process, it will simplify the complex process of fouling research. These data are generally difficult to obtain experimentally, This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fouling growth proces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A new CFD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growth process of crystallized fouling. Instead of a series of steady-state processes, this particular method of simulation involves the conservation of mass in a continuous fluid. Momentum conservation and heat conservation. The model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ariation of fouling layer and fluid flow and fouling growth. The simulated study on the fouling growth of calcium sulfate on the surface of heat exchanger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validity of the simulation is proved. The model also quantitatively studies the effects of solu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fouling thermal resistance. As an effective tool,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explore strategies to effectively reduce and even eliminate foul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fouling layer also determines the flow state of the flui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fouling layer can be detected by means of a projector or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o detect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foul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heat exchanger. Fouling growth 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processes. However, so far, models of fouling growth have been based on treating the fouling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heat exchanger as a fluid that cannot flow through. On the basis of homogeneous porosity structure, 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calculate the influence of fouling layer structure on fouling growth, this part studies the structure of four representative fouling layers: fluid can not flow through, Homogeneous pore structure (Ho Iman for short; fluid impassable, heterogeneous pore structure for short; fluid flow, homogeneous pore structure; fluid flow, Under the same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four model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luid flow rat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fouling thermal resistance. The structure of the fouling layer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fouling growth process on the surface of the heat exchanger.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05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焰;谈金属对流换热器效率的评价[J];冶金能源;1991年03期
2 赵成红;;空气换热器结构的改进[J];化工设备设计;1991年04期
3 郝锦晋;浅谈节能高效的设备——半即热式换热器[J];山西食品工业;2003年02期
4 陈朝晖,王远成;不结垢换热器初探[J];小氮肥设计技术;2003年04期
5 高红,陈旭,朱企新;微型换热器研究进展[J];化工机械;2004年04期
6 赵丽君;孔松涛;;换热器整体模型的数值研究方法[J];浙江化工;2008年02期
7 邓先和;蒋夫花;;换热器在大型化发展中的深度换热问题讨论[J];硫酸工业;2009年06期
8 郭崇志;肖乐;;换热器流固传热边界数值模拟温度场的顺序耦合方法[J];化工进展;2010年09期
9 郑雪苹;孙俊杰;李宝安;;新型换热器的发展趋势[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14期
10 衡海祥;李吉昌;闫菊芳;;浅议化工企业换热器结垢的清理[J];纯碱工业;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世平;刘丰;郭宏新;;高效特型管换热器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杨文峰;;锆换热器的设计和制造技术[A];全国第四届换热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汪波;茅靳丰;耿世彬;韩旭;魏鹏;;国内换热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第四届全国人防工程内部环境与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秋炀;曾敏;张冬洁;杨剑;王秋旺;;高温换热器研究开发进展[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陈磊;苑中显;;关于换热器冷、热流体流速匹配的寻优问题[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唐浩;;高效小温差换热器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A];2013年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绿色能源技术研讨会暨环保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换届(第三届)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张平;;石化行业压缩机级间换热器检测方法[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8 姚杨;宋艳;;污水源热泵系统中多级淋激式换热器的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文集[C];2004年
9 郭佳;崔国民;吕岩岩;高孝忠;;变工况下多股流换热器通道排列设计工况点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余晓明;徐亮;邵乃宇;;空调换热器的性能试验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张子瑞 通讯员 孙艳玲;国内首台超大型换热器研制成功[N];中国能源报;2009年
2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 汪建业 四平市换热器协会会长 任俊超;四平——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国换热器城[N];吉林日报;2010年
3 危良才;环缝式高温金属换热器[N];中国建材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刁乃仁;地热换热器的传热问题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清华大学;2005年
2 周森泉;换热器温差场均匀性原则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1995年
3 柳雄斌;换热器及散热通道网络热性能的火积分析[D];清华大学;2009年
4 董涛;微管道换热器内微流体的流动与换热[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文键;基于PIV技术的换热器内部场分布特性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6年
6 王润涛;机房用乙二醇换热器优化控制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7 王伟平;大型冷箱内换热器及其配管系统的流体均配与传热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杜春涛;矿井回风喷淋换热器气液两相流仿真及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9 魏唐棣;地源热泵地下套管式埋管换热器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10 郑继周;弹性管束换热器各组件动态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晓懿;一种热交换器的设计及在低温下的可靠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蔡玲玲;燃气锅炉冷凝换热器传热与流动特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3 张振涛;利用热泵系统回收矿井排风余热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张锋;换热器表面污垢形成过程模拟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杨俊威;水产品解冻冷能回收用换热器开发研制[D];浙江大学;2015年
6 蒋金云;聚合物微型换热器传热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7 段会军;地下冷冻墙换热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段宏悦;错流微型换热器内导热影响的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李珍;换热器设备的建模与仿真[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10 聂三希;原表面微小通道换热器进气结构设计及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41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64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