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HT-PEM燃料电池性能实验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0 14:48

  本文选题:HT-PEM + 燃料电池 ; 参考:《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摘要】:目的研究电池温度、氢气流量和空气流量对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影响.方法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HT-PEM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和交流阻抗,利用等效电路法分解得到HT-PEM燃料电池中的欧姆阻抗和法拉第阻抗,分析电池温度、氢气流量和空气流量对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欧姆阻抗和法拉第阻抗的影响.结果电池温度、氢气流量和空气流量对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有一定影响,温度升高和增大气体流量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HT-PEM燃料电池的性能不会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而一直增加.结论升高温度降低了燃料电池的欧姆阻抗和法拉第阻抗;氢气流量变化和空气流量变化对欧姆阻抗和法拉第阻抗没有明显影响.
[Abstract]:Aim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ell temperature, hydrogen flow rate and air flow rate on the performance of high temperatur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Methods the volt-ampere characteristics and AC impedance of HT-PEM fuel cell were measured by electrochemical workstation. The ohmic impedance and Faraday impedance of HT-PEM fuel cell were obtained by equivalent circuit method, and the cell temperature was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hydrogen flow rate and air flow rate on the voltammetric characteristics, ohmic impedance and Faraday impedance of the fuel cell. Results the cell temperature, hydrogen flow rate and air flow rate had some effec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high temperatur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The performance of HT-PEM fuel cell can be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by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gas flow. The performance of HT-PEM fuel cell will not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gas flow rate. Conclusion the ohmic impedance and Faraday impedance of the fuel cell are decreased by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but the changes of hydrogen flow rate and air flow rate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ohmic impedance and Faraday impedance.
【作者单位】: 沈阳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6131,51476107)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LZ2015062);辽宁省教育厅特聘教授专项项目(ljrc2014-05)
【分类号】:TM9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懋端;;燃料电池的特性和应用(3)[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2年04期

2 赵会平;;燃料电池的发展[J];电源技术应用;2004年08期

3 赵国英;;燃料电池距我们有多远?[J];电源技术应用;2004年09期

4 肖楠;;微型燃料电池即将取代传统电池[J];电子技术;2006年02期

5 袁跃峰;常兴;张文英;;关于燃料电池的初步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6年02期

6 杨润红;陈允轩;陈庚;陈梅倩;李国岫;;燃料电池的应用和发展现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石新军;;燃料电池的应用和发展[J];现代物理知识;2006年02期

8 黄伟铭;;纯净的持续性能源供应燃料电池应用优势概论(上)[J];电子产品世界;2006年15期

9 鲍然;;燃料电池非终结者[J];中国科技财富;2010年23期

10 聂俊杰;;燃料电池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与发展[J];国际航空;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炳力;徐德胜;方运舟;;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移动式燃料电池电源系统[A];通信电源新技术论坛2011通信电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叶季蕾;吴福保;杨波;;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赏;潘牧;袁润章;;燃料电池测试规范综述[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张和平;李占宽;赵跃民;朱红;;手机燃料电池关键技术[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付宏刚;田春贵;王蕾;王瑞红;杨军;;低温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栾春娟;;全球燃料电池领域技术网络结构的演进[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甜;王文鑫;陈胜利;杨汉西;;基于大肠杆菌细胞催化的葡萄糖-空气燃料电池[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9 张仲华;刘长鹏;陆天虹;邢巍;;直接甲酸燃料电池中甲酸直接氧化途径的动力学研究[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俞红梅;衣宝廉;;低温燃料电池发展中的几个科学与技术问题[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化学的创新与发展论坛”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楠;燃料电池时代来临?[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2 仲科;燃料电池负极催化剂有望降“身价”[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韩国开发出高效燃料电池[N];今日信息报;2004年

4 蔡忠仁;小型燃料电池研发获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8年

5 ;燃料电池新技术可大大降低成本[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王启兵;清洁的燃料电池成为可能[N];江苏教育报;2011年

7 记者 张巍巍;葡萄糖燃料电池可为医疗植入物提供动力[N];科技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郭涛;燃料电池在通信及数据中心领域大有可为[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9 吴夏曦 宋慧宇 夏雪峰;华南理工一研究成果有望大幅降低燃料电池成本[N];科技日报;2013年

10 ;突破小型化瓶颈[N];电脑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琳;高性能铂基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廖艳梅;燃料电池的非铂基催化剂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D];吉林大学;2015年

3 田植群;低温燃料电池用纳米催化剂新型制备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4 张慧敏;电对燃料电池用于铬铜镍重金属对苯酚尿素的产电及脱除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崔春华;多元金属纳米结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陈士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管理的实验与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高艳艳;提高直接液体燃料电池催化剂活性和抗中毒能力的新原理、新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高海丽;低温燃料电池低铂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鹏;燃料电池电极表面若干催化过程的第一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志涛;高温碳质化合物聚合物膜燃料电池及电场辅助制备膜电极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聚合物燃料电池低铂电催化剂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亮;电化学制冷制热系统及燃料电池内混合对流换热数值模拟[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旭峰;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建模及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闫瑞锋;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电解质的合成及其改善燃料电池性能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子良;微型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模拟及制氢系统研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磊;非方系统的控制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7 张艳玲;新型低铂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石非;20kW燃料电池动力装置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林焕新;燃料电池监控系统的构建与控制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卢冲;氢能燃料电池电能变换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78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778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c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