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氟乙烯共混膜制备及其渗透蒸发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6 09:03

  本文选题:聚偏氟乙烯 + 聚二甲基硅氧烷 ; 参考:《水处理技术》2017年11期


【摘要】:为增强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疏水性能和膜选择性能,在PVDF基膜材料中添加了不同质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备了PVDF-PDMS共混复合膜。考察了PDMS、PVDF质量比对复合膜结构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仪器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采用低含量苯酚水溶液研究了复合膜的渗透蒸发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DMS添加量的增加,复合膜的疏水性能、苯酚渗透通量以及分离因子都会逐渐增大,复合膜渗透蒸发性能明显优于未改性膜;在PDMS、PVDF质量比为1:10时,复合膜具有最好的形态结构,表面接触角达到82.92°,苯酚渗透通量为39.31 g/(m~2·h),分离因子增加到4.68。
[Abstract]:In order to enhance the hydrophobic properties and membrane selection of PVDF / PVDF films, PVDF-PDMS blend composite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by adding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with different quality into the PVDF substrate.The effect of mass ratio of PDMS / PVDF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membrane was investigate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urface area aperture analyzer and contact angle measuring instrument were used.The composite membrane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the pervapo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 was studied by low content phenol aqueous solu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ydrophobicity, phenol flux and separation factor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PDMS, and the pervapo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unmodified membrane, and when the mass ratio of PDMS and PVDF was 1:10,The composite membrane has the best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the surface contact angle is 82.92 掳, the permeation flux of phenol is 39.31 g/(m~2 路h ~ (-1), and the separation factor increases to 4.68.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基金】:哈尔滨市科技计划项目(MJ20140055)
【分类号】:TQ051.8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克;;渗透蒸发膜改性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3年16期

2 徐永福;;渗透蒸发的研究和应用 1.基础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1987年03期

3 徐永福;;渗透蒸发的研究和应用 Ⅱ.膜材料的选择[J];膜科学与技术;1987年04期

4 徐永福;;渗透蒸发的研究和应用 Ⅲ.工业应用背景[J];膜科学与技术;1988年01期

5 王树森;渗透蒸发法制备无水乙醇[J];现代化工;1989年03期

6 陈燕淑,王学松;渗透蒸发技术现状及其进展[J];化工进展;1991年02期

7 许振良;施亚钧;;渗透蒸发与化学反应耦合过程的研究(Ⅰ)——理论分析[J];膜科学与技术;1996年01期

8 刘庆林;渗透蒸发和化学反应的耦合[J];化学工业与工程;1997年02期

9 姜忠义,徐海全,刘家祺;水溶液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渗透蒸发分离技术[J];现代化工;2000年12期

10 杨晓英,金蔓蓉,吴茵;新型渗透蒸发膜及其透醇性能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福兵;姜忠义;;渗透蒸发过程改进的溶解-扩散模型[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2 周立志;王星;平郑骅;;一种新型的亲水性有机/无机渗透蒸发分离膜的研制[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陆连玉;彭福兵;姜忠义;王江辉;;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膜渗透蒸发分离苯/环己烷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彭福兵;陆连玉;胡昌来;姜忠义;;固载石墨的聚乙烯醇膜的制备与渗透蒸发分离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建华;孔春龙;王金辉;周志辉;鲁金明;王金渠;;纯硅分子筛膜的制备及其渗透蒸发水中脱乙醇性能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6 吴洪;冯海锋;姜忠义;;PMPhS渗透蒸发膜脱除水中苯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7 张垒;于萍;罗运柏;;PVA-PAA酯化交联膜渗透蒸发分离乙醇/水体系[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爱芳;孙维国;王金渠;杨建华;赵庆宇;孔春龙;鲁金明;;Silicalite-1沸石膜的制备及其渗透蒸发性能[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9 崔永芳;;无机粒子填充PAN基膜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周志辉;孙维国;杨建华;常利峰;王金渠;;NaA分子筛膜的合成及在渗透蒸发中的应用[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良清;无模板剂制备MOR和ZSM-5沸石膜及其渗透蒸发脱水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建华;改性酚酞侧基聚芳醚酮渗透蒸发膜的制备及其醋酸脱水性能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周立志;新型亲水性有机/无机复合渗透蒸发膜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李r,

本文编号:1758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758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6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