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分级多孔结构三氧化钨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3 19:49

  本文选题:气敏 + 3DOM ; 参考:《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有着可靠性高、分析迅速、体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在环境检测和呼气分析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金属氧化物气敏材料是氧化物气体传感器的关键组成部分。WO_3半导体气敏材料,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较低的电阻率在气敏领域应用广泛,然而WO_3气敏材料在检测某一特定气体时,仍需要进一步提高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具有分级结构的多孔气敏材料在提高灵敏度、增强选择性方面相对于非孔材料和单一形貌材料,更具优势。针对目前呼气分析中对丙酮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问题,通过采用模板法结合煅烧的方式,构筑了分级多孔结构的三维有序大孔(3DOM)WO_3材料。利用3DOM有序的孔道结构、开放的内表面的特点,为气体的渗入和扩散、活性位点的增加创造条件,进而实现对丙酮气体灵敏度和稳定性的提升。针对目前室内环境对甲苯气体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问题,我们通过水热法和浸渍法相结合的方式,构筑了Au修饰具有分级结构的WO_3材料。利用分级结构的形貌优势和贵金属的敏化作用,进而提高气体的传输速度、加快电子的转移,实现对甲苯气体的高效检测。主要结果如下:1.以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利用浸渍法和煅烧处理,制备了3DOM WO_3材料。采用XRD、TEM、SEM、XPS、氮气吸附脱附等研究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当前驱液的浓度为9.6 mol/L时,制备了具有层级有序结构的WO_3材料;当模板球的直径为340 nm、560 nm和860 nm时,WO_3的大孔直径相应为240nm、360 nm和540 nm,介孔直径相应为30 nm、20 nm和18nm。2.研究了工作温度对3DOM WO_3材料灵敏度的影响,在340℃时,材料对丙酮的响应最佳,灵敏度在10 ppm条件下达到10。研究了3DOM WO_3材料的选择性,在相同的条件下,材料对无水甲醇、无水乙醇、氨、NO、CO的灵敏度在2.5以下,对丙酮气体的灵敏度达到10.0,对丙酮气体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研究了3DOM WO_3材料的稳定性,经过80天的循环稳定测试,WO_3材料对10ppm、5 ppm、3 ppm、1 ppm、0.5 ppm、0.3 ppm丙酮的灵敏度分别为10.0、8.1、6.9、4.3、3.1、2.3,和80天前的原始值基本相同。研究了湿度对材料灵敏度的影响,在RH=90%的条件下,材料对2 ppm丙酮的响应S=3.2,对0.9 ppm丙酮的响应S=2.0,仍然能达到分辨糖尿病人和健康人群的效果。3.采用水热法和浸渍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Au-WO_3分级多孔复合材料,并利用XRD、TEM、SEM、XPS、氮气吸附脱附等研究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XRD结果表明,Au-WO_3材料由正交相WO_3和立方相Au构成;SEM、TEM、氮气吸附脱附等分析表明,WO_3中空球是由无规则的颗粒堆积而成,具有双重的孔道结构,包括300 nm的大孔和40 nm的介孔;TEM能谱元素面扫图表明,Au颗粒均匀的分布在WO_3中空球上。4.研究了工作温度对Au-WO_3材料灵敏度的影响,在340℃时,Au-WO_3对甲苯的响应最佳。研究了Au负载量对材料灵敏度的影响,当理论负载量为1.5%时,Au-WO_3材料对甲苯的响应最佳,灵敏度在10ppm条件下达到6.3,相对于纯WO_3材料提高了近3倍。研究了1.5-Au-WO_3材料的选择性,在相同的条件下,材料对苯、甲醇、乙醇、氨气、NO、CO、丙酮的灵敏度在2.2以下,对甲苯气体灵敏度达到了6.3,表现出良好的甲苯选择性。研究了1.5-Au-WO_3材料的响应恢复时间,纯WO_3对甲苯的响应时间为31 s,恢复时间为12 s,相同条件下,1.5-Au-WO_3对甲苯的响应时间为22 s,恢复时间为7 s。研究了材料的稳定性,经过40天的循环稳定测试,WO_3材料对10 ppm、5 ppm、3 ppm、1 ppm、0.8 ppm、0.5 ppm、0.3 ppm甲苯的灵敏度分别为6.5、5.5、4.7、4.3、4.0、3.2、2.4,和40天前的原始值基本相同。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 sele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gas ,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 sele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porous gas sensor . The results of XRD , TEM , SEM , XPS , N2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show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Au - WO _ 3 to toluene is 10 . 0 , 8.1 , 6.9 , 4.3 , 3.1 , 2.3 and 80 days . The sensitivity of the materials to benzene , methanol , ethanol , ammonia , NO , CO and acetone was less than 2.2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 The response time of pure WO _ 3 to toluene was 6.2 or less , and the recovery time was 12 s . The sensitivity of WO _ 3 to toluene was 6.5 , 5.5 , 4.7 , 4.3 , 4.0 , 3.2 , 2.4 , and the original values before 40 days were almost the same .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136.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庆谊;张留营;;添加离子对α-Fe_2O_3气敏性能影响的研究[J];河南科学;1992年04期

2 刘生;李姗;曹明;李树静;杜占;郑建旭;蒋登高;;聚苯胺/钨硅酸复合材料气敏性能研究[J];河南化工;2012年03期

3 潘庆谊;徐甲强;刘铭;王国喜;;α-Fe_2O_3超微粒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的研究[J];河南科学;1990年02期

4 张天舒;沈瑜生;;锌、锡复合氧化物的制备、相组成与气敏性能的关系[J];功能材料;1993年05期

5 宋金玲;周长才;刘瑞平;蔡颖;张胤;;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稀土的二氧化钛及其对丙酮气敏性能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6 宋金玲;周长才;牟连维;郭冠铭;蔡颖;张胤;;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稀土元素二氧化钛及其气敏性能[J];过程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7 陈思顺,陈新华,丁明洁,牛新书;钇掺杂纳米α-Fe_2O3_的合成及气敏性能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5年09期

8 陈思顺;陈新华;丁明洁;牛新书;;掺杂合成纳米α-Fe_2O_3粉体及其气敏性能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年03期

9 王燕;张战营;曹建亮;路长;孙广;王杰;;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α-Fe_2O_3及其气敏性能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王晓玲,罗延龄,张宝旺,桑德文;聚乙二醇接枝炭黑纳米导电复合材料气敏性研究[J];江苏化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杏芹;刘亚飞;高峰;;一种新型镉锑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及其掺杂改性[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左霞;王彬;吴谊群;;八异戊氧基金属萘酞菁配合物旋涂膜的气敏性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3 李坚;王元生;黄兆新;;纳米氧化铁粉体的制备和气敏性能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程知萱;李玲;陈海华;潘庆谊;;掺杂纳米NiO粉体材料的气敏性能研究[A];第八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董先明;罗颖;解丽娜;唐开聪;陈鑫珏;;炭黑/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与气敏性能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6 李玲;祁晴晴;张乐喜;别利剑;;花状分级结构α-Fe_2O_3微球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7 杨晓娟;沈水发;刘尔生;杨素苓;陈耐生;黄金陵;;铁酸盐系列纳米晶的制备及其气敏性[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8 刘婧媛;陈晓爽;景晓燕;;三维花状氧化锌的可控合成及其气敏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3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4年

9 刘锦淮;孟凡利;刘金云;;半导体纳米结构的气敏性能与纳米整流器件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潘庆谊;张剑平;程知萱;董晓雯;王廷富;;纺锤形纳米γ-Fe_2O_3的气敏性能[A];第六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帮烈(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康卫民(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讲师);让气敏材料更加灵敏[N];中国纺织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栎阳;半导体NiO及其复合氧化物的水热合成及电化学与气敏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李超;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合成、改性及气敏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邬洪源;纳米二氧化钛基复合纤维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4 刘继江;氧化铟材料的形貌可控制备及其乙醇气敏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高利苹;氧化铟基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气敏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6 贾献彬;一维宽禁带半导体气相沉积及气敏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7 李艳琼;多维度组装SnO_2气敏性能及其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8 王小梅;分级结构ZnO阵列的电流体直写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9 李曦峰;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气敏性能及催化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10 田俊峰;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低温气敏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强;分级多孔结构三氧化钨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2 祁晴晴;氧化钼微结构控制合成及气敏性能[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3 郑辉;纳米结构氧化锡的离子热合成及气敏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王超;石墨稀负载p型-n型半导体氧化物及其气敏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肖妮;钨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改性及气敏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黄海云;氧化锌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对痕量H_2S的气敏性能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7 刘中兴;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对CO_2的气敏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宋明艳;金属硫化物材料的制备、改性及气敏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9 薛婕;氧化锌表面结构的调控及其气敏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赵杨波;改性提高氧化锌纳米晶体的气敏性能及第一性原理计算[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26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926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a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