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熔盐法制备氮掺杂多孔炭及其催化脱硫性能(英文)

发布时间:2018-04-16 05:29

  本文选题:氮掺杂多孔炭 + 熔融盐合成技术 ; 参考:《无机材料学报》2017年07期


【摘要】:采用熔融盐合成技术,以生物质葡萄糖和富氮三聚氰胺为前驱体,成功制备得到具有发达孔隙结构(BET表面积:1355 m~2/g)和极高氮掺杂量(20.73wt%)的氮掺杂多孔炭材料。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多孔炭材料中的氮原子主要以吡咯及吡啶构型存在,这两种形态的氮原子有利于硫化氢的吸附及催化氧化。在常温、常压下,所制备氮掺杂多孔炭对硫化氢非金属催化转化为单质硫的脱除硫容高达1.10 g/g。该合成方法简便易行,有望实现氮掺杂多孔炭材料的批量和廉价制备,合成的氮掺杂多孔炭在污染物控制领域应用潜能巨大。
[Abstract]:Using melt-salt synthesis technology, using biomass glucose and nitrogen-rich melamine as precursors,The N-doped porous carbon materials with developed pore structure (BET: 1355mt / g) and extremely high nitrogen doping amount (20.73wt)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The results of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show that the nitrogen atoms in the porous carbon materials mainly exist in the configuration of pyrrole and pyridine.The nitrogen atoms in these two forms are conducive to the adsorption and catalytic oxidation of hydrogen sulfide.At room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removal capacity of nitrogen doped porous carbon for the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hydrogen sulfide to elemental sulfur is as high as 1.10 g / g.The synthetic metho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it is expected to realize the bulk and cheap preparation of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materials. The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has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pollutant control.
【作者单位】: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暨辽宁省能源材料化工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化学学院;
【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21176043,U1610105,U1610255)
【分类号】:O643.36;TQ127.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献彪;;高分子基多孔炭材料的研究进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文摘[J];炭素技术;2008年01期

3 杨阳;;新型多孔炭材料[J];技术与市场;2008年07期

4 李灿;黄正宏;张江南;康飞宇;梁吉锋;;以石油渣油为原料制备多孔炭[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5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焦制多孔炭技术国际领先[J];工业催化;2009年01期

6 吴明铂;郑经堂;邱介山;;多孔炭物理化学结构及其表征[J];化学通报;2011年07期

7 钱旦;郝广平;李文翠;;含氮多孔炭的制备及其在二氧化碳吸附中的应用[J];新型炭材料;2013年04期

8 张引枝,郑经堂,王茂章;多孔炭材料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1996年06期

9 刘贵阳,黄正宏,康飞宇;沸石矿为模板制备多孔炭的研究[J];新型炭材料;2005年01期

10 商玲玲;夏金童;肖勇;李闯;吴旭升;谭海龙;;生石油焦制备的多孔炭材料吸附性能及电热性能研究[J];炭素技术;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夏笑虹;刘洪波;黄衍瑞;石磊;何月德;;小分子二元酸/酚醛树脂共聚炭化制备多孔炭材料[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贵阳;黄正宏;康飞宇;;沸石改性对以其为模板制备的多孔炭的影响的初步研究[A];非金属矿物材料—环保、生态与健康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3 周颖;姚七妹;邱介山;赵宗彬;;多孔炭材料的模板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王勇;张鹏飞;徐旋;巩玉同;李翼;李浩然;;氮掺杂的多孔炭材料及其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陆安慧;;结构和形貌规整的多孔炭可控合成[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巩玉同;魏中哲;王勇;;一种简单可持续的合成多级孔炭基材料的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7分会:能源纳米科学与技术[C];2014年

7 周颖;姚七妹;邱介山;郭洪臣;王云鹏;赵宗彬;;多孔炭材料的模板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8 王爱平;刘贵阳;康飞宇;黄正宏;郭占成;;浸渍方法对制备模板多孔炭的影响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9 刘钢;贾明君;刘羽;张文祥;吴通好;;具有石墨相结构的纳米多孔炭材料的合成与表征[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文明;基于固废高分子材料制备多孔炭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2 王勇;植物麻杆基和胶原基生物质多孔炭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郭明晰;煤基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4 张忠洁;利用模板碳化法控制合成多孔炭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基础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乐莹;多孔炭在铅炭电池负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6 王梅;多孔炭基吸附剂的结构设计及其对二氧化碳的吸附、再生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

7 郭春雨;沥青系多孔炭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吴明铂;多孔炭的制备及其孔结构、表面官能团的调控[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9 袁晓玲;氮掺杂多孔炭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世萍;新型多孔炭材料的构筑及其在新能源技术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治强;基于生物质的功能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D];燕山大学;2015年

2 徐乐乐;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法脱盐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3 田桂英;多孔炭/离子交换膜复合电极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何媛媛;利用模板炭化法合成超电容多孔炭材料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芳芳;酚醛树脂基多孔炭微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邢超;重质炭源制备高附加值多孔炭用于超级电容器[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妍;多孔炭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别妙;偏氯乙烯共聚物的胶束化行为及模板法制备多级多孔炭[D];浙江大学;2016年

9 王蒙蒙;硝酸改性生物质多孔炭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10 马源;沥青基多孔炭的结构调控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57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757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d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