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石灰石机制砂形貌研究
本文选题:机制砂 + 形貌特征 ; 参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为定量研究不同粒级石灰石机制砂形貌特征及规律,使用数码相机和体式显微镜采集了4.750~2.360、2.360~1.180、1.180~0.600、0.600~0.300、0.300~0.150 mm和0.150~0.075 mm共6个粒级石灰石机制砂的数字图像(每一粒级以500粒为样本容量);基于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DIP)技术,使用软件Image-Pro Plus定量测定了样本的圆度、轴向系数和球度,通过分形理论计算了石灰石机制砂的分形维数;对不同形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和天然河砂的形貌参数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级石灰石机制砂的圆度、轴向系数和球度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不同粒级机制砂或河砂的圆度、轴向系数、球度和分形维数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砂粒形貌特征可采用任意一种参数表征;石灰石机制砂的圆度、轴向系数和球度分别为0.834~0.857、0.693~0.705和0.793~0.799,分别低于河砂5.0%、7.2%和3.3%,分形维数为1.046~1.056,高于河砂3.2%;提出了机制砂整形过程中圆度、轴向系数、球度和分形维数的建议取值范围,分别为0.880~1.000、0.740~1.000、0.820~1.000和1.010~1.025.
[Abstract]: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morphology and regularity of different grain-grade limestone mechanism sand, Digital images of 6 grained limestone machine-made sand (each grained with 500-grain) were collected using digital camera and pose microscope at 4.750 / 2.3602.360 / 1.180 / 0.600 / 0.600 / 0.300 / 0.300 / 0.300 / 0.300mm and 0.150/ 0.075mm, respectively. Based o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was used. The roundness, axial coefficient and sphericity of the sample were quantitatively measured by Image-Pro Plus,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limestone machined sand was calculated by fractal theory,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f natural river sand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undness, axial coefficient and sphericity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grain-grade limestone machined sand basically accord with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the variation of roundness, axial coefficient, sphericity and fractal dimension of different grain-grade machined sand or river sand has good consistency. The roundness, axial coefficient and sphericity of limestone sand are 0.834 ~ 0.8570.693n 0.705 and 0.779 ~ (0.99), respectively, which are lower than those of river sand (5.0% and 3.3m), and the fractal dimension is 1.0461.056, 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river sand 3.22.The roundness in the molding process of machine-made sand is put forward. The suggested ranges of axial coefficient, sphericity and fractal dimension are 0.880 / 1.000, 0.7401.000 / 0.820 / 1.000 and 1.010 / 1.025,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TU521.1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子明;韦庆东;兰明章;;国内外机制砂和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现状及发展[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勇军;;浅述机制砂的使用特性[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3 颜海荣;毛迪辉;朱家瑜;;宏业采石厂生产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家全;白延平;金超;;整形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吴建林;任启欣;蒋正武;张长贵;;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研究[A];首届机制砂石生产与应用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6 韦庆东;冷发光;周永祥;田冠飞;王子明;;国内外机制砂和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应用现状[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蒋正武;任启欣;吴建林;张长贵;;机制砂特性及其在混凝土中应用相关问题研究[A];首届机制砂石生产与应用技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8 张军旺;;水泥砼中机制砂的应用与质量控制[A];2014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张胜;周以林;;一种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设计方法[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孟刚;吴超;张凯峰;冯涛涛;欧阳孟学;王晓峰;;西北地区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A];中国砂石协会2013年会第二届砂石行业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冯tD;宁波加快发展机制砂[N];宁波日报;2011年
2 袁竟;浙江 宁波加快发展机制砂[N];中国建材报;2011年
3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王子明 韦庆东 兰明章;机制砂在高强混凝土中的作用[N];中国建材报;2008年
4 卜祥;机制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N];中华建筑报;2012年
5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忻阜高速:科技带来生态环保[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6 郑河;鹏胜治理废矿山赚大钱[N];中国矿业报;2002年
7 见习记者 黄合 记者 龚哲明;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决定废止《宁波市砂石灰市场管理规定》[N];宁波日报;2011年
8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忻阜高速:科技应用的全国典范[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9 高海龙;忻阜科技示范工程主打“节约”牌[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远方;党员先进性在工地闪光[N];中华建筑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蔡基伟;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何盛东;机制砂混凝土及其预应力梁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王稷良;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雨利;低强度等级泵送高石粉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郑怡;石灰岩质机制砂混凝土的长期变形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符发;高性能机制砂水泥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2 程兴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与优化设计[D];长安大学;2015年
3 孙昕;广西机制砂资源现状和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李小龙;基于二氧化硅与机制砂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林立宽;高性能机制砂水泥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赵社民;机制砂品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7 于俊杰;机制砂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8 李泽刚;昆明地区地下结构机制砂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严睿;昆明地区地下结构机制砂混凝土构件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10 谢华兵;机制砂粒形与级配特性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88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78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