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赫兹石墨烯超常媒质的可调谐电磁诱导透明研究
本文选题:太赫兹 切入点:石墨烯 出处:《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太赫兹(THz)超常媒质电磁诱导透明(EIT)是一种在THz波段用人造周期性结构单元形成的电磁现象,其在THz传输的频域谱上具有一个典型的透明窗口,对于慢光、光存储以及光传感的实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周期性结构单元形状和尺寸的固定使得EIT的透明窗口相对固定,无法进行动态调制,大大制约了器件功能的实现。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的一些可调谐EIT实现方式不易、调制深度不足的特点,利用石墨烯在不同外加偏压下具有变化较大的电导率的属性,提出了两种基于石墨烯的可调谐EIT超常媒质结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金-石墨烯交叉型EIT超常媒质结构,该结构由内部的金开口环结构和外部的闭合石墨烯环结构相互嵌套而成。为了分析EIT的形成机理,采用数值仿真软件分别对单独的金结构和石墨烯结构进行谐振特性研究,对形成的EIT谐振谷和透明峰处的表面电流进行监测,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明-暗模式耦合的特点。通过改变石墨烯的费米能级,金-石墨烯结构呈现出不同的EIT响应特点,并对EIT的可调谐特性进行分析,计算透明窗口处的调制深度以及相应的群延迟,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实现幅值调制和慢光调制。2、为了获得EIT固定频率处透明峰的动态调制以及更大的调制深度,提出一种石墨烯-石墨烯超常媒质结构,该结构由左侧的石墨烯短线条和右侧的双闭合石墨烯环组合而成。采用数值仿真软件优化左右石墨烯间的相对距离,在此基础上,分析EIT的形成机理并证明了该结构明-明模式耦合的特点。通过同时改变左右两侧石墨烯结构的费米能级,石墨烯-石墨烯结构呈现出不同的EIT响应特点,并对EIT传输与吸收的可调谐特性进行分析,计算透明窗口处的调制深度以及群延迟的大小。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实现在固定频率处透明峰的幅值调制和慢光调制,并具有更大的调制深度。3、提出一种二粒子耦合模型并与仿真得到的EIT曲线进行拟合,拟合曲线与数值仿真曲线匹配度良好。拟合结果表明二粒子耦合模型及耦合模式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Abstract]: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ed transparency of terahertz (THZ) medium is a kind of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on formed by artificial periodic structure unit in THz band. It has a typical transparent window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spectrum of THz transmission, for slow light. The realization of optical storage and optical sens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However, due to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periodic structure unit, the transparent window of EIT is relatively fixed and can not be dynamically modulate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evice function is greatly restricted. In this paper, some tunable EIT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not easy to be realized and the modulation depth is insufficient. In this paper, the graphene has the properties of varying conductivity under different applied bias voltage. Two kinds of tunable EIT supernormal medium structures based on graphene are proposed. The main research work is as follows: 1. A gold-graphene cross-type EIT supernormal medium structure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IT, the resonant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gold structure and graphene structure are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The surface current of the formed EIT resonance valley and transparent peak is monitor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dark mode coupling. By changing the Fermi level of graphene, the gold-graphene structure present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IT response. The tunable characteristics of EIT are analyzed, the modulation depth at transparent window and the corresponding group delay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tructure can realize amplitude modulation and slow light modulation. In order to obtain the dynamic modulation of transparent peak at fixed frequency of EIT and to increase the modulation depth, a novel graphene graphene supernormal medium structure is proposed. The structure consists of short graphene lines on the left and double closed graphene rings on the right. The relative distance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graphene is optimiz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IT is analyz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open and open modes are proved. By simultaneously changing the Fermi level of the graphene structure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the graphene graphene structure presents different EI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The tunable characteristics of EIT transmission and absorp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modulation depth and group delay at the transparent window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can realize the amplitude modulation and slow light modulation of the transparent peak at fixed frequency. A two-particle coupling model is proposed and fitted with the simulated EIT curve. The fit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particle coupling model an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mode are accurate.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127.11;O4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强;包信和;;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2 万勇;马廷灿;冯瑞华;黄健;潘懿;;石墨烯国际发展态势分析[J];科学观察;2010年03期
3 李宗红;;石墨烯——二维碳的奇妙世界[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常艳丽;陈胜;曹傲能;;压力促进氧化石墨烯水热还原反应的机理[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李娜;;石墨烯取代硅,前景预测被批乐观[J];科技导报;2011年16期
6 刘霞;;神奇材料石墨烯[J];今日科苑;2011年14期
7 张文毓;全识俊;;石墨烯应用研究进展[J];传感器世界;2011年05期
8 刘霞;;石墨烯:硅的“终结者”?[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9期
9 ;科学家观察到石墨烯内电子间相互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7期
10 于桂亮;黄书腾;;浅析石墨烯的性质与应用前景[J];科技风;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成会明;;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探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钱文;郝瑞;侯仰龙;;液相剥离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甲;胡平安;王振龙;李乐;;石墨烯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4 赵东林;白利忠;谢卫刚;沈曾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沈志刚;李金芝;易敏;;射流空化方法制备石墨烯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冕;钱林茂;;石墨烯的微观摩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孝松;;碳化硅表面的外延石墨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震;;后石墨烯和无机石墨烯材料:计算与实验的结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琳;周璐珊;李波;吴迪;彭海琳;刘忠范;;石墨烯光化学修饰及尺寸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耀;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刘霞;韩用石墨烯制造出柔性透明触摸屏[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艳红;“解密”石墨烯到底有多奇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們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石墨烯未来应用的十大猜想[N];电脑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石墨烯贵过黄金15倍 生产不易炒作先行[N];证券时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石墨烯 何以结缘诺贝尔奖[N];计算机世界;2010年
7 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夏永祥 陈海泉 张光杰;石墨烯在泰实现产业化[N];泰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纪爱玲;石墨烯:市场未启 炒作先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科竞;再说石墨烯的是与非[N];北京商报;2011年
10 王小龙;新型石墨烯材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敏;双层石墨烯的电和磁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罗大超;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分离与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唐秀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王崇;石墨烯中缺陷修复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盛凯旋;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伊丁;石墨烯吸附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梁巍;基于石墨烯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王义;石墨烯的模板导向制备及在电化学储能和肿瘤靶向诊疗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刘明凯;带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刘勇;智能化及掺杂改性石墨烯的研究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晓伟;碳化硅外延石墨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苗伟;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蔡宇凯;一种新型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器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金丽玲;功能化石墨烯的酶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黄凌燕;石墨烯拉伸性能与尺度效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汝盟;石墨烯热振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雷军;碳化硅上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金海;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修饰及载药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晶;高分散性石墨烯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77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67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