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树状支化分子的PVC复合纳滤膜研究
本文选题:纳滤 + 聚氯乙烯 ; 参考:《浙江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纳滤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一种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一般认为,纳滤膜的孔径在1nm左右,可对纳米尺度的组分进行有效分离。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的复合纳滤膜虽然是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但依然存在着制备成本偏高、膜的渗透通量和选择性能仍有待提高等制约纳滤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现实问题。本论文以价格低廉的PVC中空纤维膜为支撑基膜,通过界面聚合法将具有分子内空穴的近球状端羟基树状支化分子引入到聚酰胺分离层中,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高渗透选择性能的PVC复合纳滤膜。首先在通过湿法纺丝得到的不同PVC中空纤维膜内表面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制备了三种复合纳滤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基膜的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是孔径大小和孔隙率能够显著影响复合纳滤膜的渗透选择性能。选择UF-PVC10中空纤维膜作为后续纳滤膜制备的支撑基膜,以它为基膜制备的NF-PVC10复合纳滤膜在0.4 MPa下对MgSO4的截留为98.0%,渗透通量为28L/m2h。其次通过界面聚合法将第四代端羟基HPE引入到聚酰胺基质中,成功制备了一系列HPE/PIP复合纳滤膜。制备的HPE/PIP膜具有聚哌嗪酰胺类复合纳滤膜的表面形貌,膜表面荷负电,但表面的粗糙度差异很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HPE在水相组成中的含量不超过30 wt%时,纳滤膜对MgSO4的截留和渗透通量同时提高;但随着HPE含量的持续增加,聚酰胺交联结构的改变造成膜渗透通量的增加、截留性能逐渐下降。由HPE/PIP共混比例为3:2制备的NF6纳滤膜在0.4MPa下对MgSO4的截留为98.1%,渗透通量高达45.6 L/m2 h,能够在混合盐溶液中保持极高的单价/二价离子选择性。再将三种端羟基HPE引入到相应的聚哌嗪聚酰胺基质中,研究HPE代数对制备的不同HPE/PIP复合纳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化学组成分析表明,HPE在分离层表面存在梯度分布,可以嵌入到整个分离层厚度内,不同代数的HPE在相应HPE/PIP分离层中的组成含量存在差异。结合性能测试结果提出了形成的HPE/PIP聚酰胺分离层的假设分子结构:分子结构不是刚性的HPE通过在三维空间内收缩自身体积能够有效嵌入到聚酰胺基质中的聚集孔、甚至是网状孔中;嵌入到聚集孔中的H40HPE通过扩大聚集孔的尺寸和增加聚酰胺基质的亲水性增加膜的渗透通量,同时其具有的近球状结构和分子内空穴还可以增加盐离子的穿过阻力,提高了截留性能。制备的H40/PIP纳滤膜在0.4 MPa下对Na2SO4的截留为99.1%,渗透通量高达62.2 L/m2 h,在对一系列染料/盐混合溶液的分离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渗透选择性能。最后通过界面聚合法将不同代数的端羟基PAMAM引入到相应的聚酰胺基质中,按照与HPE/PIP相同的共混比例制备了三种PAMAM-OH/PIP复合纳滤膜。由性能测试结果中表现出的共性可知:嵌入到聚酰胺基质中具有和H40 HPE相似的近球状结构和分子内空穴的G3-OH,同样能够有效提高复合纳滤膜的渗透选择性能,验证了前面提出的假设分子结构和相关机理解释的合理性及普适性。最后利用端氨基PAMAM作为PIP的共混反应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PAMAM-NH2/PIP复合纳滤膜。末端带有大量伯胺基团的G3-NH2可以和PIP单体一起参与聚酰胺分离层的形成,单体组成中的G3-NH2浓度对分离层的交联程度和表面荷电性具有显著影响。对比NF6纳滤膜,由相同共混比例制备的PAM-1.2膜的渗透通量很低,表明端基活性较高的树状支化分子无法在界面聚合过程中保持其独立的近球状结构,不能有效嵌入到聚酰胺基质中的聚集孔中,进而发挥提高膜渗透选择性能的作用,从侧面证明了端羟基树状支化分子在聚酰胺分离层中保持结构完整的必要性及对复合纳滤膜渗透选择性能提高方面的有效性。
[Abstract]:A series of composit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 HPE / PIP ) were prepared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 Compared with the NF6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 the permeation flux of the PAM - 1.2 membrane prepared by the same blending ratio is very low , so that the dendritic branched molecule with high end group activity cannot maintain its independent near spherical structure during the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 can not be effectively embedded in the gathering hole in the polyamide matrix , and further plays the role of improving the sele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membrane permeability , and proves the necessity of maintaining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in the polyamide separation layer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roving the permeability sele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051.8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红梅;纳滤膜的特性及其在国内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过滤与分离;2002年01期
2 俞三传,金可勇,潘巧明,高从X&;聚哌嗪酰胺复合纳滤膜研制[J];膜科学与技术;2001年01期
3 秦文忠;纳滤膜的发展与应用[J];广西化工;2001年04期
4 聂锦旭,陈欣燕;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处理发电厂循环冷却水[J];环境技术;2002年03期
5 何毅,李光明,苏鹤祥,赵建夫;纳滤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J];过滤与分离;2003年03期
6 营爱玲;纳滤膜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3年12期
7 马丽霞,赵仁兴,庞立涛,王亚卿,李杰妹;磁场对纳滤膜分离性能影响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5年01期
8 李怀江;姜智瑞;;纳滤膜技术研究与应用探讨[J];发酵科技通讯;2007年04期
9 张果;赵艳玲;;纳滤膜结构及其应用研究[J];天中学刊;2008年02期
10 袁亮;肖凯军;;纳滤膜的应用及过程中的污染控制[J];现代食品科技;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鲁永宏;李东亮;侯雪燕;;纳滤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侯立安;;纳滤膜技术净化制药用水的应用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医药行业膜分离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聂锦旭;;纳滤膜分离技术处理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的应用[A];2002热烈庆祝全国化工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成立四十周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郭豪;张宇峰;王刚;杜启云;刘恩华;;纳滤膜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A];第七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马冯;张玉忠;;应用于有机溶剂体系中有机纳滤膜的研究进展[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尚伟娟;王大新;王晓琳;;纳滤膜过程传递现象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邀请报告[C];2006年
7 李翔宇;颜涌捷;张素平;袁传敏;;纳滤分离木糖-盐水溶液的研究[A];2004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新;;纳滤膜法净化雨水的研究[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彭亚辉;冯晖;姚红娟;王晓琳;;纳滤膜-间歇渗滤法进行染料脱盐与浓缩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传递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宇峰;吴云;环国兰;曹东勋;徐丽丽;唐玉敏;;聚哌嗪酰胺分子结构模拟及其纳滤膜分离机理分析[A];2003年中国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桂桃;南京高新企业成功为我国氯碱工业消除专利壁垒[N];江苏科技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于德良;PVC期货上市拓展期货公司盈利空间[N];证券日报;2009年
3 记者 饶红浩;大商所在西安举办PVC期货研讨会[N];期货日报;2009年
4 王柄根;出口退税调低 PVC渐感寒意[N];证券时报;2007年
5 记者 陈圣莉 方家喜;业界热盼PVC期货尽早上市[N];经济参考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溟;投资者看好PVC期货“稳压器”功能[N];经济日报;2009年
7 化讯;今年PVC进口量或创五年来最高水平[N];中国包装报;2009年
8 庞晓华;今年PVC进口量可能创下5年新高[N];中国化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苏南;PVC期货正式推出指日可待[N];中国能源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叶苗;PVC期货今日上市 市场各方整装待发[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新;基于树状支化分子的PVC复合纳滤膜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李亚飞;抗污染、强稳定性纳滤膜的仿生制备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程喜全;高通量耐污染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在抗生素分离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建东;有机相纳滤溶剂传递机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5 牟涛;改性壳聚糖纳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6 邓慧宇;低压荷电纳滤膜的结构控制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胡登;基于纳米材料和含氟单体纳滤膜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高复生;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及壳聚糖磷酸酯复合纳滤膜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颜春;季铵化聚芳醚砜酮纳滤膜及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苗晶;基于壳聚糖硫酸酯、羧甲基壳聚糖及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纳滤膜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恒;聚乙烯亚胺有机溶剂纳滤膜微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D];郑州大学;2015年
2 汪小凤;界面聚合法制备亲水性复合纳滤膜及在稀土回收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延军;基于大环多胺纳滤膜的制备与表征[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4 丁善刚;TiO_2改性聚吡咯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周栋;采用高效纳滤—低压反渗透集成膜工艺的海水淡化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6 邢阳;可高效分离单糖与二糖的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曾浩浩;PMIA/SPEEK共混纳滤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8 王松雪;荷正电中空纤维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在染料纯化工艺上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9 党艳;废水处理中电生氧化物对芳香聚酰胺纳滤膜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10 魏怡;自组装氧化石墨烯纳滤膜制备及其脱盐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00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900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