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不同硅源原位合成莫来石及其性能

发布时间:2018-05-16 06:20

  本文选题:硅源 + 原位合成 ; 参考:《人工晶体学报》2017年09期


【摘要】:分别选用煤矸石、粉煤灰、黄沙、苏州土为硅源,工业氢氧化铝为铝源,氟化铝和五氧化二钒为添加剂,通过固相反应法原位合成了具有莫来石晶相的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的硅源下制备的试样性能及其结构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利用苏州土作为硅源能够合成具有针状形貌的莫来石晶相,分别以煤矸石和黄沙作为硅源合成了具有柱状形貌的莫来石和片状形貌的氧化铝晶相,而以粉煤灰作为硅源合成的主晶相为柱状的莫来石;并分别对不同硅源制备的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以及抗折强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莫来石的形成机理。
[Abstract]:Samples with mullite phase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with coal gangue, fly ash, yellow sand, Suzhou soil as silicon source, aluminum hydroxide as aluminum source, aluminum fluoride and vanadium pentoxide as additives. The phase structure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omete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mples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silicon sourc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hi Jing phase with needle-like morphology can be synthesized by using Suzhou soil as silicon source, and mullite with columnar morphology and alumina crystal phase with flake morphology can be synthesized by coal gangue and yellow sand as silicon source, respectively. The bulk density, apparent porosity and flexural strength of the samples prepared from different silicon sourc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ullite was discussed.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62016)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YC2016-B081)
【分类号】:TQ1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衍林;周传健;赵士贵;;新型树枝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硅源制备中孔SiO_2的初步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年05期

2 徐宝琨;夏欣夫;赵慕愚;;SiH_4-SiCl_4-H_2、SiH_4-HCl-H_2混合硅源CVD法生长硅晶体的热力学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84年03期

3 黄娟;郑婵;冯苗;詹红兵;;二氧化硅凝胶玻璃基质中原位合成镍酞菁的动力学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01期

4 郭海,黄勇;原位合成纤维块体陶瓷的制备与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1997年04期

5 毛纾冰,李殿卿,张法智,David G.Evans,段雪;γ-Al_2O_3表面原位合成Ni-Al-CO_3 LDHs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4年05期

6 张志强,王云山,田桂莲,苏志国;C_(18)-硅胶的原位合成及其作为常压层析介质在紫杉醇分离纯化中的应用[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0年03期

7 彭小艳;贺智勇;李林;苏秋英;曾振宇;王素珍;;镁碳材料中原位合成ZrB_2的研究[J];耐火材料;2006年03期

8 王黎;隋莉;蒋明学;;Al_2O_3-Si-Al系统中原位合成Sialon的反应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1期

9 艾桃桃;冯小明;;三元Ti_3AlC_2陶瓷的原位合成与表征[J];硅酸盐通报;2011年02期

10 黄卫国;两步法原位合成尖晶石-碳复合骨料[J];耐火材料;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磊;闫冰;;不同硅源对于磷光体Sr_2SiO_4:Eu~(3+)发光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刘阳;褚莹;;铜箔上氧化铜纳米晶的原位合成与高级组装结构的构筑[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詹红兵;彭亦如;陈文哲;王民权;;SiO_2凝胶玻璃基质中酞菁钴的原位合成及表征[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王群;林志浪;周美玲;郑新和;;原位合成AlN粉体[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秦丽红;曲云龙;李海岩;孙发民;金艳春;于春梅;;介观结构大孔网状球形二氧化硅材料原位合成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郑新和;王群;林志浪;周美玲;;原位合成AlN反应过程的分析[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熊晓云;一种硅源活化合成硅铝沸石的方法[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衍林;碳硅烷类硅源制备有机杂化中孔有序SiO_2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张浩谦;ZrB_2基陶瓷SPS原位合成及其组织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葛兰英;磷化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及原位合成多孔磷酸盐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4 雷红;钛基体上碳纳米管的原位合成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王黎;Al_2O_3-Si-Al系统中原位合成Sialon的动力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6 吕旭辉;凝胶玻璃中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原位合成过程及其光谱性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95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895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2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